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0日,梁漱溟之父梁济自杀
图为梁漱溟像
1912年2月12日,即宣统三年腊月二十五,按照阴历计算,辛亥年还剩有五天,但这却是大清朝的最后一个冬日了。这一天里,北京城南崇文门外缨子胡同,一处普通的宅院内,安静地坐着一位“肌肉匀满”“肩膀少宽”、两臂舒长、颜色腴润的老者。
这位老者名叫梁济,已经53岁,在清廷民政部任职,虽“间日一入署”,但已基本处于悠闲无事的状态。平日里,梁济“不近酒,与宴集,不喝拳,不耽滋味”,“生平于博弈之事一不之习”,“都中新辟游乐之场,猥鄙杂遝,终不一履其地”。因为长久以来庄敬严谨的生活习惯,梁济虽已年迈,精神体力依然不衰,“耳目不失于聪明”。每日必早起,日夕为札记,字迹或小于蝇头,行列厘然,出门游散,往往徒步,不假车舆。然而,在辛亥年底的时候,梁济却再难以在这样平淡清静的生活里,继续维持一副从容的心态了。武昌起义数月以来,各地纷纷独立,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令他不免忧心忡忡起来。
在2月12日那天,即便位高如皇上太后、亲贵皇族们,在历史面前也都束手无策了。身份低微的梁济,更是丝毫无法影响这个王朝的走向。相反,从这一天起,变荡的世界却开始裹挟着他卑微的命运一步步走向绝路。
殉国
如果说,在那一天,国家覆亡的事实,给梁济带来的冲击,还须静待时日才能完全显露的话,那么,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对时局反应的结果却早已显现,自辛亥革命开始一百多天以来,已有太多“忠义”的人,因黍离之痛的沉重打击而殉了性命。
武昌起义后,长江下游为之大震,九江首当其冲,随即南昌新军继之。10月31日,南昌起义后,起义新军欲推举最后一任江西巡抚冯汝骙为都督,宣告独立,被冯汝骙严词拒绝。由于冯在任上颇有声望,士民多存感激,便不再强人所难,护送冯汝骙离开,然而冯汝骙到九江后,自念去官不守,又无处求援,以图恢复,便服毒自尽,成为汉人官僚中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人。
在湖南,1912年10月22日,长沙被起义新军占领后,衡永郴桂道通令各地输款平乱,当时嘉禾知县钟麟听闻革命消息后,大为悲恸,随即集结该县士绅说:“麟莅县经岁,无德於民。今国亡城危,请诸君先杀麟以谢百姓。幸县城不罹兵祸,死无所恨!”众人相顾错愕。11月11日,革命军包围县衙时,钟麟端坐堂上,吞金自尽。
清廷得知湖北起事后,急调派海军前往镇压,前去支援者共有兵舰十五艘、鱼雷艇二艘。当时清军攻汉阳,海军助势,但发炮多不命中。未几,以煤罄为由,相率驶离。1911年11月11日,海筹与海容、海琛三巡洋舰奉令离汉口,13日抵九江。当时江西九江已响应武昌独立,海容、海琛遂相约悬白旗,停泊。海筹管带喜昌知海军也已起义,便邀帮带吉升一同逃走,吉升潸然涕下,说:“国家经营海军四十年,结果乃如是耶?”说完发愤投江而死。
在四川成都,已经80岁的奎荣,是同治十三年的进士,曾先后在峨眉、犍为、彭水、庆符诸县做过知县,这时以老告休已有十余年。当铁路事发时,总督赵尔丰处理过急,奎荣就曾叹息说:“损下益上失民心,蜀祸将自此始”,遂避地郊居。11月24日,绅民到总督府逼迫赵尔丰交出政权,又讹传北京失守,奎荣遂托疾不食。有人相劝,年已老迈,毋过自苦,奎荣慨然说:“国事如此,吾辈尚偷生耶?”不久饿死。
南方各省纷纷革命的消息,令朝野震恐。在北京自亲贵达官而下,每日都汲汲于转移家人到外人租界居住,全不念收拾挽回之计。一位在宗人府当差的诸生张传楷,见此情景,甚为愤慨,便亲到都察院上呈说帖,请代为转奏。可此时,院内官员已都不在,他便在院门外等候,连哭三日,也未见一官。旋即逊位诏书下,张闻后遂拔所带佩刀自戕而死,刀上自铭十六个字:“成仁取义,孔孟所垂。读书明理,舍此何为!”
避乱
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对于笃信儒家道德教义的梁济而言,我们丝毫不必怀疑其以身殉国的勇气,但2月12日还不是梁济最为绝望的时候,至少他还并不知道清帝当日逊位的消息。
尽管如此,在那一天,梁济还是被一种忧愤的心境所围困着。不仅是那一天,也不仅仅是梁济,那段日子里,整个京城,大清的官员士人们都笼罩在一种悲观的心境里。虽然那时的革命之火主要还在南方各省,但骚动却已令人们终日惶惶起来,许多朝官已开始纷纷避走他处。
武昌起义仅仅五日之后,京城便陷入了一片恐慌。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大清银行取银者数万人,市中不用大清钞票,金价每两五十余换,米价每石二十元,银圆每元值银八钱余。讹言廿八有变,居民出京者相继,火车不能容,天津船少,不能悉载。出城,过叔伊(陈衍)、琴南(林纾),琴南亦欲送眷暂避于天津租界。”
那时,本来作为湖南布政使的郑孝胥奉命要回湖南稳定局势,但船行到塘沽时,郑孝胥便接连得到来自湖南的噩耗:岳州税务司有电至京,言“长沙失守,余抚台已逃去”;又传言余抚台被乱党拘禁;长沙新军已叛变,萧协统自杀等等。那时,郑孝胥感到湖南已是危险之地,便决定到上海“租屋移住以避其锋”。
到上海后,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朝事危机,外省则……乱者四起,无干净土。而余独袖手海藏楼上,似有天意不令入竞争之局者。在湖南则驱之至北京,在北京则驱之至上海。冥冥之中,孰主张是?人生种因得果,类由自取,余之造海藏楼,遂适为避世之地,此岂吾所及料哉。然余居楼中,昧爽即起,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运思操劳,绝非庸庸厚福之比……”每一个遗老的生活会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身上,或许都摆脱不掉这种失落惆怅的情绪。
几乎同时,离京避乱的还有严复。1911年10月14日,严复在日记中写道:“京师颇骚乱,南下者多。”到了11月,一连数日风声甚恶,那个时候,江浙等省纷纷宣告独立,消息传来,在京资政院民选议员如鸟兽散,严复也随之出京赴津。到天津租界后,严复见到前来避难的人们如此众多,以至于连借宿的去处也难找到了。除了暂避在天津租界外,由天津乘船逃亡青岛、上海的人也络绎不绝。那时,天津码头早已熙熙攘攘,自天津到上海,黑市船票的票价甚至高出去日本的数倍。
而也是大约这个时候,在清廷学部做参事的罗振玉,受到来自日本京都大学诸教授的劝告和邀请,也匆匆整理好自己辛勤收罗的书籍,从天津乘船去往日本避居。与之同行的则是当时在学部图书馆做编译员的王国维。
有趣的是,这些纷纷出走的“遗老”们,在此之前还都曾是西方文化的积极追求者,在一段时期内,也还是新思想的先锋,然而,在革命的大势面前,这些人物却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
这样的转变无疑反映了他们对于革命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一旦径言兵乱,则纲常隳坏,社会失序,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祸患,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他们也绝非严格意义上的“保守主义者”,只是当主张全变、速变、暴变的“激进派”出现时,这些主张渐变、缓变的人物相对而言变成“保守派”而已。
反对革命
与这些遗老一样,在那个革故鼎新的时代,梁济的思想历程也几乎是同样的节奏与脉络。虽然从小便受到儒学的严格训练,但梁济绝非是一位冬烘先生,反倒是一位眼光突出、不为时局所囿的人物。
事实上,早在甲午之前,他已是一位深切关心中国命运的改革主义者,并决心研习西学。那时,西学“为清流所鄙,正人所斥”,但梁济却在1892年5月的日记中写道:“洋务西学新出各书,深切时事,断不可不看。盖天下无久而不变之局,我只力求实事,不能避世人讥讪也”。
1898年,梁济当时仅是一位内阁中书,但却积极赞成维新运动,为此,他曾草拟了千余言的奏章,主张传播新知识,变法图强。然而稿成还未呈上,政变即已发生。虽然如此,但他依然将维新的主张化为了自己的行动。就在当年,离清朝废除科举还有7年时间,梁济便已决定不要儿辈准备举业。
同年,梁济次子梁漱溟5岁开蒙读书,梁济便嘱咐老师不要让他背“四书”,而代之以《地球韵言》,以了解世界大势。梁漱溟8岁时,被父亲送到“中西小学堂”学习英文,成了北京第一所新式小学首批入学的学生之一。
1902年,为了启迪民智,梁济赞助朋友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京话日报》《中华报》,这是在北京发行的最早的白话报纸。由于过于新奇的缘故,北京的居民常以“洋报”呼之。
林毓生在《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一文中评论说:“从上面对梁济在家中与公共活动的描述,我们得到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坚决的改革家;在许多方面,梁济是站在清季改革运动的前线。”
在梁济的熏陶下,他的次子梁漱溟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极关心国家大事,平素不重书本学问而有志于事功,爱读梁启超《新民丛刊》《德育鉴》《国风报》等书报。这些都与梁济年轻时的志趣所为极为相似,因而,梁济还为梁漱溟取了个名字叫“肖吾”。
梁济喜欢与儿辈议论,往往任人直言,一无所禁,而梁漱溟也好论时事,于是父子两常常讨论“大局政治”“新旧风俗”的话题。讨论时,梁漱溟手拿《新民丛报》或《国风报》一本,肆为议论,与父亲的观点也颇为相合。
然而,到了1911年,梁漱溟在中学堂即要毕业的时候,结交了一些革命党的朋友,每日讨论“革命或立宪”的问题,开始梁漱溟是倾向立宪的,后来见到清廷一天天失去人心,也“跟着朋友跑革命了”。
于是,父子间的争论也多了起来。梁济向来厌薄革命党人,而梁漱溟却极为袒护。梁济痛嫉议员,并疑其制度,而梁漱溟则力护国会,诸类于是,不可枚举。梁漱溟在《思亲记》中写道:“时局多事,倏忽日变,则日夕相争,每致公不欢而罢。然意不解。则旋复理前语,理前语,则又相持,当午或为之废食,入夜或致晏寝。既晏寝矣,又就榻前语不休。其间词气暴漫,至于喧声达户外者有之。”
那时汪精卫被清廷释放后,在东单二条胡同暗中组织起京津同盟会,是北方最大的革命团体,梁漱溟也参加其中,“闹了些手枪炸弹的把戏”,另外,当时所有刺良弼、刺袁世凯和在天津暴动的事,也都出于这一组织。
梁济知道此事后,便告诫儿子说:“立宪足以救国,何必革命?倘大势所在,必不可挽,则畴不望国家从此得一转机?然吾家累世仕清,谨身以俟天命可已,不可从其后也。”不难看出,对于国家的前途,梁济更为赞成渐进改革的道路。
观望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正式向外颁布,而此时,在缨子胡同的梁宅内,也许梁济与儿子梁漱溟依然在为“革命与立宪”的话题,争执不下。他们还不知道,大清朝已经不存在了。
2月13日,清晨,梁济一如既往地早早起来,他敏感地觉察出北京城内有一些异样的气氛。原来,今天北京的各大报纸毫无例外地全文登载了清帝退位的诏书,刚刚上市的报纸很快便被一抢而空,北京城内一片沸腾。街头巷尾,人们见面后纷纷拱手相告:“皇上退位了!共和了!”商家们也树起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街巷楼阁、酒馆茶肆一片彩旗飘展,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在剪辫子,被剪掉的辫子则被丢弃一地。
在热闹喜庆的欢腾声里,梁济突然感到彻骨的寒冷。他拿到报纸,上面即是分毫不假的逊位诏书,当读到“以政权还诸国民,长受国民优礼”一句时,梁济无比悲凉地说:“诚得如此,亦是好事,然来日大难,负荷伊谁?”
那一天,与清朝的覆亡相比,令梁济感到更为绝望的,则是中国千年以来道德精神的全面崩溃。在他所见,辛亥、壬子之间,自亲贵皇族八旗官员以至全国大官小官臣庶人等,竟无一因清亡而死者。他说:“辛亥革命未及百日,共和之理人多未明,清国之亡,无一殉者,此非人不殉清之征,而实中国立国之道将绝于人心之征也。”“立国之道”的断绝,实是当日“国将不国之大因”。
清帝逊位后,为覆亡的前朝自尽的意念即已盘踞在梁济的心中,然而,对于新的民国的幻想,令他推迟了自己的死期。在梁济看来,没有比道德精神的重振与复兴更重要的事情了,而君主退位,国体改更之际,正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奇事,若乘此机会,彻底澄清,必将“使吾国人心奋发,跻跃于上等强国”。
因而,自2月13日那天起,梁济便深藏起心中深切的不安,开始“忍死以待国会之开”。到时,他将“以最苦心事愬之全国代表”“求全国最贤明之人齐心挽救民生民德,铲除世上不公不平,使吾国跻于高尚优美。”
那时的梁济,脑海里想象出一幅美好的幻景:“共和国势力最大者莫过于国会,贤才之最盛者亦莫过于国会。昔日有苦欲言,则伏阙上书,诉之于君,求吾君设法;今有苦心欲言,则泣血请愿,诉之于国会,求国会主持。”他说,“国会为吾国数千年未有之旷典,五六年来请求国会之声喧阗洋溢。今既实现有期,不可不旁听三次”。待参观盛举后,然后便可死而无憾了。
绝望
转眼,新一年的春节已过,梁济频频向儿子们询问国会究竟何时召开,皆说癸丑年(1914年)三四月间必开。不料国会一开,梁济的幻想便彻底破灭了。议员们“全不以救民救国为心,捣乱行私,不成事体,凡吾国所最尊重之道德,皆彼辈之所贱视”,而且“私欲迷心,躁嚣悖谬,除党争兼纵欲外,一无所知”。几乎举国上下都对议员大失所望。
不仅如此,梁济在民国所有的日子几乎都是令他失望的。在清季,人人以官员为诟病,到了民国,各部虽重新组织,但风气依然没有挽回。官员“不以品谊节概为衡,依然煦煦噢咻,惟位置私人是计”,“以为千年旧弊可以习而安之,大局危险,漠不关心,个人私图,骤萌奢望。”
令人感到痛心的,还有道德沦丧、秩序崩溃。梁济说:开国以来,“人心纵恣,从恶如崩,竟有一泻千里之势”。他在《遗笔汇存》中写道:“人民无判别是非之常识,信以为共和国但取人生行乐,无须检束准绳,于是举国若狂,小人无复忌惮。……据现今人民现况,旧道德已厌弃,新道德未发明,法纪荡然。”当时,民德民生糟到极点,至此,眼前的世界再无值得梁济所留恋的。
但一次次的绝望之后,死亡被梁济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他常常自念岂可白白死去,“当看明世局弊害,遗留言语”,以希望自己的死能够警醒世人。
1912年6月,梁济参加粤西老馆同乡团拜,在关帝、文昌两殿及先贤位前行礼,在自己父亲的灵位前,梁济再一次默默坚定了自己的殉清之心:“必将死义,以救末俗”。同年,他辞去了在政府内务部的职务,从此退隐在家,“对于民国诸事,时时挦扯杂记”。
1913年,儿女们觉察到梁济的异常,开始对其时时防察。为了躲避儿女们的防范,避免亲朋打扰,梁济在城北隅积水潭购置两间旧屋作为书斋,以“构思遗笔”。甚至,看戏的时候,梁济也都在戏园的节目单上写着自己的“遗书”。他说:“人见我出入戏园,以为我优游无事,真个寻乐也,岂知我如小学生之忙功课,须将国家变幻情态逐条写出,俟完竣而后,瞑目以去。”
“不料世事纷纭,愈出愈奇,应接不暇,万写不完。”等梁济将自己的遗言全部说尽,已是1918年11月,这时他已经总共写出了六七本杂记,而距清亡已过了近七年。
1918年11月7日,梁济告诉儿女要到积水潭彭翼仲先生家小住三五日便回。临行前,他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完便离开了家。
一到积水潭彭宅,梁济就紧闭门窗握笔疾书,彭有时中夜见屋内灯光不息,亦不知所为。9日晚,梁济留给朋友、儿女的遗书都已写完,因为净湖主人(彭翼仲)将宅院重门紧闭,不得外出,只好坐等着天明。10日寅刻,一夜未睡的梁济,呵出一口热气,将砚台中凝结的墨汁融解开,又草草写了几行临死再告世人的话,然后以“巨川末笔”四字作了终结。天一亮,梁济便出门,到积水潭大柳根一带投水自尽。此时距离他的60岁生日还有三天。
在书案上,梁济留下了十七封遗言和近几年写的所有的札记稿册。在遗稿中,梁济第一次向包括亲友在内的世人坦白了自己的心思。他说:“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绝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因辜负清廷逊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故愤慨而死。”他又说:“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父先父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
在梁济去世九年后,另一位遗老王国维也在昆明湖投水自尽。其实,这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自杀,与其说是对前朝的效忠,毋宁说是对于民国的失望,是对文化中国的殉葬。
文/刘永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