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们就掌握了阳历月份的天数,都知道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元旦,一个是春节,还有就是2月份的天数很特别,其实,这里面有许多天文和历史原因。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1)

古代埃及贡献给了人类重要的计时方法。由于天然的尼罗河水潮伏有序,埃及人为了计算它的时间,从观察自然界得出很多规律。他们发现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样的现象两次发生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这一年有365个昼夜,也就是365天。他们把全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定为节日。因为尼罗河水变化,他们把一年分成三季,即泛滥季,生长季,收割季,每季4个月。埃及人把昼和夜各分成12个部分,每个部分为日出到日落或日落到日出时间的1/12。埃及人用石碗滴漏计算时间,石碗底部有个小口,水滴以固定的频率从碗中漏出。埃及人突出的时间观念是以太阳为标准,所以称阳历。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2)

埃及人很早就知道一年不是整整365天,而是略为长一点,约长1/4天,但是因为保守的统治阶级坚持365天一年,所以,现在每4年就要闰一次年,闰年多出1天,以补足4年来少的那些时间。当时世界上也有民族以月亮为准,然后增添时日,这就是阴历。希腊使用的就是阴历,阴历需要闰月。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3)

公元前8世纪时,罗马历法更加混乱,罗马历法每年只有10个月,每月30天,剩下60天不算月,因为正赶上严冬。这样他们一年只有360天,弄得十分混乱。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4)

儒略·恺撒征服埃及后,先进的埃及阳历被带到罗马,天文学家索西琴斯建议皇帝废掉混乱的罗马历,以古埃及的阳历为基础,重新编历。当时埃及的历法虽然先进,但是按一年365天过,4年就差出去1天而他们不加补足,所以时间长了就会弄错。亚历山大的天文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恺撒在颁布新历法时就有了这样的规定。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5)

由于当时罗马人认为奇数是幸运的,所以把奇数月规定为大月,每月31天,偶数月为小月,每月30天,幸运月都多出一天来,为的是让幸运常在,但这样一来一年是366天,这一天减在哪月呢?当时古罗马死刑必须在2月执行,所以就让这不好的2月少一天吧,2月就成为29天了。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6)

到了奥古斯都帝,他的生日在8月,他想怎么能让自己在小月出生呢,于是下令将8月份以后的双月定为大月,单月定为小月,以表示自己出生所带来的不同。8月原来只有30天,变成31天就要从别的月减一天,所以又从2月份减了一天,2月就只有28天了。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7)

儒略历是以恺撒命名的阳历,较符合节气变化,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还不十分精确,因为它的一年是365天,其实真正的一年不是365.25天,而是365.25-0.0078天。到了1582年,日期会差出10天多。所以教皇格里高里又颁布了新的改动,改动之后的儒略历称格里高里历。他规定逢百之年只有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我们今天所采用的公历就是格里高里历。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8)

自1912年起,我国也采用了现在的公历,但农历也同时在民间使用。

授时历和格里高利历(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