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1)

学无止境

这些科学知识你都知道嘛?

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2)

快收下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每日十问

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3)

一起来答题,一起涨知识啦!!!

01 根据产生的后果不同,拟态可分为几种?

A 2种

B 10种

C 8种

D 20种

【答案】A

【解析】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学拟态。根据产生的后果不同,拟态可分为贝氏拟态和缪氏拟态两种。前者一般是一种可食的物种模仿另一种不可食的物种,对模仿者有利而对被模仿者不利。而后者一般是两个物种都不可食,捕食者捕食任何一方,都会认为另一方不可食,结果对模仿者和被模仿者都有利。

02 以下关于蜜蜂和食蚜蝇的异同点,错误的是?

A 翅膀对数不同

B 都会蜇人

C 复眼大小不同

D 触角形状不同

【答案】B

【解析】食蚜蝇仅有1对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身体苗条;蜜蜂则有2对翅,形态粗壮。蜜蜂会蜇人,食蚜蝇不会。食蚜蝇复眼很大,几乎占据整个头部;蜜蜂复眼较小,约占头宽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蜜蜂的触角呈丝状,较长,肉眼看得非常清楚;食蚜蝇的触角呈芒状,很短,肉眼不易看清。

03 以下属于完全变态昆虫的是?

A 菜粉蝶

B 蝗虫

C 蟋蟀

D 德国小蠊

【答案】A

【解析】菜粉蝶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称为“完全变态”。所有鳞翅目如蛾类、鞘翅目如甲虫类、膜翅目如蜂类、双翅目如蚊蝇类都是完全变态昆虫。还有不少昆虫的发育只经历三个阶段,即卵、若虫和成虫,没有蛹的阶段,如蝗虫、蟋蟀、蟑螂等,这是“不完全变态”。

04 下列关于蛾子与蝴蝶的异同,错误的是?

A 体形不同

B 触角形状不同

C 翅膀颜色都很鲜艳

D 体毛数量不同

【答案】C

【解析】蝴蝶一般身体纤细,体毛少,翅膀上常有多种色彩,而蛾子体形丰满,体毛多,翅膀一般比较暗淡;蝴蝶的触角端部是膨大的(棒槌状),而蛾子的触角通常是向端部逐渐变细的(丝状或羽毛状);蝶蛹无茧,蛾蛹常有茧,如蚕茧;蝴蝶一般在白天活动,而蛾子多在晚上活动。此外,在停息时,多数蝴蝶的翅膀竖立,而多数蛾类的翅膀则平铺。

05 为什么屎壳郎要滚粪球?

A 为自己的幼虫准备食物

B 自己喜欢吃

C 喜欢圆形的东西

D 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答案】A

【解析】屎壳郎的幼虫需要吃粪便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成虫只有将卵产在粪便上,才能保证孵出的幼虫有可口的食物。为了给自己的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而隐蔽的场所,成虫首先需要将发现的粪便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将卵产在其中,最后挖一个坑将带卵的粪便掩埋起来。

06 以下不属于植食性昆虫的是?

A 独角仙

B 锹甲

C 金龟子

D 螳螂

【答案】D

【解析】独角仙体形庞大,头部长有犀牛角状的突起,是甲虫家族中的“巨无霸”。虽然体形庞大,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植食性昆虫。此外,金龟子、锹甲,也都属于植食性昆虫,但常见的螳螂,却是食肉昆虫。

07 关于蜻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是半变态昆虫

B 其有发达的复眼

C 其幼体生活在陆地上

D 其有三对足

【答案】C

【解析】蜻蜓有三对足,其属于半变态昆虫,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蜻蜓拥有发达的复眼,通过观察水面形成的反光来寻找水环境,进而完成产卵。

08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呢?

A 觉得有趣

B 预报下雨

C 产卵

D 觅食

【答案】C

【解析】蜻蜓属于半变态昆虫,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为了区别于其他昆虫的幼虫,人们给半变态昆虫的幼体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稚虫。成虫和稚虫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一个在陆地,一个在水中,因此成虫只有将卵产在水中,才能保证孵出的稚虫有一个适宜生活的环境,产在陆地上的卵是不能孵化的。因此,我们在水边看到的“蜻蜓点水”现象,正是蜻蜓成虫的产卵行为。

09 对有点水产卵习性的蜻蜓,叙述正确的是?

A 蜻科种类黄蜻

B 蜓科种类蜻蜓

C 所有种类都有此习性

D 所有种类都无此习性

【答案】A

【解析】并不是所有蜻蜓都具有点水产卵的习性,有这一行为的主要是一部分蜻科的种类,如黄蜻。其他蜻蜓则通过另外的方式将卵产在水中。

10 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昆虫是?

A 豆娘

B 水黾

C 蝴蝶

D 独角仙

【答案】B

【解析】水黾是一类适宜在水面上生活的半翅目昆虫。研究表明,水黾的浮力来自它们的3对特殊结构的足,在足的表面生有许多微毛,微毛表面有疏水性的油脂包裹,这种结构的足在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浮力,可以支撑起水黾瘦小的身体,从而能够使它像船一下漂浮在水面。

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4)

崇尚科学,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反对邪教

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5)

全国科普日知识竞答(全民科普一起来答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