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妻子(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1)

他出生于托斯卡纳的小海港城市——里窝那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学业不佳,跟随画家古列尔莫·米凯利学习绘画。母亲很关注他的成长,深知儿子的天赋,从不予以反对,送他进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美术学院学画,参观各种博物馆。1902年他考入威尼斯美术学院,1906年到巴黎,他与毕加索等人同在蒙马尔特高地下的民区居住。

1912-1917年间,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即运用优美、精练的线条勾画对象的轮廓,然后涂染经过夸张、提炼的浓艳色彩。他接受东方绘画的影响,吸取塞尚表现形态结构的方法,并且把形象通过夸张变形而特别拉长。

他的经历十分坎坷和悲惨。由于体弱多病,到巴黎后生活十分困难,渐渐地形成了酗酒的习惯,在穷苦和麻醉中过着颓废的生活。由于贫困和肺病的折磨,莫迪利亚尼只活了36岁,1920年逝世于巴黎,一直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他的最忠实的模特儿、妻子让娜·埃比泰尔纳,在听到他死讯的第二天也跳楼自杀了。

莫迪利亚尼所有的画都是他的自身和他灵魂的象征,他创造了属于他的发泄自己情感的方法。他所描绘的肖像有着统一的造型模式:如同面具似的面孔、不画眼珠的杏眼、三角形的鼻子、小嘴巴、弧形的一线眉等。这些部分全被摆置在倾斜着的头部,一个单纯化了的鹅蛋形的面孔、细长的颈脖,削肩膀,都是以明确的线条勾画出来。在构图上拉长的头部和歪斜的身姿稍微偏离中心线,有时为了取得平衡,两只眼睛也大小形状不一。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纤细、稀少、纷乱、娇弱的“柔和美妙”。令人惊叹的是画家通过这种极单纯化和模式化的造型竟能生动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同时强烈而鲜明地传达出画家自己多愁善感的心情。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妻子(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2)

Hanka Zborowska的肖像1917年 意大利国家现代美术馆馆藏作品 布面油画

这幅画可以算是艺术家最后几年的杰作,是诗人Leopold Zborowski的妻子的第一幅肖像画,Leopold Zborowski自1916年以来一直是Modigliani的赞助人。十四世纪托斯卡纳艺术在面部和颈部的细长形状以及合成体积的线性关系中很明显。艺术家的目的不是提供学术意义上的真实肖像,而是将相貌和内在性融合在一起的个体的代表。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妻子(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3)

意大利国家现代美术馆

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是意大利唯一一座完全致力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国家博物馆。从 19 世纪至今,馆内收藏了包括绘画、素描、雕塑和艺术装置在内的共 20,000 幅作品,包括意大利本土艺术家贾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翁贝托•博西奥尼(Umberto Boccioni)、阿尔贝托•伯里(Alberto Burri)、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 Canova)、乔治•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菲利普•德•皮西斯(Filippo de Pisis)、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马里奥•西法诺(Mario Schifano)、雷纳托•古图索(Ritoato Guttuso)、阿尔贝托•萨维尼奥(Alberto Savinio)、阿梅德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贾科莫•曼祖尼(Giorgio Morandi)。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布拉克(Braque)、卡尔德(Calder)、塞尚(Cézanne)、库尔贝(Courbet)、德加(Degas)、杜尚(Duchamp)、恩斯特(Ernst)、富特里(Fautrier)、康定斯基(Kimdinsky)、克里姆特(Klimt)、曼•雷(Man Ray)、米罗(Miró)、蒙德里安(Mondrian)、莫奈(Monet)、杰克逊•波洛克(Rodin)、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和梵高(Van Gogh)等名家的作品。该美术馆至今已组织了多场展览,包括毕加索、蒙德里安、波洛克、阿尔贝托•伯里和皮耶罗•曼佐尼的展览。

2020年旅法艺术家王衍成受邀在博物馆举办为期三个月展览“微观与宏观”。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妻子(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