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巩汉林在综艺《我要上春晚》中,回忆当年与赵丽蓉合作的那些温馨瞬间,说:“赵丽蓉老师有工匠精神。”
赵丽蓉老师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少年求艺,青年丧夫,中年丧女,却大度地用喜剧调侃了一把苦味人生。
在十多年的春晚生涯中,她真的很能折腾,跳探戈、耍功夫、唱英文歌,这位最潮的老太太,总是走在时代流行的最前沿。
01 初入喜剧江湖,却一举成名1988年,60岁的赵丽蓉从中国评剧院退休。
这个老太太操劳了一辈子,退休后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时,没想到又一只脚迈进了喜剧大门。
她说:“我虽已退出舞台,但在有生之年,只要身心允许,我将不遗余力地创造出让人民群众喜爱的人物形象。”
1989年,赵丽蓉首次主演春晚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不过她当主演的过程却历经波折。
彼时男主演早早就定下了侯耀文,而“英雄母亲”却迟迟没有合适人选。
虽然编剧极力推荐赵丽蓉,但是导演却有很大顾虑。
当时小品已是春晚上的必备菜,而小品王陈佩斯、朱时茂的精彩表演,又让观众对春晚小品越来越挑剔。
导演不知道一个年逾花甲,演了一辈子评剧的老太太是否能演好这个角色?
赵丽蓉也有自己的顾虑,她总担心戏剧演员转为小品演员,会有舞台痕迹,砸了评戏的牌子。
经过慎重商议,导演组下定决心邀请她出演英雄母亲一角,赵丽蓉看了本子后也觉得心里有了底。
小品中有一个模仿交警指挥交通的片段,赵丽蓉一招一式干净利索,像模像样。
为了小品更真实、好看,她在这一套动作上花了很多心思,甚至跑到路口看交警指挥交通,跟着比划。
果然,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大获成功,全国观众瞬间记住了这个超级搞笑的老太太,同时另一个桥段“司马光砸缸”也一下砸进了全国人的心里。
演了一辈子评剧的赵丽蓉火了,让她困扰的事也随之而来。
她每次去菜市场买菜,都会被一大群人围着,要签名的、要握手的,络绎不绝。有好几次都是在小区委员会的帮助下,才摆脱了热情的人群。
居委会成员开玩笑地对她说:“老太太,早就跟您说了,您现在是名人了不一样了,出门要带墨镜”。
登上春晚舞台后,她也被许多老同事误解,他们都说她不务正业,瞎折腾。
其实赵丽蓉一直视评剧为自己的生命,她一直在发扬热爱的评剧艺术。
在她的小品中,经常发现评剧的影子。她的小品里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尤其是《如此包装》中更是包含了她对评剧艺术之路的鲜明观点。
她认为评剧要革新,但也要保持原汁原味,这正是她的评剧情结。
02 十年春晚路,成就诸多经典1991年,央视为她打造了一个小品《母亲的心》,饰演儿子的是巩汉林。
赵丽蓉一见面就问:“你就是儿子吧。”一下子就把巩汉林逗乐了,紧张感瞬间就放下了。
之后,两人经常早起锻炼,一边晨练,一边拉家常。
巩汉林说他早年间跟随父母走南闯北,一下勾起了老太太的回忆,赵丽蓉一生也是跟着父母颠沛流离,相同的成长经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1992年春晚,小品《妈妈的今天》又需要一个儿子,赵丽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巩汉林。
“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窜嘛两啊两回头,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后你再趟啊,趟着走。”
这段话,熟悉赵丽蓉的观众耳熟能详,在那一年几乎成了流行语言。
不过这个小品却差点因为这段探戈舞被赵丽蓉自己毙掉,她对剧本很苛求,只有好剧本才会演,不好绝对不能演。
这段探戈舞前后不到一分钟,原本导演组想要凑合一下,但赵丽蓉不愿意。
导演只好找了个20多岁的小姑娘教她,她就跟在小姑娘后面认真的学,经过反复练习,最后才有这个经典片段。
1995年,小品《如此包装》中,她化身“麻辣鸡丝”,在舞台上舞步摇曳。
在舞蹈完成时,没站稳,一下磕到舞台上。现场观众,乃至全国观众都哈哈大笑。许多人以为是故意设计的,其实纯属意外。
上台前,她的膝盖高肿,这一撞,疼得钻心,还得接着表演。下台时,赵丽蓉只能半倚着巩汉林,被人搀下去。
可能观众还在回味刚才那一跪,有多好笑,而赵丽蓉正在去医院紧急治疗的路上。
喜剧人的人生,总是充满荒诞。
1996年,赵丽蓉、巩汉林又一次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为全国人民带来了经典作《打工奇遇》。
排练期间,她的膝关节照旧发炎红肿,医生甚至不能做手术,嘱咐她安心住院,不要下地,更不要参加演出。
眼看着除夕一天天近了,春晚导演组急得团团转。
赵丽蓉主动托人捎话,“请放心,直播的时候,我一准儿参加,身体出了问题,我自己负责,我一定要对得住观众。”
最后,赵丽蓉顶着红肿的膝盖走上舞台,演出结束,在观众的掌声和欢笑中,她双眼含泪下了台。不是因为感动,而是疼痛生生逼出了眼泪。
1999年,《老将出马》是赵丽蓉在春晚留下的最后一部小品。
一曲《我心永恒》,悠扬隽永。
大字不识的她,去电影院把《泰坦尼克号》看了三遍,录下了完整主题曲。又将每个英文发音都用拼音标注下来,一句句跟唱,耗费数月才有了这场完美的呈现。
老将出马,威风飒飒,可终究是廉颇老矣。演出前在后台时,病魔就在她身体里张牙舞爪,赵丽蓉连续服用大剂量止痛药也无法如常活动。
《泰坦尼克号》里,Jack与Rose一别音容两茫茫,唱罢《我心永恒》的赵丽蓉,两个月后查出肺癌晚期。
得知检查结果后,她痛哭,“真是人生如梦,一晃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生路,快到终点了。”
最后的一段日子,她因病食欲不好,从原本富态的身材瘦到只有70来斤,形销骨立。
去世时,没有豪宅,没有专车,只有北京市郊一个不起眼的农家院。儿子清点遗产时,才发现母亲远比想象中更清贫。
03 不忘初心,人民艺术家春晚成名之后,有许多赚钱的机会摆在了赵丽蓉面前,却都吃了闭门羹,她不想后半生还为名利忙碌。
她更喜欢农村生活,开个馆子,种点小菜,时时接触泥土的气息,那样活得踏实。
1979年,她和丈夫花光家中积蓄,在北京西郊的买了一个农家小院,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冬天冷了搬回城里住,第二年天气暖和了,再搬回这个小院。
在这个小院里,她每天清晨端着热茶,听着收音机,站在小院里欣赏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
有时,她会走到自己栽种的石榴树下,看着树上的小石榴,自言自语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赵丽蓉几乎是个一成不变的人,保留着乡下的生活方式,住平房,种菜栽花,吃着自己炒的咸菜。
在亲人和朋友眼里,她就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苦命人,苦了大半辈子。
现在出名成大腕了,本可以去赚更多的钱。但是她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与钱比起来,还有更多值得她追求珍惜的东西。
在自家的小院里,她时常闭门思过,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在《打工奇遇》中,“货真价实”四个字,她写得笔走龙蛇。
为了这四个字,她一天练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还要抓起毛笔写上几遍。
家里积攒的几沓纸,都被她练习用光了,她还在练习的作品中写下很多标注。
“貨字上半部‘化’应占二分之一为好,下半部貝字,目应拉长些更好。”
“真字第一笔横,开笔不要顿,稍用力向右行笔即可。”
这些都是赵丽蓉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表现,正如她说的,自己是苦出身,打小没上过学,解放后星星点点学了些,只不过肚子里装了些戏。
不为名不为利,年逾花甲的老人顶着巨大压力上春晚,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家。
多年来,她站在舞台上,是魅力四射的演员,而脱下戏装,就成了最朴素的文艺工作者,两者毫不隔列。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自然不会捧高踩低,她心底里始终放着一杆善良、温和、负责、认真的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