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浪漫的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座丰碑,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以诗歌驰名古今的诗人却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也就是从他这儿找到了宋词的源头。

诗仙诗圣诗杰都是谁(诗仙为何被称为)(1)

词和诗歌相比,词的形式更加灵活,句式更加的自由,而诗歌每句字数基本相同,句式两两相对,所抒发的情感和词相比自然有一定的局限,相对诗歌而言,词抒发的情感就更加丰富,这也是为什么诗歌发展到了宋代便以词为主。对宋词这种文体研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词源”的问题也就是词的源头问题。经过文学家的研究,词的鼻祖就是李白。

诗仙诗圣诗杰都是谁(诗仙为何被称为)(2)

李白被称为词曲之祖的两首词就是《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这两首词被“花庵词客”黄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据安琪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这两首词写于李白五十六岁,也就是公元757年,安史之乱(755~763)期间,大唐王朝已由盛转衰,正从一个强盛的统一帝国转向一个藩镇割据的时代。

诗仙诗圣诗杰都是谁(诗仙为何被称为)(3)

李白亲身经历的这个时代的巨变,但是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独自伤感,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提笔写下了这两首词,以《忆秦娥.箫声咽》为例。

原文: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白话译文:箫声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楼上的明月,每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陵墓和宫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这首词“以气象胜”,但是这个气象却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盛唐气象”不同,这首词意境开阔,气韵雄浑却又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气”,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意思是大唐王朝日益衰退的气象。

诗仙诗圣诗杰都是谁(诗仙为何被称为)(4)

这首词上阕写的是一个思妇思夫的忧愁,下阕转到了李白自己对历史,对时事的忧愁担忧。不要看国家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其实早已暗流涌动,国家日益衰退。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独自伤感。《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

菩萨蛮原文如下: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白话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结语:李白做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直有一种济世的思想,即使是在自己年老体衰,他的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他的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