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非常浪漫,早在先秦时期,就会用歌来表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所以出现了《诗经》,因为最早的诗是唱出来的。

世人都有七情六欲,人世间有很多情感 ,有爱情、友情、亲情……生活于世,免不了经历生离死别,在经历这些事时,那些文人们会把心中所想所念付诸于笔端,化成那一首首感人肺腑,直击读者灵魂的诗词。每一次读来,都让人感动不已,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古诗最美的50首情诗 情到深处自然浓(1)

反目成仇的兄弟

《七步诗 》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手足关系本应该是非常牢靠的血缘之亲,但若是生在帝王之家,那就非常残酷了。

很不巧,那个天下的文学共一石,却独占八斗的曹子建就生在帝王家。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雄才大略的曹孟德撒手人寰,其长子曹丕继任魏王。同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当天子。

曹丕当上天子之后,始终对自己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不放心,因此有意除掉曹植。想要彻底打败一个人,就是要在那个人最擅长的领域入手。曹植不是文采超群吗?那好,我就要你七步成诗,如若不成,就别怪自己不念手足之情。

在一次朝会上,曹丕命令自己的弟弟在七步之内成诗。曹植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七步诗。

并且这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用豆和豆秸来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古诗最美的50首情诗 情到深处自然浓(2)

回不去的故乡

《乡思》

宋 ·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有多少人年少立志仗剑走天涯,闯荡之后荣归故里光宗耀祖,临到头即没了剑,更没了脸,成了漂泊无定的天涯游子。

漂泊在外,看似逍遥自在,其实心底最深处的地方不敢轻易去碰,因为只要触及到,那必是神伤之处。

其实没有人愿意离开故乡,离开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可是为了生活,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不得不背景离乡,去到各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古诗最美的50首情诗 情到深处自然浓(3)

深情入骨的知己

《梦微之》

唐 ·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生若是得一知己,那真是一大幸事。

元白二人自从相识后,便引为知己,此后三十余年,相隔近时便整日形影不离、出入成双,相隔远了便互寄书信、诗篇唱和。

但生死有天,元稹早于老白去世,在没有元稹的日子,白居易魂不守舍,寝食难安。

元稹去世九年后的一天,白居易又梦到他了。

白居易从梦中惊醒,脑海里还在回想在梦与元稹相聚的画面。只可惜如今是君埋泥下,我寄人间。

这是世上对亡友最悲情的悼念,也是友情中生离死别的绝唱,铭心刻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古诗最美的50首情诗 情到深处自然浓(4)

天人永隔的爱人

《江城子·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这一年苏轼38岁,妻子王弗去世已经十年了。

苏轼和王弗曾经相濡以沫、相爱至极,可是好事不坚牢,在二人最好的年华天人永隔,苏轼这么乐观的人,不免也会思念伤心。

在妻子去世后的第十年正月二十日,他又梦见爱妻王氏,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

全词虽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发苏轼对亡妻的深情,但读来真情郁勃,字字血泪,句句沉痛,让人深受感动。

古诗最美的50首情诗 情到深处自然浓(5)

备受欺凌的国家

《有感 》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饱受欺凌之时,我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想为它贡献一份力量。

1896清政府因甲午战争战败而与岛国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开关口、割台湾、赔钱粮丧权辱国,消息传来,爱国学子谭嗣同满腔悲愤,写下这首大忧大痛的七言绝句。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直抒胸襟,感情激越,笔力沉重,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国家危亡忧虑和悲痛,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读到此诗,仍然催人泪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