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要是没有他,华语文学的光芒就会黯淡很多。

很多热爱文学的朋友喜欢陶渊明,不只因为他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永垂不朽的诗文之外,还因为他辞官归隐田园的个人经历,在很多人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喜欢田园生活,不慕荣利的人,他辞官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

陶渊明为啥辞官归隐(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不是因为不喜欢官场)(1)

心理素质不好的读者,您站稳扶好了,接下来我写的文字可能会让你怀疑人生,有种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感觉。

陶渊明辞官是真的,但是不是因为淡泊名利,不喜欢官场,而是因为大官是当不上,小官不愿意干,这是他自己说的。

陶渊明说自己辞官的原因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啥辞官归隐(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不是因为不喜欢官场)(2)

我也不知道编中学语文教材的专家们是怎么从这句话里看出来陶渊明厌倦官场的。

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的重点在五斗米,人家陶渊明讨厌的不是折腰,讨厌的是折腰之后换来的报酬太少,所以人家才辞职,人家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得二千石的宰相之位,才值得折腰,通俗点就是觉得自己卖得价钱低了。

这才是真相,陶渊明其实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从他的名句“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就可以看出来。

陶渊明为啥辞官归隐(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不是因为不喜欢官场)(3)

其实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是治国安邦的政治家,不是以文章传世的文人墨客,比如李白被唐玄宗封官之后高兴地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辛弃疾念念不忘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陶渊明放弃仕途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希望当上高官,东晋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只有名门士族的公卿子弟才能位极人臣,陶渊明是寒族出身,注定仕途不顺。

陶渊明寄情山水是无奈之举,但是他不会这么说,因为太掉价,说自己厌倦官场才归隐田园,显得比较高大上,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这并不影响陶渊明的伟大,他和李白、杜甫都是因为仕途不顺才成为伟大的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