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一书的出现,成为了我国繁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一部古代的经典著作,几乎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对其十分感兴趣。对于《山海经》内容的定义,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却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光怪陆离的《山海经》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一本奇怪的书籍,最终又会被如何定义?我们还是要听听专家的看法。

山海经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山海经究竟是什么)(1)

《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同时更是一部古老的奇书。对于《山海经》的作者,共分为两种说法,有专家认为,《山海经》作者正是夏朝时期的夏禹与伯益,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其真正作者应该是西汉时期的刘向父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学者更倾向于另一种看法,即《山海经》是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具有广泛性与时空性。

山海经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山海经究竟是什么)(2)

《山海经》包罗万象,虽然全书只有31000多字,可是所表述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包括山川地理、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部著作应该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成为了一本“上古时代的生活宝典”。

山海经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山海经究竟是什么)(3)

不过有趣的是,对于《山海经》的研究成果,一直徘徊在争论之中。许久以来,学者们都在纠结一个问题,即《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籍?后人应该将其分类于各种书籍种类中?在汉代的《汉书·艺文志》中,《山海经》几乎与《宫宅地形》、《相人》、《相六畜》对等,接近于巫术迷信的书籍。至隋唐时期,鉴于该书中多有地理内容,因此在《隋书·经籍志》内将其列为地理性书籍。到了清朝的时候,随着《四库全书》的修订,当代学者们便将其放在子部的小说家类,认为它是一部不切实际的臆想类书籍。

山海经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山海经究竟是什么)(4)

对于《山海经》的评价,向来是时期越晚越成熟,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定律。由于认知与科技发展的有限,古人的想法必然具有局限性,对《山海经》的评价也略有偏颇,所以,如果真的想弄清《山海经》的本质,还需要一位专家的肯定,而这位专家正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袁珂。

袁珂,原名袁圣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神话学家。袁老先生生于1916年,去四川新都县人,在1941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中文系,曾历任编译馆编辑、教育厅编审等职位。在1949年初,袁老先生回到国内,专门从事文学及神话学的研究工作。在几十年中,袁老先生呕心沥血,共出版《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等著作,对我国神话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神话研究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山海经中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山海经究竟是什么)(5)

袁老先生曾在著作《中国神话史》中写道:“《山海经》确可以说是一部巫书,是古代巫师们里传留下来,经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楚国或楚地的人们加以整理编写而成的”。与此同时,袁老先生认为,《山海经》内的所有神话传说,几乎都具有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也正是这种原始的面貌,才显示出未经涂饰和修改的真谛。古代的巫师们,其实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所有的知识,而在巫师们传递这些知识时,却不免又盖上一些宗教的烙印,因此《山海经》便开始笼罩着一股神秘的色彩。直至最后,袁老先生提出,知识的传播具有衔接性,也正是《山海经》的传世,才令后世得以继续发展,最终在其基础上萌生了各种科学,而非封建迷信滋生的温床。

【参考资料:《中国神话史》《山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