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是“活菩萨”,因为你改变了很多山区孩子的人生;有人说你傻,因为你为了公益事业散尽家产。你是山区孩子的“上海阿爸”,也是儿子口中“熟悉的陌生人”。你托起了别人的梦想,却崎岖了自己的路。


上海台节目我的陌生爸爸,上海阿爸和熟悉的陌生人(1)

张志勇参加“闪亮的名字”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


上海距离云南2700公里。19年时间,张志勇往返于这条路的次数,多到自己记不清,路程头尾相衔,足够绕地球几个圈。


如此奔波,只为一桩事:帮困。


有人说他是“活菩萨”,因为他改变了许多山区孩子的人生;也有人说他傻,因为他为了公益散尽家产。


究竟是什么动力驱使他做好这件事?带着问号,记者采访了张志勇。


和想象中的豪义侠情不同,记者接触到的张志勇慢声细语,举止轻柔。或许是长期从事公益的缘故,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他有一双干净透彻的眼睛,整个人散发着“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气质。


“知道山区穷,但没想到那么穷”



张志勇告诉记者,19年的慈善之行源于2002年的那次西双版纳之旅。


那年,44岁的张志勇独自一人赴西双版纳旅游。长途车上偶遇一位来自勐海县的小学老师。老师邀请他去勐海县勐遮小学看一看。


勐海成了此行的目的地。从此以后,张志勇的命运就和勐海县、德宏州、红河州等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孩子,酱油拌饭的伙食是家常便饭,单薄到风一吹似乎就会坍塌的教室,还有女孩子盖的满是破洞的棉被,一问才知是因为用不起卫生巾,生理期只能用被子里的棉絮代替……这一切颠覆着张志勇的想象力,刺痛着他的内心。


“知道山区穷,但没想到那么穷。”眼前那些穿着不合身旧衣服的孩子,那一间间昏暗破败的教室,以及孩子们那充满渴望和羞涩的眼睛,都让张志勇揪心不已。


张志勇的首笔捐款捐给了一个与盲人奶奶相依为命的孩子。500元钱相当于这个家庭一年的收入。丧父的孩子怯生生地拉着他的袖口,小声唤了一声“阿爸”。


计划中5天的旅游延长到了2个月。张志勇踏访了勐海县周边10多所学校。每到一处,他就把困难学生拉到身边聊一聊,然后尽自己所能捐些现金或送去学习用品。


4万元旅费很快散尽,张志勇的名字也在小县城传开,当地民政部门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助更多的孩子。


回到上海,张志勇的心情很沉重,一闭眼就是孩子们清澈又渴望的眼神。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之前平静安逸的日子。斟酌再三,他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把才买了两年的私家车卖了,最后索性把公司也关了。就这样,张志勇单枪匹马地踏上了行善之路。


帮了别人,却崎岖了自己的路



在最美退役军人颁奖现场,记者见到了毕业和她的母亲李福花。毕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姑娘,名字是孩子父母请张志勇给起的。淳朴的当地人想法很简单:这样一位大好人“赐名”,也能让孩子熏染善意与福泽。


“体弱多病的娃,叫了这个名之后,一切都很顺,家里日子也越过越好。”李福花告诉记者。前些年,这家人听了老张建议,白手起家借款在当地开了个汽车装潢店,生意越做越好,彻底摆脱了贫困。


在勐海县,张志勇颇受当地群众尊敬。他们生孩子会请他起名,建屋上梁会请他喝酒,孩子考上学校、找到工作都会第一时间给他报喜。因为,“‘上海阿爸’是真心待我们好”。


这种信任,是张志勇坚持下去的力量所在。


最初,在山区的日子里,总有人这样问张志勇:“你是政府派来的,还是慈善机构派来的?”张志勇回答:“我是自己派来的,能帮几个人是几个人。”每当别人投来不解的目光,张志勇都会自我安慰:“没办法让大家都理解我,除非他们能回到四十多年前,体验一下我曾在军舰上死里逃生的经历。”


1978年,20岁的张志勇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有一天,军舰舱室意外起火,张志勇英勇救火时不慎被混着烟雾的热浪“冲”进大海,幸好被战友及时发现,才死里逃生。在张志勇看来,这个经历不亚于一次“重生”,“我必须用我的生命做点有价值的事”。


再难走的山路、再偏僻的山村,也挡不住张志勇的步伐。19年来,他的帮困足迹踏遍云南各地。最初几年,他常在云南一住就是大半年,开着借来的车到处转悠,他管这叫“摸排走访”。那些车都开不进的偏远山寨,有着他最不忍见却又迫切想去改变的窘迫——一家四五口人轮流穿一套衣服见客,刚读完小学的女孩被父母早早定了亲,有的孩子只能以少量糙米抵学费……


小瑶芬是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戈奎乡托牛小学学生,因为小时候生病无钱医治落下残疾,只能在地上爬行。去年5月,张志勇经过多方联络、筹款,帮助小瑶芬赴上海就医。通过手术治疗,小瑶芬终于站了起来,第一次靠着自己的双腿迈开了步伐。如今,回到家乡的小瑶芬每天步行上学,曾经十分自卑的她和同学们玩成一片,笑容越来越多。


张志勇说,这些年投身公益让自己内心富足,只是很遗憾没有对家庭尽到责任。为了筹资捐助,家里几套房、几辆车都“填”了进去,连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都办得艰难。妻子和儿子曾评价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往前冲,大家才能跟着冲”



从事公益事业的时间长了,张志勇难免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借助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和爱心市民通过多种渠道找到张志勇,希望能加入他的行动。


2014年,在多方社会力量的支持下,“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成立了。张志勇的慈善之路开始转型,从“单打独斗”到整合各种爱心资源,为贫困学生与慈善组织之间牵线搭桥,解决山区贫困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


扶贫先扶智,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是服务社的理念。“只要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机会多一分,我们的努力就值得。”张志勇说。


2017年,张志勇带着社会各界捐赠的2300套被褥和学习用品,赶赴云南西双版纳、红河等边远山区,为贫困师生送去温暖。2020年,服务社与上海媒体合作,共同推出“情暖茶乡”大型公益行动,帮助西双版纳的小学建设电脑教室和图书室。


去年,张志勇又一次来到勐海县,但这次不是捐钱捐物,而是捐“房”。他看到很多从城市到山区支教的老师住在破烂的危房里,下决心要给支教老师盖新房。“荣耀之箱——支教老师住宿支援计划”应运而生。一座座集装箱运抵山区,打开箱门,里面有舒适的床、实用的写字台以及书架、沙发和茶几,还有卫生间,极大地改善了支教老师的住宿条件。


人无法延展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充实人生的厚度。谈起这些年来的帮扶感悟,张志勇用一条“U形线”来打比方——从起初满怀希冀到之后少人理解,再到收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欣喜。曾几何时,张志勇因常年顾不上家,和妻儿多了生分。如今,妻子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儿媳同样热心公益。家人的理解支持,让张志勇的步履更加笃定。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志勇,不时被身边人劝说要“悠着点”。他却不以为然:“我是老兵,我往前冲,大家才能跟着冲。”


上海台节目我的陌生爸爸,上海阿爸和熟悉的陌生人(2)


人物简介


张志勇,1958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0年退役,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理事长。


他投身公益事业20余年,关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个人长期资助学生500余人。牵头成立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带动1000多人参与教育扶贫,足迹遍布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贵州、西藏等省区,直接资助学生800余人,捐赠电教设备、开设科普课堂、建立学校图书室,惠及贫困学生约5万人、教师500余人,累计捐款达280余万元,捐赠各类物资达580余吨。2016年荣获“中国好人”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猜你喜欢:

直击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日,徐汇区举行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

“一网统管 精准救助”赋能建设有温度的人民城市

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走好新赶考路!区委常委会举行学习活动

十一届区纪委委员集体瞻仰龙华烈士陵园并参观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四烈士”专题展

“双减启智慧”,家风筑未来,徐汇这个社区的“家长汇”不一般


来源:上海徐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