有一条江,孕育了两岸灿烂的文明,慷慨越风,剑指天涯。
有一条江,千百年来不停摇摆,所过之处,堤岸坍塌、滩涂茫茫。
有一条江,两头深,中间浅,每逢月圆,江潮逆上,叠出人间奇观。
直到200年前,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江,在向北摆动后,才在赭山、河庄山、青龙山、蜀山这一连串小山包后留下一片宽阔的土地。
这片土地,被称为“南沙”。
南沙,命运多舛。
一
1938年,日军空袭南沙大地,仅头蓬镇就遭到三次轰炸:2月18日,轰炸方家园,13人遇难,多人受伤;7月14日,轰炸鲍家弄,8人遇难,多人受伤;12月18日,轰炸聚贤楼,2人遇难,数人受伤。
当时的萧山区南沙区头蓬小学(今义蓬二小前身)也在2月18日那一天遭到轰炸。所幸敌机来袭时警报拉响,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及时撤离躲避,躲过一劫;但敌机投下的数枚炸弹仍然造成13名平民遇难。轰炸后,学校遭到了严重破坏,被迫停课。为了继续办学,只能临时借用民房。
那么,既非大城市,也非军事重镇的头蓬镇,为何会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
这就要从头蓬镇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
1937年12月23日,为了阻断日军过江,茅以升亲手引爆了建成仅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一桥)。当时的省市政府迁往富阳,军队则在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等地布防。次日,杭州沦陷。日军一时无法渡江,就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南岸。
据说,日本飞机在飞过江后,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钱塘江南岸江边一处繁华热闹的码头集镇——既是物资集散地,又有码头,炸了再说。
这处集镇,就是头蓬。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头蓬不是在大江东腹地吗,怎么会在钱塘江岸边?如今的头蓬,除了翻修过的老街,似乎也谈不上特别繁华。
鲜为人知的是,百年前的头蓬镇和头蓬老街,不仅毗邻钱塘江,有渡口,还是萧山东部最热闹的集镇和水路商贸货运集散地。如今头蓬以北的大片土地,要到解放后才被围垦出来,成为陆地。当时从头蓬坐船渡江去海宁,比绕道杭州去上海可以节约近一半的路程和时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水陆交通便利,头蓬镇迅速发展起来,被时人称为“小上海”。
二
只不过,民国时期的“小上海”头蓬镇,在清代中期仍是一片滩涂,被称为“南沙”。为了生存,萧山人、海宁人陆续来到这里,开始在沙地上围涂、垦殖,逐渐形成了河庄、头蓬、新湾三大集镇。彼时的“北沙”(下沙),尚未形成稳定的陆地,钱塘江北岸的边界,仍在以乔司镇为中心的一堡到海宁沿线。
此后百年,南沙大地饱受江潮侵袭。为了守护家园,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山阴、会稽、萧山三地绅商筹集银洋一万元,于次年筑“新堤”。
“新堤”,就是南沙大堤。以河庄、头蓬、新湾这三个集镇为支点,撑起了南沙大堤的中央核心段,也撑起了大江东的脊梁,正面扛住了江潮的侵袭。南沙大堤,也成为清代到解放前百余年间钱塘江南岸的北部边界。
上图中的红线,就是南沙大堤;红线以北、以东的区域,清末和民国时期都还泡在钱塘江里。有了南沙大堤的庇护,加之得天独厚的水陆位置,名不见经传的头蓬镇迅速发展起来。头蓬老街也成为南沙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街区。
在陆上交通尚不发达的时代里,西接萧山、南连绍兴,向北与海宁隔江相望,坐拥钱塘江和多条内河水道的头蓬镇很快就成为沪、杭、宁、绍多地物资交流的口岸枢纽。便利的交通、丰饶的物产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位于南沙大堤内侧的头蓬老街,由此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百年繁华。
与此同时,在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同样名不见经传的硖石镇,因为沪杭铁路的修筑并途经而迅速繁荣,也被称为“小上海”。
客商、货运往来两岸,钱塘江一南一北两个“小上海”,见证了中国民族经济的萌芽与崛起。两岸百姓同气连枝,至今仍有沙地人去海宁寻根。
“外白地头晒盐板,里花园地棉麻豆,家家桑园养蚕茧,户户门前晒卜干。”从清代中期到民国,头蓬一直是沙地首屈一指的旺市,既是南沙最重要的棉花集散地和蚕茧收购地,又是钱塘江板盐的重要生产基地。
万通典当、浙东盐行等200余家商户云集于此,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也在此交融:逢年过节、菩萨生日,元帅殿、同善社等庙社都会举行佛会等各种活动,香火旺盛,场面非常热闹。
有识之士开始在这里兴办文教,以私塾、民办学堂的形式招收学生。南沙文风,自此而始。
三
据记载,南沙地区第一所公办学校,现在义蓬第二小学的前身——头蓬小学(又名南沙区中心小学),是在1930年(民国十九年)2月正式成立,校址在头蓬老街方家园:
在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校内有六个年级的教室。一般来说,很少有孩子会直接去读六年级,故而1930年的六年级,不出意外应该已在学校读了好几年书。可见,头蓬小学最早或在1925年就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批高年级的学生,是在头蓬小学被正式纳入公办前,在其前身的南沙学堂中就读。至于南沙学堂从哪一年开始办学已难考证。但不难得出结论:头蓬小学不仅是南沙地区最早的公办小学,也是钱塘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学。
如果头蓬小学正式创办于1925年,那么一年前,即1924年秋天,孙传芳自福建挥师北上,席卷浙江,却在进入杭州当天遭遇雷峰塔倒。一年后的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拉开帷幕。心向革命的浙江,将再一次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正是在这样风云激荡的年代里,在钱塘江南岸的小镇头蓬,一批批学子步入学堂,在琅琅书声中接受知识与人生的启蒙。
而在这张照片拍摄的前一年(1929年),杭州举办了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空前:
头蓬与钱塘江畔的其他码头一起,承担了为西博会运输物资的职能,也承载着振兴国货的希望。民族商人和游历学子从这里登船,追寻复兴国家的梦想。
1935年(民国二十七年),头蓬小学更名为区立头蓬小学。
北伐成功到抗战爆发(1927—1936)这十年,是民国中最好的十年。杭州陆续拆掉城墙,修马路、造公园,引入世界先进技术建造了闸口电厂,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一桥),各级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这欣欣向荣的一切,都因日本侵华戛然而止。百年繁华,亦敌不过天灾人祸。连续三次轰炸,重创了头蓬镇。不再安全的环境,让云集于此的商贾纷纷离去。商铺关门,居民逃难。繁华百年,就此烟消云散。
可战火未能阻断南沙学子的向学之心。在学校被炸毁后的那段日子里,头蓬小学的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零星借读于周边私塾。
1940年1月21日,日军偷渡钱塘江,次日攻陷萧山。头蓬镇落入日伪统治,学校也搬迁至头蓬老盐仓。此后,当地人积极协助“敌后教育督导队”,反对日伪当局的奴化教育。
抗战胜利后,学校更名为头蓬镇中心国民学校;后因头蓬镇被撤销,又更名为第十二保国民学校。
1949年5月5日,萧山解放。学校于次年更名为头蓬乡中心小学,就此迎来新生。1954年,学校又更名义蓬区第二中心小学,并吸纳周边私塾的生源,发展到6个班,200多学生的规模。
四
南沙,命运多舛。
曾经繁华的头蓬,也在沧海桑田、海陆变迁中沉寂。
沙地人,从来不甘于命运。
百年前,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小上海”的繁华;百年后,他们又在这里创造了大围垦的奇迹。头蓬镇,曾是钱塘江南岸萧山大围垦的指挥部所在地。
围垦大军从这里出发,向北,围出了前进;向东,与新湾一起,围出了临江。
这里是南沙大堤的顶点,也是大围垦的中心。
不屈,奋进,是他们的写照。
《义蓬二小校志》这样写道:
筚路蓝缕,经三番之起伏;沐雨栉风,历八秩之沧桑。
植柳扶杨,树栋梁而支九州;培桃育李,播芳馨以泽八荒。
处修德之陋巷,实励志之沙场。
围垦精神,也被写进了义蓬二小的校歌中:
2月18日,是头蓬小学被炸的日子。作为头蓬小学的延续,义蓬二小将这个屈辱、悲愤的日子设为学校纪念日。
上周,义蓬第二小学开展了“铭记历史·奋发图强”——“2·18”学校纪念日主题活动,并邀请85年前的2月18日轰炸的亲历者、见证者,校外辅导员、87岁的袁德泉老人来到学校活动现场,向同学们讲述了那段悲恸的往事。
沈宝生老师做了题为“铭记历史,学习强国”的国旗下讲话:
在此后的致哀仪式中,全校师生整装肃立,在长鸣的警笛声中低头向85年前的死难同胞默哀。默哀完毕,沈阳校长作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讲话:
最后,全校师生在雄浑磅礴、慷慨激昂的大鼓声中齐诵岳飞的《满江红》:
如今的义蓬,再一次走到了时代的路口。
地处大江东腹心,7号线贯穿南北,东沙湖畔,是拔地而起的江海之城:
北侧是南沙八景人文旅游带,中部是东沙湖北湖和西湖两片水域:
沿青六中路南下,天街、宝龙、永旺梦乐城,商业版图,徐徐展开:
浙一医院钱塘分院疑似选址仓北村,丹麦童话乐园也将落户大江东:
更南端,由杭州市委书记挂帅的临空经济示范区,也将伴随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重新崛起而横空出世:
1月11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义蓬片区管委会揭牌仪式暨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钱塘新区义蓬街道举行,标志着义蓬南部将正式迈入发展快车道:
北部江海之城、中部商业中心、南部空港经济,辅以地铁、高铁、三甲医院等配套……广袤的南沙大地,必将从沉睡中苏醒;传承了围垦精神的新一代沙地人,也将用不屈、奋进、坚毅的品格,助杭州,展翅东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