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名闻天下,吸引了无数人到岳阳楼,欣赏文中所写的美景。可人们到了岳阳楼看到的美景,其实范仲淹本人从未见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岳阳楼记》成文时,范仲淹身在邓州
范仲淹生活的时期是北宋外忧内患频发的时代,外有契丹、西夏环伺,内有阶级矛盾造成社会矛盾。为了改变此现象,一些改革派的官员,开始推行改革,而范仲淹就是著名的改革派之一,他在公元1043年八月上书,推行改革,实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新政推行不到一年,就遭到了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的攻击,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加上范仲淹得罪了宰相,公元1045年,宋仁宗将范仲淹外放到河南邓州。
而史书记载,《岳阳楼记》成文于公元1046年。可当时的范仲淹,因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贬邓州。而岳阳楼所在地,是滕子京被贬的地方——岳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时间是公元1044年,当时范仲淹还在京都推行"庆历新政"。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完工于公元1045年,范仲淹已经被贬,身在邓州。不管是刚开始重修还是完工之后,范仲淹都身在遥远的邓州,并未出现在岳阳楼,可见《岳阳楼记》不可能是写实之作。
《岳阳楼记》的写作过程
那《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所写的吗?
当然不是,重修岳阳楼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之一,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滕子京才特意向范仲淹求文,并附赠给范仲淹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是凭借着一幅《洞庭晚秋图》,又加以自己的想象,写成的《岳阳楼记》。文章将自然界的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因为范仲淹扎实的功底,让《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也让岳阳楼名扬天下。
这一现象和宋代人写"记"以及散文一类文章时的习惯有关。当时记传文写作,并不要求本人必须身临其境,作记传之人多是通过邀文之人附带赠送的样本、画卷或是相关文献作为参考,来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此,《岳阳楼记》并非写实,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