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光辉历程,百年丰功伟绩。广西卫视在主题宣传上提前谋划,由卫视总监挂帅,从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召集骨干力量,策划献礼建党百年专栏《我们的父辈先烈》,前后经历了多次方案论证,最终将拍摄主题聚焦为“先烈”,即在百年奋斗路上那些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广西籍或者在广西工作的革命烈士。

《我们的父辈先烈》节目的初步构思在2018年底就已经有了。彼时,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个重要宣传节点,广西卫视拟特别策划三档全新的主题主线节目,于是有了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和2020年《我们的小康》。延续到2021年,《我们的父辈先烈》成为广西卫视自主研发的“我 ”三部曲系列的第三篇章,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精神,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让革命薪火、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这也是广西卫视提升‘四力’,彰显主流媒体担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重要实践。”节目制片人高健表示。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1)

《我们的父辈先烈》节目编导高健

节目名为《我们的父辈先烈》,这里的“我们”包含两层维度:第一层是先烈们的直系后人,通过后人寻访先烈留下的一封信、一段话亦或是一张照片、一个老物件,从而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诉说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让现实与历史两个时空两条线索联结在一起,从而去探究先烈们忠于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源泉,这些精神正是我们党走过百年,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第二层是千千万万生活在当今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重温先烈的故事,我们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够更好地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2)

编导刘洁玉、施维在桂林平乐中学廖梦樵烈士塑像踩点

据悉,节目已于3月中旬进入样片拍摄阶段,目前多期选题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前期拍摄中,计划于4月24日起每周六晚21:40在广西卫视开播,首期节目时长30分钟,此后每期时长15~20分钟。

从三个视角交错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广西涌现了一大批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行者,坚持信仰的地下工作者,勇于奉献的革命者。回望历史,《我们的父辈先烈》的创作团队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定位,聚焦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广西革命先烈,创新见物见事见人的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既讲述人们熟知的先烈新故事,又挖掘一批鲜为人知的先烈动人事迹,寻找他们为信仰浴血奋斗、乃至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力量源泉,回应百年大党为什么行、百年大党的时代使命是什么的历史之问,以此唤起人们对高尚爱国情怀的共鸣,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必胜信念。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3)

编导卿林强 、周蕾、杨华在北大校园内拍摄外景

考虑到播出周期,年底前的节目截取的时代是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即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解放前,其中的一个重点又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的至暗时期。这就涉及两个主要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甚至是广西迅速传播,另一个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者是怎样坚持他们的信仰。

“实际上,这两个议题归集到一起就是中国道路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革命先烈的人生故事去印证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和唯一性。”节目副制片人黄宝龙表示。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4)

《我们的父辈先烈》节目编导黄宝龙

节目选取了这一历史阶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烈士,他们相对来说更能代表一个群体,代表一段历史,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广西第一个共产党员黄日葵,广西农村建党第一人林培斌,领导右江地区革命的滕国栋、陆浩仁,牺牲在湘江战役中的红军团长黄冕昌等,以他们作为着力点,来呈现一个英雄的群体、一段壮烈的时代。

在节目形态上,《我们的父辈先烈》是一种寻找和追寻的姿态。灵感来源于谭寿林烈士在中学的作文,以及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有谭寿林的两册习问本,采用问答的方式,抒发自己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每期节目围绕一位革命先烈或某个特定先烈群像的事迹,从三个视角交错展开寻访和讲述。

一是“自述”。从革命先烈的“手迹”(书信、笔记、文章等)出发,如黄日葵的《关于终身志业》、陈勉恕的《何谓共产党》、谭寿林的《俘虏的生还》和周子昆的《家书》等。节目以情景还原的拍摄手法、先烈“自述”的表现形式,揭示他们追求进步、投身革命、为红色信仰奋斗终身的思想和行动的力量之源。

二是“睹物”。节目追寻先烈生活、工作和英勇献身的红色足迹,寻访先烈遗物、故居或与他们的战斗岁月息息相关的老物件,通过睹物思人、见物明志,以历史与现实交替的叙事方式,呈现红色文物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

三是“传承”。节目从后人亲友的回忆讲述切入,说先烈家事、谈先烈家风,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特别视角,将革命先烈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展现得更为立体,也挖掘当地传承先烈的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先烈的革命精神落地生根,薪火相传,更深入人心。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5)

编导黄劲梅采访烈士庞光照孙子 庞健

为了挖掘到一手的历史资料,节目组沿着先烈的革命足迹,深入到他们的家乡、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如北大的烈士纪念碑、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等地,采访烈士后人、历史见证人、地方党史专家、地方档案馆,并对各种材料进行比对考证,让历史更真实也更深刻的呈现给观众。同时,节目组与广西党史研究室进行深度合作,从选题策划、到文稿、成片都得到党史专家的全程指导把关,每一句解说词、每一句同期声、每一个画面都经得起推敲论证,保证了节目的权威性和专业度。

虽然节目聚焦的是广西籍或在广西工作的革命烈士,拍摄地却并不局限在广西,例如拍摄第一集黄日葵的故事时,节目组前往北大拍摄北大学子缅怀烈士的活动,也去到上海拍摄后人寻找烈士葬身之处。其它选题还去到南京、安徽、广州、四川等地,力求用开阔的视野呈现波澜壮阔的时代。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6)

《我们的父辈先烈》在北大拍摄广西籍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7)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仝华教授接受《我们的父辈先烈》采访

最大特点是“寻访”

“一期节目就是讲好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广西卫视总监们在策划会上多次对创作团队这样强调。所以节目在内容呈现上,以“故事”的形式来抒写广西党史上那些最壮烈的篇章,和那些为信仰而甘愿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在视觉呈现上,以外景拍摄、人物采访以及历史资料的精编包装为主,力求做到画面精致、史料详实。

具体来看,节目选取的先烈中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富农甚至是商人、地主家庭等各阶层都有代表,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广西传播的先驱、各时期广西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领导为主,还选取一些事迹典型、故事丰满的普通党员和战士。虽然出身和职务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8)

在博白朱锡昂纪念馆拍摄

例如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先驱、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的谭寿林曾两次入狱,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依然严守党的秘密,最后牺牲在雨花台。广西崇左思明游击队员的女队员崔瑞英,面对敌人要杀害老百姓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敌人先以利诱,她不为所动,继而施以刑逼,用尽鞭抽、棒打、钉指尖等酷刑,而她坚贞如一。在家乡解放前的几个小时,崔瑞英被害于敌窜逃的渡口,牺牲时年仅25岁。

在主创团队看来,《我们的父辈先烈》最大特点在于“寻访”,寻访先烈的后人、先烈的遗言遗物以及先烈的精神传承,通过寻访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先烈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子女,也有万般不舍的眷念,有我们普通人能感同身受的亲情与爱情,但是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甘愿舍弃这一切,这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比如节目组在梧州拍摄广西农村建党第一人——林培斌的革命故事时,找到他的孙子林庆水,他虽然从未见过自己的爷爷,但是对爷爷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1981年退伍后,奔走梧州多地寻访爷爷的革命足迹,在爷爷当年的战友家里找到了他留下来的帽子、油灯、皮箱,历经岁月风霜,这些老物件早已破烂不堪,但是他却这些当成传家宝。每次提到爷爷当年开展革命活动的艰辛时,他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说这些东西在外人看来不值什么钱,但它将来要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告诉他们这些老物件饱含着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又如“黄日葵死后”葬在何处?这是一个很久以来都没有解开的谜题,编导杨华从黄日葵侄子黄彬杰处了解到,父亲曾说五伯(黄日葵)葬在上海虹桥公墓,因战乱等原因已找不回遗骸,而虹桥公墓亦不知在哪里。黄彬杰父亲退休后定居上海,不时四处寻找虹桥公墓遗址。编导杨华找资料查史实,发挥做主题主线节目的专业精神,最终得知虹桥公墓遗址在上海番禺绿地公园。今年清明节前夕,编导杨华、唐婕与黄彬杰约定,前往该地进行追思。黄彬杰知道五伯(黄日葵)的遗骸已经找不到了,但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他相信伯父的英魂一定不曾远去,还在这里凝视着这片深爱的土地和人民。这种追寻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忆和精神传承的过程。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9)

编导唐婕和黄日葵烈士的侄子黄彬杰寻找上海虹桥公墓遗址

“观众在哪里,节目就在哪里”

《我们的父辈先烈》从策划之初就强调互动创新,节目团队不仅仅是在做一档节目,而是立足做成集电视节目、党史纪念馆、短视频传播的立体化宣传矩阵。节目上线后,计划将在学习强国及各短视频平台,并力争与各大党史纪念馆展开合作,以点带线、以线代面。努力实现观众在哪里,节目就在哪里,真正让建党百年系列重大主题的传播落地生根。

目前,《我们的父辈先烈》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实施“广西卫视融媒体影响力传播力提升工程“,移动优先,进行强势全媒体融合传播,即将卫视原创节目、自制长中短视频以及创新开发的衍生融媒产品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官方APP“广西视听”移动客户端首发,同时还在头条新闻、头条视频、抖音、快手、广西卫视官方微信、微博、视频号等融媒体平台进行二次创作、多元传播。

为建党百年预热

从今年初开始,广西卫视通过主题报道、影视剧、纪录片、公益广告、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为建党百年营造隆重热烈的舆论氛围。1月1日,《日出东方红胜火——2021年广西卫视新年主题音乐情景歌会》正式上线,开启迎建党百年的宣传大幕。春节期间,《壮美家园 梦境家园—2021年广西原创歌曲春晚》《壮美广西 幸福小康—2021年广西新春文艺演出》集结以建党百年、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的原创歌曲佳作,描绘歌海壮乡旖旎多姿的风貌,讴歌党旗领航下壮乡发生巨变的伟大成就。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的年度盛会,2021年,为献礼建党百年,广西卫视以“感党恩 跟党走”为主题,推出2021"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直播和"春暖花开三月三"主题文艺晚会,歌颂共产党,赞颂民族团结进步,展示壮美广西新形象,营造广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10)

在影视剧方面,广西卫视积极配合当前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精心遴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以及百部党史题材经典老电影安排播出。从3月25日开始,广西卫视在每晚黄金档陆续播出《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经典剧目。

缅怀先烈致敬先烈铭记历史篇(我们的父辈先烈即将开播)(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