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爱因斯坦死后,那个私自偷走他大脑的医生研究出了什么?
时至今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仍被世界公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所取得的成就堪称震古烁今:相对论,诺贝尔奖,甚至是总统职位的邀约。这不仅因为爱因斯坦那万里挑一的天赋,还在于他独具一格的思考方式。
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那些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仿若未来机器一般,不断开拓新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大脑怎能不令人羡慕?
于是,仅仅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的第七个小时,他的大脑就被人私自偷取,并在此后几十年辗转流浪世界各地,引发了巨大轰动。
那是在1955年的春天,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与世长辞,按照正常程序,需有验尸官对其进行解剖化验,而担任验尸官的正是爱因斯坦的生前好友托马斯·哈维。爱因斯坦早有遗嘱:火化,骨灰秘密处理,不发讣告,不立坟墓。
爱因斯坦不打算给世界留一点点念想,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埋葬之地成为世人吊唁的圣地。然而哈维是爱因斯坦的忠实粉丝,当他面对这位世界级偶像时,实在是无法忍住自己的私心,因此便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偷偷带走了。
时年42岁的哈维如获至宝,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医学导师,谁料这位导师虚荣心更强,竟四处散播这个"骄傲"的消息,不久后就传到了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耳朵里。汉斯一听,震惊了。
汉斯找到始作俑者哈维,却被哈维一顿声情并茂的演说打动了。哈维表示,自己是因为太过崇拜爱因斯坦才忍不住动手,他只是希望从大脑中寻找到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并保证绝对不会将大脑用于谋取商业利益,只进行科学研究。
汉斯因此答应了哈维的请求。紧接着,哈维就在费城医院利用专业技术将大脑切成了240片,一来便于研究,二来可以固定在箱子里便于携带。
因为私自偷窃爱因斯坦大脑,哈维丢掉了工作,也与妻子离了婚,他独自一人拉着一个箱子四处流浪,甚至一度消失了23年。直到1978年,记者终于找到了穷困潦倒的哈维,还有陪着他颠沛流离的爱因斯坦的灵魂,只可惜哈维的研究早已停滞不前。
哈维是医学家,但对神经学造诣不深,因此长达二十多年的贴身研究,他都未曾发现爱因斯坦天才大脑的异常之处。但大脑的再次现世,重新燃起了科学家们的热情。加州的一位病理学家玛丽亚·戴蒙德,经过多次协商终于从哈维那里得到了几片大脑切片,她于1985年成功发表了研究成果。
玛丽亚发现,爱因斯坦拥有比常人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而这种细胞的功能是控制大脑吸收营养与吸取氧气。这说明,爱因斯坦使用这部分大脑的频率更高,因此才使得思维更加活跃。
1999年,神经学家桑德拉得出又一项成果:爱因斯坦大脑的顶下叶区域十分发达,比普通男性大出15%。顶下叶负责人的数学空间推想与视觉空间认识能力,对理化内容的学习与思考很有帮助。
近些年来,还有科学家研究出爱因斯坦大脑的前额叶竟然拥有四条褶皱,而普通人只有三条,这增强了爱因斯坦在记忆、判断、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60多年来,关于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论文不断问世,但真正具有说服力的没有几个,纵然如玛丽亚、桑德拉的成果亦有牵强附会之嫌。哈维的一次偷窃行为,竟引领了一场科学家大范围的"寻找天才"之旅,可实际上天才之"才"仅仅是体现在先天之上吗?
当然不是。天赋固然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后天的努力,以及思考的方式、学习的环境、教师的诱导等多种因素都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影响,仅仅把目光盯在天赋上是偏执的。或许哈维从一开始就进行了错误的选择,但他的故事却给了世人莫大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