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清退上百名研究生的公告引发了社会关注。因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
记者在延边大学研究生网站上见到了清退学生的公告,校方表示,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的情况。其中有14名博士和122名硕士超过了最长学习年限,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予以退学处理。
在学校公示的名单中记者见到,拟被清退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53岁,未毕业的学生中入学最长的达到了14年,有三人都是在2005年9月1日入学,入学时间至今跨度最短的也达到了8年。
在校方发布的公告中记者见到此次清退,是按照名为“关于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毕业暨学位授予申请年限的决定”(延大学位[2019]第6号文件)和《延边大学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共同决定执行。该校宣传部门也表示,此次的清退是按照要求,旨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
从事多年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告诉记者,包括延边大学在内,今年以来在各地出现高校拟清退研究生的情况,都反映出高校在研究生管理上进一步落实以往的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因为它按制度来规范,我觉得是可以的,就是说高校原来有制度、挂在那没用,现在等于是要执行制度了,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这个制度就让它有效,我觉得是一个进步。
教育部: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以退学。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通知,要求各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
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中指出,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
有教育学者表示,通过对研究生严格实施限时毕业的做法,就是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操太圣:以前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好像入学的时候比较难一点,但是出口相对来说比较松一点,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但现在从整个教育部一些政策的出台能够看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是比以前强调的更多了。
今年以来,包括中山大学、北航、中传等不少知名院校都发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
今年10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了名为《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称根据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分别为5年和7年,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学期开学前,称67名博士和8名硕士研究生已超过最长修读年限,经研究不再保留学籍,按退学处理。
今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即将达到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籍预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 詹亚力:出台这个办法也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如果你没有或者不是为了搞研究,你赶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起到非常好的督促作用。
高校人才培养需系统设计
对在读研究生毕业设年限 “紧箍咒”,有助于让整个学习氛围“严字当头”。同时有教育学者也建议在管理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既保障整体质量也重视个体的需求。
对于多所高校使用“超过学习年限”作为清退的理由,有教育学者表示,学习年限是管理的手段,在执行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措施,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毕业年限,尊重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要为每一个学生成才、走正道提供制度的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具体的分析要做。我们的制度里关于学生申诉、老师帮助他们申述,我觉得这是一个配套的非常重要的制度。
对于各地高校接连公布清退研究生的公告,教育学者表示,高校也需要在研究生遴选上做足功课,要选择合适的学生,避免发生大规模清退。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研究生的遴选应该高度重视学术志趣和专业认同,而不是一般性的能力,要设法增加学术性和应用型的研究生,减少只追求文凭的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对于显然不适合的学生及早地做积极引导,不要在自己不喜欢又不胜任的道路上消耗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