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周易》是同一本书吗?《周易》说的是什么?《易传》说的是什么?《周易》、《易传》和《易经》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
想入门《易经》,这些关于《易经》书籍的基础知识,今这篇文章天统统为你拨云见日……
1、《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那么今天,我们就先从其它人的角度来看一下,看他们眼中的《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卜筮书
大儒朱熹说:“易本卜筮之书”。
卜筮就是算卦,在夏、商、周时代,民智未开,当时的人民非常迷信,多对卜筮比较信赖!
占卜被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一是问以国家大事:要不要战争,今年会不会风调雨顺,会不会国泰民安,会有什么变故;
二是在没有办法难以决策之时占上一卦。
而《易经》之所以能卜卦,被拿来预测。是因为《易经》六十四个卦,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里面有很多“吉、凶”占断的字句、断语,说一个地方、一件事是吉还是凶。
如:
《易经》比卦的卦辞:“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比卦六二的爻辞:“比之自内,贞吉。”比卦上六的爻辞:“比之无首,凶。”
《易经》的每一卦都包含吉凶的断测,除了谦卦以外,《易经》没有哪一卦是绝对吉利或者绝对凶的。大都是吉中有凶,凶中有吉,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
易经64卦就是通过自然规律来预测人生吉凶,教化人们趋吉避凶,告诫人们如何化凶为吉的一个系统。
另外在《周易·系辞上》里边,也有一种用大衍之数起卦的方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易经》是一本卜筮类的书籍。
(2)哲学书
庄子:“易以道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的范畴,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周易·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是讲阴阳的,而阴阳问题即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易经》是在讲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易经》认为“阴阳互应、刚柔相济”,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阴阳此消彼长,这又是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易经》中的表达。
如果把阴阳拿来解释人生规律,那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祸相依,恩害相生……。
《易经》仅用阴(- -)阳(—)两个符号就从根本上简要明白地说明了宇宙、人生的观象。
由此来说,《易经》是一本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自然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哲学书籍。
(3)医学书
孙思邈:不读易,不可言太医。
“医易同源”。 纵观历史黄帝和岐伯合著的《黄帝内经》、神医扁鹊的《难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这些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中医学著作,无不在书中始终贯彻着《易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类比思想和卦爻数理。
尤其是《易经》中的阴阳思想,对中医的发展作用最大。中医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命就是阴阳二气在人体中的循环。阴阳调和,人体康健,阴阳失调,则病害生。
可见,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与《易经》里的阴阳思想是相通的。
而医易相通,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易经》八卦与人体器官的对应:乾为首、坤为腹、艮为手、兑为口、离为目、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
以人体来说,乾卦代表头,因为乾为天、为上、为君,乾代表尊贵,代表首领。人的头部位于最上方,头是人体最尊贵的部分,如首脑、首长、首领等词语都是受人体头部的启发而来的。所以乾卦代表人的头。
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易经》是一本中医发展的参考指导用书!
……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观点:
《易经》是一本历史书;
《易经》是一本科学书;
《易经》是一本百科全书;
……
如果把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医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用《易经》来解释,几乎都行得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学、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简言之,《易经》其大无内,其小无外,无所不包。
《周易·系辞下》解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天、地、人之道悉具,道可统理,则万事万理均在其中,自然就能无所不包了。
可见,《易经》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占一部测算命、哲学、科学或文化书籍了。
就拿占卜来说,《易经》自古以来,就被定位为一部占卜的书,因为人们对占卜的盲目相信,《易经》不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背上了封建迷信的恶名。
2、《易经》书籍体系
其大无内,其小无外,《易经》博大精深,如果想入门学习,自然要了解清楚《易经》的书籍体系。
(1)《易经》的历史
- 三四千年成书
《易经》的成书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
《汉书·艺文志》里记载:“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上古(尧舜禹及之前的时代)的伏羲画卦,中古(夏商周时代)的文王重卦演64卦,近古的孔子作《易传》。这三位都是圣人,时间跨度三四千年,所以叫“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古老传说,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成为易学的开山鼻祖。他画的八卦,被后人总结为先天八卦。
到了文王的商周时代,周文王姬昌按照自己领悟到的规律,把八卦重新排列,称为后天八卦。他还重八卦为六十四卦,每个卦起一个名字,写一句卦辞。他的儿子周公旦又给每一卦的每一爻写一句爻辞,这样就构成了《周易》一书。
时间继续向前,到了孔子的春秋时代。孔子也非常喜欢易学,他的《周易》这书本,线都被翻断多次。
孔子为了阐述《周易》卦爻辞,明晰这些占卜用语所蕴含的哲理,给他的弟子们讲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被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出来,就是《易传》,总共7种10篇。因为写的文采好,含义深,被称为《十翼》,寓意给《周易》插上了十个翅膀。
- 易有三易
据传,在夏朝有《连山》易,在商朝有《归藏》易,在周朝有《周易》。《连山》易属先天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故曰归藏;《周易》是周文王姬昌及周公父子所创作的64卦、卦辞和爻辞,以乾卦为首。
可惜的是,《连山》易、《归藏》易,已经失传了。现在留存下来的仅剩一部《周易》。
所以现在说的《易经》,实际包括了《周易》和《易传》两部分。
很多人都认为《周易》就是《易经》,其实《周易》仅是《易经》的一部分。
(2)《易经》的内容体系
- 《周易》讲什么?
商朝末期,纣王荒虐无道,深得百姓爱戴的西伯侯姬昌,被奸臣告密会危及纣王的统治,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的一座监狱。
西伯侯姬昌在狱中受尽痛苦和折磨,被羁押了7年之久。
在狱中的西伯侯忍辱负重,表面上借摆弄筮草消磨时光,而实际上则志在韬光养晦,一方面借用占筮迷惑监管人员,掩饰自己内心早就立下的灭纣的锐志,一方面慢慢思考灭纣的策略。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西伯侯周文王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为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作了卦辞,配以文字注解,将伏羲先天八卦的方位加以改造演绎成后天八卦。
其后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继承王位,周公旦也十分精通《易经》,他为了完成周文王未了的心愿,遂和周朝的贤达文臣、卜官们,一起为六十四卦的每一爻分别填加了爻辞,使得《易经》每一卦的阴阳符号,也都有生动的文字注解。
所以整部《周易》的内容,即周文王演的六十四卦卦名、卦象、每一卦的卦辞,每一卦对应的每一爻的爻辞所构成。这也是《易经》最原始的经文,分上下两篇,《上经》由乾、坤至坎、离共三十卦,《下经》由咸、恒、至既济、末济共三十四卦。
- 《易传》讲什么?
时间向前,又过了五六百年,到了春秋时期,大文儒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回到鲁国,年事已高的他决心不再从政,每天发愤忘食,潜心学问,删《书经》、《诗经》、修订《春秋》。
这时的他再次读起《周易》来,竟爱不释手,倾其残年精力全心研究,由于反复翻阅,结果把编连竹简的熟牛皮条都弄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孔子晚年读《易》后,并为此写了十篇文章,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文言传》,7种10篇传文,合称《易传》。
此后,《易经》一书便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相对于“经”,“传”更丰富,融入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宇宙人生哲理观,使得神秘难解,枯燥乏味的《易经》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更具精气神韵,像是给《易经》加上了十只翅膀,飞翔起来,故《易传》也被称之为《十翼》。
- 《彖传》上下
《彖传》是用来解释卦辞的,解释全卦的大要。每卦都有“彖曰”,又称“彖辞”。《彖传》随经文分上、下两篇,每卦一条,共64条,上篇30条,下篇34条。
如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彖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 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 《象传》上下
《象传》随经文分上、下两篇。象又分成大象和小象两种,一般把说明全卦卦象的称为《大象传》,把说明爻象的称为《小象传》。
“大象”每卦一条,共64条,解六十四卦之卦象,不释卦辞。“小象”则以爻象爻位释爻辞,每爻一条,共386条。
如:乾卦的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的小象:初九: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九二:见龙再田,德施普也。九三:终日乾乾,反复道也。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 《系辞传》上下
《系辞传》分上、下两篇,是对《易经》整体思想的论述,是解释《易经》全盘的大要,是全部《易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 《文言传》
《文言传》只有乾、坤两卦有,其它62卦没有,是用来详细解释乾、坤两卦卦辞与爻辞的含义。
因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经》的关键,故只有乾坤两卦有《文言传》。
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乾文言》,解释坤卦 的称《坤文言》。
- 《说卦传》
《说卦传》主要记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经卦所象之事物,说明八卦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八卦相重的由来。
所谓“说卦”,并非说六十四卦之象,而只说八卦之象。用八卦以象事物,原有分析事物性质的意思,而《说卦传》可以说是八卦之象的解释大全。
- 《序卦传》
《序卦传》用来解释《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如,“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这句话说出了《易经》前4卦的排列顺序:乾坤屯蒙。“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是乾卦,地是坤卦。有了天地之后,万物开始出现,“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解释了乾坤两卦之后为什么是屯卦,屯卦说明事物“始生”的道理,“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解释了屯卦之后为什么是蒙卦。
- 《杂卦传》
《杂卦传》旨在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解释了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解释。因为在顺序上交杂,故称为《杂卦传》
如杂卦传原文:“《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解释了乾坤两综卦、师比两综卦的特点:乾卦刚健,坤卦阴柔;比卦快乐,师卦忧愁。
(3)“易”字真正含义
《易经》、《周易》、《易传》,无论叫什么,都离不开一个“易”字,那么这个“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说“易”经,不是说《易经》是很易读的经书,而是包含三层含义:简易、变易、不易。
- 变易
《易经》认为世上的事、世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
变是一种常态,时空在变,万物在变,只有变才会有无限的发展的可能,而不会变,不懂变,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 简易
宇宙万物虽然错综复杂,无时不变,但只要我们智慧够了,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把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所以叫做简易。
如: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简朴而平易的。
- 不易
不管事物怎么变化,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事物运行发展的规律是不变的。如:世间真理、自然法则就是永恒不变的。
《易经》就是要告诉我们:变易的是现象,不易的是规律。变化是王道,我们要认识并把握变化,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不管你是对易学占卜感兴趣,还是易经里的哲理感兴趣,我们学习《易经》则是学习《易经》中的大道规律,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学习与生活合理应变的方法,这是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