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

古人言:“世人怕寂寥,隐士畏喧杂”。不唯求避世入林,但寻一方净土,造一室桃源,饮茶其中,静心亦不难。始从喧杂的城市入口,迈进窈窕幽径,信步入庭,可见静室,明窗曲几。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喝茶,于古人而言,是一件极为风雅的事,不拘于居室,于青石湖畔煮茶也是一番情趣!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

绿树成荫,竹林飘动,阳光落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一壶清茶,几缕阳光,这样的画面还不够美!若是再增添一些花木,静静地在一旁慢慢地感受花木之变化,别有感受!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4)

在宋代,插花已经和茶、画、香一起,被称为“四艺”摆于茶席之中。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5)

而作为茶室里的花木,它与其它插花不同,它需要与茶的自然、清远、恬静、淡雅相契合,追求朴实宁静,简约纯真。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6)

春日盛开的山茶、夏日的莲、秋日的枫、冬日的梅,都是茶室花品的代表。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7)

而古人看花是有分别的,饮酒对自然生长的花,饮茶对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每朵花、每片叶都蕴涵着深长的意味。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8)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9)

屠隆在《考盘余事》中写道:“……春之芳兰,夏之夜合黄香萱,秋之黄密矮菊,冬之短叶水仙、美人蕉,佑以灵芝,盛诸古盆,傍立小巧奇石一块,架以珠几,清标雅质,疏朗不繁,玉立婷婷,俨若隐人君子,清素逼人……”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0)

撰稿|吴媛媛

视觉|陈潇晓

本文由朴素雅集原创发布,欢迎转发,转发请标明出处。


曲径通幽处鸟鸣山更幽(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1)

朴 素 雅 集

“专注于传播朴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