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8期,原文标题《<西部世界>的科幻线索》,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从科幻的角度来看,《西部世界》在三季里讨论了三个重要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科幻主题。

主笔/苗千

美剧西部世界槽点(HBO神剧西部世界如何能摆脱烂尾)(1)

美剧《西部世界》剧照

如果你只是被当红美剧《西部世界》(Westworld)中激烈的枪战和打斗、精美的场景布置,或是种种充满“未来感”的镜头所吸引,而不是特别在乎其中的人物和剧情,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必须得说,在追看了将近三季的《西部世界》之后,我对剧中纷繁复杂的条条线索,每个人的背景故事,“仿生人”(host)与真实人类之间各自不同的计划和诉求也经常觉得糊里糊涂,最后只能顺着剧情奔流而下。

必须感叹美剧的进化能力非常强大。这几年来,经典美剧层出不穷,从现实主义到魔幻、科幻题材,美剧从各个层面都超出了电视剧原本的限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金钱、政治、鲜血和魔法中构建出的魔幻题材《权力的游戏》,到对生命可以任意塑造和编辑、同样充满阴谋和杀戮的科幻剧本《西部世界》,其中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异世界”的酣畅淋漓的想象。难怪很多人把《权力的游戏》和《西部世界》看作是同一个类型的剧集,并把后者看作是前者的继承。

在英、美等国,目前“魔幻”与“科幻”之间的界限确实非常模糊。在伦敦或是纽约任意一家书店的“sci-fi”(科幻)区域,读者往往既能找到如菲利普·迪克、亚瑟·克拉克这类科幻大师的作品,也能看到如《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的魔幻故事。

在科幻和魔幻逐渐合二为一、美剧制作越来越细致且精良的背景下,科幻迷们不难发现,在《西部世界》中,有着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硬科幻”色彩。可以想见在《西部世界》的编剧团队中,不光有塑造出每一个角色的人员,为角色的发展与整个剧情的走向设计出好故事,还有熟悉科学和科幻的人员,他们需要在人物和剧情之上,利用整个剧集来讨论一些真正的问题。

一切都开始于“图灵测试”

《西部世界》开篇的第一季,请来英国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坐镇,控制着整个“西部世界”高科技主题乐园。在这个乐园中,人类可以在肉眼无法分辨的仿生人世界中为所欲为——而在幕后,游客、仿生人和乐园的主人们都各有所图,一场大戏徐徐展开。

实际上,把机器人,或者说仿生人设计得看上去与人类无异,这在科幻作品中早已不算是什么新奇的构思。从赛博朋克名著《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到几年前大火的科幻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这个思路已经成为科幻作品的固定套路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部世界》的开篇尽管看上去未来感十足,但从科幻的角度来说,它却是脚踏实地从一个科幻类型的起点开始,让一切设定都其来有自,准备扎扎实实地讨论真问题。

所谓的“真问题”,正是困扰了人工智能研究者们数十年,同时又给科幻作家们带来了无穷灵感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这个以人工智能领域开创者阿兰·图灵(Alan Turing)的名字命名的测试来自于图灵本人的构思:通过计算机键盘或是屏幕形式的交流,如果一台机器表现出的智力水平让对方无法区分自己的身份(机器或是人),就说明这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

美剧西部世界槽点(HBO神剧西部世界如何能摆脱烂尾)(2)

1950年5月,英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Pilot ACE运行了第一个程序,Pilot ACE是图灵设计的ACE的一个预选方案

图灵测试已经被提出了70年的时间。虽然在这70年间人类的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但是仍然没有任何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在这样屡战屡败的背景下,一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开始转而回避图灵测试问题。很多人认为,计算机与人类处理信息的方式完全不同,人类研究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是为了让它们为人类服务,因而完全没有必要让计算机一味地模仿人类。这样的看法当然有道理,但也说明了人类意识的独特之处。

《西部世界》第一季故事一开始,剧中的“设定”是此时人类研制的仿生人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并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这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表面上和人类言谈举止毫无区别的仿生人,操纵他们行为的实际上是一行行指令代码。这些被人撰写出来的指令,是否真的足够描述一个人的全部?这才是在第一季整体情节发展中隐藏的真正线索。

以人类目前对于自身的理解,这个问题当然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也因此成为了科幻作家和编剧发挥想象力的最佳舞台。人类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人类进行思考的过程虽然有理性的成分,但是又极大地受到情感和其他未知因素的干扰,使每个人都呈现出独特的一面。人类至今都无法深入理解自己大脑的工作方式,也就无法理解所谓“灵感”“直觉”之类无法通过理性来解释的人类特有的感受。

《西部世界》中的仿生人在代码的运行过程中,一些未被写入程序的行为出现了,也就是说,仿生人最终“活”了。他们通过一味地模仿人类,终于拥有了独特的自我意识。这时,对于那些曾经给他们带来痛苦回忆的“游客”,苏醒的仿生人开始复仇。因此,剧中一再引用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名句:“这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束。”——残暴,是仿生人向人类学习的第一课。

人类的意识是独特的吗?

在第二季中,安东尼·霍普金斯淡出,一位叫“威廉”的黑衣人物逐渐走入故事的主线,这是一个真实的人。

第二季中的时间线索并不明朗。威廉在剧中时而温柔,时而残暴,时而清醒,时而困惑,他把自己大半生的时间都花在了西部世界乐园中,他深深地爱上了其中一位美丽的仿生人——女主角之一多洛莉丝(Dolores),他也深信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就隐藏在这个乐园中。可以说,威廉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和困惑,构成了《西部世界》第二季的主题——人类的意识究竟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西部世界只应该是一个乐园,是真实的人类前来发泄放纵的地方,可万万不能当真。正应了那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威廉对仿生人多洛莉丝产生了真感情,把一生都陷在了这个乐园里。那么,一个人所爱的对象,是一个真人,或是一个受代码支配的仿生人,这真的重要吗?从图灵测试到探索人类意识的独特性,《西部世界》第二季可以看作是对第一季中所讨论问题的延续。

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果人类的意识并非独一无二,而是像《西部世界》所展示的那样,可以被模拟、复制,甚至被做出各种各样的更改,那么首先应该被质疑的,正是人类自身的真实性。当人类最深奥也是最神秘的意识之谜被破解,那么人类的独特性也就随之瓦解了。仿生人具有和人类相同的意识形式,可以和人类交流,而其生命的形式却又和人类截然不同。

我们不妨先接受剧中这样的设定,看看由此又可以产生出怎样的剧情。拥有人类的意识形式,却不会受到和人类一样的束缚,仿生人成为了一种更为高级的生命形式。他们的身体部件可以随时更换,记忆也可以被编辑、更改,同时又不会受到死亡的约束。死亡和重生,对于仿生人来说只相当于关闭和开启电脑一样简单。这样的生命形态,远远胜过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身体充满缺陷、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死亡阴影之下的人类。人类原本想为自己设计一种玩物,没想到设计出了一种完全可能取代自己的更高级的生命形式。这就是《西部世界》在做出了种种科幻设定之后得出的结论。

问题在于,从图灵测试开始,我们对于意识本质的思考似乎是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地:意识的形式,是否必须和人类一致?如果在地球上出现一种更加高级的生命,他是否一定能够和人类进行沟通?更高级的生命是否一定要取代人类的地位?比如说人类目前建立的复杂且庞大的计算机网络,我们是否能够说这个网络也具有某种“意识”,甚至说它具有生命?这样的问题,恐怕连《西部世界》也无法回答。说到底,科幻衍生自科学。正是人类目前对于意识和生命本质的理解的局限性,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让科幻作品也不得不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地。

属于未来的量子计算

进入到第三季,一切都峰回路转。西部世界乐园中的几个仿生人破墙而出,进入到真实的人类世界中,两种生命形式的正面冲突开始了。对垒的双方阵形已经摆好:一方是女主角——仿生人多洛莉丝;而来自人类的一方则是一个新出场的人物赛拉克(Serac)。双方势不两立,都要把对手斩草除根。至于谁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目前的情节尚不明朗。

从剧情发展来说,进入到第三季,观众们对于人物和场景都已经熟悉。剧集似乎正在无可避免地进入到诸如超级公司、巨大阴谋之类美剧常见的俗套之中。但是从科幻的角度来看,情况则又恰恰相反。从第三季一开始,《西部世界》就果断地放弃了在前两季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对人类意识本质和独特性的探讨,而是开启了对另外一个全新科幻主题的探索。

隐藏在多洛莉丝和赛拉克两位主角背后的,是第三季中真正的主角“Rehoboam”。在剧集中,这是一个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神奇机器,可以预测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未来。掌握了这个机器,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种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整个世界再也没有秘密可言。Rehoboam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出这个世界即将发生的每一件事,预知每一个人的命运。也只有拥有这样强大的机器,人类才可能与强大的仿生人一战。

这样能够预测未来的神奇机器当然不存在。问题在于,观众们难免好奇,在理论上,人类有没有可能制造出这样一款可以预测未来的神奇机器?这涉及到通过计算模型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目前人类使用的计算机是以数字电路为基础,把输入的数据都转化为一连串的“0”和“1”进行计算。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直在提高。但树可以长高,终不能抵天,以人类电子计算机的水平,即使是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也远远无法到达那种可以模拟整个世界、预测未来的水平。

想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在理论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就需要使用新的计算方式,进行革命性的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目前人类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有本质区别,它利用“量子门”进行计算,可以同时处理“0”和“1”数据,其计算速度远非传统计算机可比。

2019年10月,《自然》杂志报道了谷歌公司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取得了量子计算研究的重大突破,实现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这个有些怪诞的词意思是指量子计算具有传统计算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一款“Sycamore”量子处理器在200秒的时间里完成了一系列随机选取的指令。谷歌公司的科学家声称,传统计算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即使是目前人类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1万年的时间。

读到这样的报道,可能有读者会认为实现量子计算指日可待,人类即将进入神奇的未来世界。实际上,目前人类对量子计算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Sycamore量子处理器只具有演示功能,和其他的量子处理器一样,还不具备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虽然量子计算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在实践中想要建造这样神奇的机器,还要克服重重困难。人类真正实现量子计算,可能会在遥远的未来。而像《西部世界》里展示的可以预测未来、运算速度比时间还快的量子计算机,恐怕只会在想象中存在了。

从科幻的角度来看,在情节主线不间断、主要角色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西部世界》在三季里讨论了三个重要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科幻主题。这是这部不断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美剧科幻大片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我更加关心的是,在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固定观众,但剧情又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化的时刻,编剧们能否再一次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寻找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科幻主题,并且让这样的主题成为支配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让《西部世界》摆脱烂尾的命运,成为科幻迷心目中的又一部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