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_王在志
山东省诸城市南湖区朱泮村有多年冬暖大棚种植(蔬菜、果树)技术,随着近几年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以及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他们又建起了新的现代温室栽培羊肚菌。从 2019 年的 30 亩(2hm 2 )冬暖大棚发展到现在的 150 亩(10 hm 2 )。经过他们不断到四川、济宁学习先进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以及自己种植经验的积累,产量持续稳定,最高的产量达到了 550 kg/667 m 2 ,平均产量 400 kg/667m 2 左右,现将该村的羊肚菌栽培技术和高产经验介绍如下。
环境条件
现代温室所选环境要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场地空气质量好,供排水方便、水质达标,供电稳定、场地开阔,生产区域应远离工矿区、交通主道、工业污染源、垃圾场、受污染的河塘等。土壤要松软,以弱碱性、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为最佳。
设施条件
现代温室栽培羊肚菌,可以避免大风以及雪灾等自然灾害,起到良好的抵御作用,同时可以有效调控极端天气,从而保证羊肚菌产量的稳定性。
该村温室采用的是镀锌管钢架结构,具有强度高,抗风、雨、雪能力强,透光率高等特点。温室覆盖材料由内到外依次为无滴膜、千针遮阳网,保温或隔热材料,遮阳网可以放在室内,保温或隔热材料放在膜上。棚内配套滴灌和雾化装置,滴灌放在地面上,雾化装置架在空中。
栽培季节
根据羊肚菌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子实体分化等各种生长期的温度同时兼顾的原则,现代温室栽培羊肚菌最适宜的播种温度是 20℃。因为在羊肚菌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生长发育各期的高温对子实体的分化以及生长影响最大。如果在出菇时期遇到高温环境,不仅会对子实体的生长及土层中子实体的分化造成影响,使出土的菇体出现早衰或者腐烂的情况,同时还会导致子实体缺乏其必须的低温刺激,使得子实体分化较少甚至不分化,出菇批次减少,最终严重影响产量。通常情况下,羊肚菌的菌丝在4~20℃的环境下可进行生长,而且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20℃。综合考虑,该村的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定在 8~9 月制袋培养,在 10 月播种,12 月 ~ 次年3 月进行出菇管理,期间可以进行多次采收。
品种选择
在选用品种时,要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的适龄品种。优良菌种的菌丝应洁白粗壮,无杂菌污染,菌核黄色至黄棕色。朱泮村的冬暖大棚羊肚菌是选择的‘六妹’,因为‘六妹’羊肚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较高的温度,适合在冬暖大棚中进行种植。菌种可以严格按要求自己制,也可以应用由正规资质的菌种公司提供。
栽培技术
整地
采用畦床式栽培,棚内地面需要提前去除杂草和碎石杂物,灌水后利用夏季高温闷棚消毒。待土壤温度合适后均匀撒石灰消毒灭虫,翻耕做畦,畦面宽 0.8~1.2 m,畦高 10~15 cm,长度根据大棚空间自行确定,畦间设 30 cm 宽的排水沟。
播种
采用开沟条播或撒播方式,播菌种量 150~200kg/667 m 2 。条播时开沟深 3~5 cm,间隔 20~25 cm。撒播或条播都要在畦床上均匀进行。播种前撒施磷酸二氢钾 25 kg/667 m 2 左右。播种时先将菌种脱袋破碎,再均匀撒到沟中,然后覆土耙平,覆土厚度为2~3 cm。
覆膜
播种后 7~15 天就可以进行营养袋补充了,先用排钉板在营养袋一面扎孔,有孔一面与土壤接触,成行摆放,每 667 m 2 摆放营养袋 1800~2000 袋,每袋 0.5~0.75 kg,主要材料是 70% 小麦、15% 木屑、10% 玉米芯、4% 腐殖土、1% 石灰,放完营养袋就要覆盖地膜保温,白色地膜效果最好。
出菇期室内环境
当地温稳定在 4℃以上时去掉地膜,棚内温度控制在 5~18℃。这时,畦面灌一次大水,使土壤湿度达到 25%~30%,维持散射光,光强度 30~500 lx,早晚通风,约 5~10 天出现原基。
温度管理
冬暖大棚出菇一般从当年 12 月份开始,此期间以保湿为主,晚上要盖严草帘或棉被,白天日光充足时卷起遮盖物增加光照。温度控制在6~18℃为宜。羊肚菌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适宜的温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出菇以后地表温度不得高于 25℃,控制在 20℃以下最好,当出现极端高温时应立即采取相关的棚内以及棚外降温措施,以有效解决羊肚菌在出菇期中午温度较高的问题。
水分管理
出菇时期要每天喷水 1 次,水量以湿润地面为宜,喷水要做到“勤、细、匀”,避免存水。空气湿度应保持在 80%~90% 为宜。羊肚菌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长菌丝时 50%,原基发生时 60%~70%,出菇时 75%,因而应结合其具体的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水分。
室内通风
出菇是每天早晚通风 1~2 次。通风要与保温、保湿、遮光协调进行,不可不通风,也不可过多通风。注意低温和大风天气要少通风,高温和阴雨时多通风,早晚喷雾水前后,适当加大通风。菇蕾分化期少通风多保湿,菇蕾生长期多通风促蒸发。羊肚菌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在菌丝生长阶段,其对空气没有过分的要求,然而在其子实体的分化以及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较为敏感。一旦空气中 CO 2 的含量超过 0.3%,其子实体就会表现为瘦弱、畸形甚至腐烂。因此,在羊肚菌的子实体形成以及生长发育阶段要加强对温室的通风换气,及时将温室的边膜以及顶膜打开或关闭,确保通风良好,使空气中的 CO 2 不能超标。
图 1 正在收获羊肚菌
图 2 收获待烘干的羊肚菌
光照管理
子实体生长需要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光照度以 300~800 lx 为宜。生产中不可全覆盖过厚草帘或棉被,棚上加盖遮阳网就可保持稳定的散射光。
采收期
子实体采收要求在八分熟以内,此时成菇长至8~14 cm,菌褶打开,菌丝厚实。采收时用不锈钢刀或竹片刀从子实体基部割下,再去掉泥根。因为子实体脆嫩易碎,需小心轻拿轻放(图 1~2)。
病虫防治
羊肚菌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冬暖大棚的羊肚菌种植通常不会出现侵害性疾病,但是有蓟马、蛞蝓以及黄曲条跳甲等害虫,其中黄曲条跳甲以及蓟马所造成的危害较轻,因而虫害防治的重点是诱杀蛞蝓。蛞蝓主要对出土后的子实体造成危害,因而应结合蛞蝓日伏夜出的特点对其进行诱杀防治,即每隔 2m 在墒面上放置一张放有四聚乙醛颗粒剂的菜叶,通过引诱蛞蝓取食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