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1)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2)

首先我想说,我真的很反感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提的各种医疗养生防癌建议。你说他没安好心吧,他也确实想为你好,只是不小心坑了你。这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事情,我奉劝各位还是少做的好。

曾经,我的一个学生接了个自己远方亲戚的电话,应该是亲戚的朋友住院了,似乎住院手术的恢复过程还不是非常顺利,于是便过来讨教我的学生,到底是不是医生的操作有错误或者存在医疗事故的可能性。

我的学生没有回答他任何问题,因为不光是他,连我这个“偷听”他打电话的人都猜得出来,那个亲戚的提问本身就很有倾向性,充满了对那个医院的不信任。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3)

试想,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对自己没有亲眼所见的医疗行为都不会轻易给出自己的意见,那么这些从来没有学过医的街坊邻居,又是谁给他们的自信呢?

似乎你一生病,所有你身边的人都成了祖传老中医,就没有他们不懂的,也没有他们不敢说的。这年头,瞎说也不用上税,你却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话,会给病人和主管的医生带来多大的麻烦。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4)

一、手术完千万不能吃“发物”?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半门诊的患者会问我这个问题,剩下的一半,估计也只是憋着没问而已。

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大娘一边诚恳地问着你,是不是不能吃“发物”,说“发”的时候,一个手从攥拳到慢慢张开,似乎在比画一个花骨朵的发芽过程一样,让你一下子就能理解她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说,有些食物,能够刺激肿瘤的种子在身体里面开花结果。这个“发”字,实在是形象生动,深入人心。但是这种“发物”,真的适用于肿瘤吗?

其实,如果说西医的肿瘤学发展是一位200 岁的长者,那么中医在肿瘤方面还只是个20 岁的孩子。有人会反对说,中国人很早就会治疗肿瘤了。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5)

但是肿瘤的好发年龄平均是60 岁,中国人以前平均年龄是多少岁呢?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是:东汉,22 岁;唐朝,27 岁;宋代,30 岁;清代33 岁;民国时期35 岁。

其实只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的寿命才逐渐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1985 年我国人均寿命68.92 岁,2010 年,部分地区才超过70 岁。以前我们对于年龄的描述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实际上,能活过50 岁的人已经算是少有的高寿了,又怎么能期待那个时候的中医祖先们对于平均60 岁才发病的肿瘤有独特的治疗理念呢?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6)

所以千万不要拿祖传了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去套现在的西医,这就好像喝咖啡啃大蒜,红酒配猪蹄一样,未免是一种过于奇葩的混搭。

肿瘤的发病是由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非常多的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也根据证据级别把它们划分为I 类致癌物(确切证据)和II 类致癌物(证据不明确)等,这才是科学家无论是在细胞,还是在动物,更是在人体已经被证实的东西。

但是我们老祖宗的这些所谓的“发物”,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并没有发现其中任何成分会致癌。其实我理解很多手术后的患者,他们也是抱着任何能够提升癌症治疗效果的心情去向医生询问的。

我也同样理解很多患者将信将疑地离开,最后仍然选择避开那些所谓的“发物”,

因为大部分医生都可能会非常不耐烦地说“没有‘发物’这一说!”然后便把病人打发走。

这并不是医生和患者的错,医生说的是科学和事实,而病人需要的更多的是安慰,他们更需要知道的是,为了让我的爸爸肿瘤不复发,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忌口,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如果医生不告诉我,那我只能去网上查。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由西医引导患者去适当选择正确的饮食策略,比否定任何饮食策略,放任病人自行选择,要有效得多。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7)

二、得了癌还能吃鸡肉吗?

与其说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不如说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村西口养鸡的老张头得了肺癌,麻利地做了手术,然后术后很开心地和家人生活,自家的鸡也吃了不少。

但是过了两年,肿瘤复发了。在弥留之际,老张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肿瘤

早期的自己会复发,于是只好总结出一条经验,鸡肉是发物,发物致癌。

这时候,村东口的老刘头也得了肺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老张头拖着虚弱的身躯赶紧跑到村东口,告诉老刘头,千万不能吃鸡……

这是最常见的故事了,这个故事在癌症患者的身边,也许每天都在发生着。“他化疗花了好多钱还是复发了,千万别化疗啊!遭罪”“不能做手术啊,不做手术还能活长点,做了手术马上人就没”这些谣言无时无刻不在伤害着本来有治疗机会

的患者。

那么,老刘头在对癌症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听说了吃鸡肉“导致”的恶果之后,就找到我问个究竟。但他发现我完全没有按照套路出牌,一点也没有给他讲鸡肉的营养物质和“致癌机理”,而是问他:

“我说,吃鸡肉不会致癌,您怕吗?怕的话就别吃,吃鸭肉您怕不怕?不怕就吃鸭肉。”

我从来不会去解释一个东西为什么“不致癌”,因为这往往是很困难的。研究证明无害,但是谣言证明有害的东西,你是没法解释的,因为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癌症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正是因为无助,才会相信任何他们能够理解的事情。在手术之后,我们需要患者均衡营养,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生活。

“忌口”是层出不穷的,今天说不能吃鸡肉,明天说不能吃鸭肉,这样下去,患者什么都不吃了,难道就健康了吗?

首先,建议家属一定要明事理,听医生的话,不要听信网上的谣言,更不要道听途说。另外,如果患者自己对于某种忌口确实有抵触情绪,也建议家属不用过于和患者理论,只需要顺着他的意思来即可。

但家属一定要知道的原则,就是均衡营养,不吃鸡肉,就要适当加强蛋奶、鱼肉的摄入,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如果说非要说一些忌口的话,只要把最关键的两样忌掉,比什么都强。这两样一个叫作烟,一个叫作酒。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8)

三、辛辣的食物不能吃吗?

这应当是一条传播最广泛的谣言了,甚至我们很多医生也在说,绝对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其实在中医当中,我可以理解辛辣对于一些药物寒凉温热的影响,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等。

但是在西医当中,特别是手术后,对于辛辣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大量的研究可以作为证据。

辣椒是否防癌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讨论,作为医生,一个病人刚刚做完手术,问我能不能吃辣椒,我该怎么回答呢?

曾经一个四川的病人来找我咨询术后的饮食,家里人说,老太太就是不听话,本来是无肉不欢,结果现在炖汤的肉还能吃点,炒菜的肉是一点都不吃了,每天就是吃素念佛的,把家里人急坏了。

我看了看老人有些尴尬又无奈的样子,把他的家里人叫出了诊室,我小声地问老人:“大娘,您老实告诉我,我看您是四川人,是不是以前特别能吃辣。”

看老太太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我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老太太本来是一个无辣不欢的四川辣妹子,这一做完手术,家里人肯定告诉她不能吃辛辣的食品,这下子老人的饮食习惯一下子被改变了,她一时间肯定很难适应。

我赶紧把老太太的家里人都叫进来,真诚地和他们解释:“手术是我做的,现在老太太恢复得非常顺利,所以如果还信我的话,听我一句劝,给老太太的菜里稍微加上点辣椒调剂调剂。”

两个人似乎不理解,难道不是说,只要生了病就不能吃辣了吗?其实,除了胃手术的患者,辣椒都是不忌口的,而且研究表明,适当地吃辣椒对于胃黏膜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辣椒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这也是一种抗氧自由基损伤非常好的食品,长期服用甚至能够减少癌症的发生。

那么对于胃和食管手术的患者,吃过量的干红辣椒对于胃黏膜以及胃黏膜下面的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这是需要避免的,但是并不是说,辣椒就完全不能食用,少量添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如果患者因为不吃辣,那就严重影响了正常饮食的摄入,那么家属没有必要那么刻板地认为吃辣就是不好,我这么老的大夫况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学习,更何况那些年轻的家属呢?

民间的谣言大多是自古传下来的,之后被老百姓不断演绎,并不代表着科学性,也并非“存在即合理”,也更不适用于现代人的疾病观念和疾病谱。

那个老太太自从改善了饮食之后,每顿可谓是“吃香的喝辣的”,以至于后来再到我门诊常规复查的时候,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世上有什么比吃得幸福更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呢?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9)

四、只要输液就不用自己吃东西?

在营养领域,盛传着一句话,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视若真理。那就是“ If the gut works,use it.”也就是说:“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 应首选肠内营养。”人类进化了6500 万年所形成的肠道,是天然的,也是最好的吸收营养的工具,它的强大超乎人们的想象。

人体的小肠只有4 ~ 6 米长,但是小肠上面有非常丰富的绒毛,用来增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促进营养的传递和吸收。

如果把小肠的绒毛全部熨平了展开,它会有200 ~ 400 平方米大小,将近一个排球场的大小,正是这么大的面积,才保证了人体吸收营养的速度和效率。

小肠之后是大肠,也就是医学当中的结肠,结肠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协助排除粪便。

你可以把自己理解为食物,当你走进超市的时候,超市借给你一个筐(消化液)用来帮助你装东西,但是当你离开超市的时候,超市又把这些筐取回去(见图2-5)。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10)

所以人体每一个器官的构造都合情合理,比我们人为地干预要更加智能、精细、节约。所以如果能利用肠道,是一定不要靠输液的。

输液是什么?是医生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把糖、脂肪乳和氨基酸溶液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到一起,然后再加入离子,加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输入人体当中。所以我们输入多少就是多少。

首先,这些能量的配比只能接近人体的最佳吸收配比,但一定不是最佳,也许糖水多了,也许脂肪多了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输液的营养只能满足人体的基本需要。

另外,人体到底缺不缺钠和钾,补充的电解质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都需要根据抽血的结果来看。

我当病房主治医的时候,经常碰到长期输液的病人发生严重的嗜睡,查房的时候觉得状态很蔫的病人,我会让他们立刻查一下血中的离子。检查结果往往都是会发现病人严重的低钠,导致的大脑水肿,以致出现意识淡漠的症状。

所以输液往往会导致电解质的失衡,只能依赖于经验和定期的监测。除此之外,人体的营养素除了我们已知的以外,还有大量的是我们所未知的。

或者说,我们补充进去的这些营养素,虽然是公认有效的,但是到底病人自己需要不需要,是不是过量了,那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输营养液还隐藏着更多的隐患。例如,有些患者存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长期大量输液,很可能会加重患者心脏的负担,诱导出现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等新问题。

但是肠道就不一样了,它聪明得很,如果人体不需要这样东西,肠道会视如糟粕,相反,如果人体需要,那么它会视如珍宝。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11)

这也很好理解,肠道的上皮黏膜细胞其实就泡在人体的组织液当中,假设人体处于低钾的状态,那么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也会低钾,导致上皮黏膜细胞低钾,这个时候如果来了一堆富含钾离子的食物,那么上皮黏膜细胞就如饥似渴地去吸收这些钾离子,然后像接力一样,一级一级地把它传递回血液中去。

之后人体就不缺钾离子了,这就使得这些上皮黏膜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也富含钾离子,上皮黏膜细胞自己也是“富得流油”,这个时候它再看到钾离子过来,就根本看不上眼,让它们顺着粪便就排出了体外。

所以说,肠道是个好东西,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你必须要知道。如果长期不用肠道,身体会出大问题的。肠道当中可不是无菌的,里面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负责帮助人体进行粪便的处理,并且分泌出一些黏液用来润滑肠道,保护肠黏膜不受侵害。

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进食,这些细菌就会觉得非常难受,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菌群失调的情况,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是,肠黏膜因为没有了黏液的保护,失去了这层重要的屏障,肠黏膜这一边的细菌就透过水肿的肠黏膜,进入了腹腔当中,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

因此,肠道不只是好用,而且必须要用!这是任何输液都替代不了的。

只有在患者胃肠道功能严重失调,例如,大量的腹泻,严重的肠梗阻,剧烈呕吐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让胃肠道好好休息一下,通过输液来提供患者必需的营养,让患者能够元气满满地扛过肠道“休假”的阶段

但是当肠道开始恢复的时候,例如,腹泻缓解,或者肠道不通之后重新出现了排气时,都提示肠道功能逐渐开始恢复,这个时候,适当的食物刺激也能够让肠道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12)

五、喝汤真的能大补吗?

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娶一个广东媳妇呢?从下午开始煲一锅汤,鸡肉炖得丝滑鲜嫩,加上葱段、姜、枸杞、黄芪熬制出一股浓烈的药膳味道,打开砂锅的盖子,光是看上一眼,闻上一闻,身子仿佛就舒坦了。

喝一口黄白色浓郁的汤汁,似乎所有的药力都在体内游走起来,活神仙一样快活。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而言,似乎熬一锅鸡汤是最完美的大补之物,但是很可惜,虽然汤汁非常鲜美,但是这个大补,似乎只是一场美丽的谎言。

虽然刚刚结束手术,清流食,也就是鸡汤、鱼汤是非常好的补充。但是当患者开始吃半流食或者软食之后,没有静脉的输液,光靠喝汤,身体可是会越补越差的。

我们需要先想一个问题,既然要补充营养,那么是肉里面营养含量高还是汤里面营养含量高呢?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一锅鸡汤拿出100g 的鸡肉和100g 的鸡汤来进行比较。可以按到同样重量的鸡肉当中含有167kcal的热量,48μg 的维生素A,而鸡汤当中呢?

只有可怜的61kcal热量,几乎不含任何维生素,更不用说那些不可溶于水的钙、镁、锌等离子了。

所以很多做了甲状腺癌切除术后的患者,因为甲状旁腺受到了累及导致了严重的缺钙,在补充钙片的同时也希望用食疗的方法进补,于是熬了好多骨头汤来补钙。

之所以喝骨头汤,就是因为俗话所说的,“吃什么就补什么”的理论罢了。其实从数据上来看,这些骨头汤里面每100ml 只有1 到4mg 的钙,而100ml 牛奶就有100mg 了。

所以虽然看上去骨头汤煮了那么久,钙这些营养物质都进入了汤汁里,但是实际上,你只是喝进去了骨头里面的油脂罢了。那些不喝骨头汤的,我很少看到低钙的患者,但是长期喝骨头汤的,骨质疏松的我可没少见过。

另外,喝汤对于营养吸收其实是不利的,这主要是食物密度的原因。因为食物密度的不同,吃100g 的鸡肉所占的空间,远远小于100g 鸡汤。

也就是说你虽然喝汤喝了很多,但是只是喝了个水饱。你以为补充的是营养,其实不过是一些水而已。

更何况,虽然你喝汤也能获得61kcal 的能量,但是与此同时,100g 鸡肉里面含有的20g 蛋白质,你的汤里面只有6g 蛋白,那你说这61kcal 的能量都是什么提供的呢?没错,大部分都是脂肪提供的(见图2-6)。

tips术后饮食如何调理(街坊说的那些术后忌口)(13)

因为在鸡汤熬制的过程当中,蛋白质因为自身结构的问题很少会以游离态进入汤汁,而恰恰是脂肪在加热之后,会大量进入汤里面,漂在汤汁的表面形成一层黄色的油滴。

所以这些既美味看上去又很营养的汤,只是一些油滴混成的水而已。所以假设患者已经开始进食,没有了输液,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把汤当作营养,而可以把它当作开胃或者饭后的一些暖胃的食物即可。

享受美味,满足口感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营养啊。

杨跃 王兴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雪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