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唐代瓷窑以邛崃窑最具代表性,窑址以什坊堂比较集中。什坊堂窑址早年曾经受过严重破坏,五十年代以后作过多次调查,才逐渐揭开了邛崃窑的神秘面纱。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1)

什邡堂邛窑遗址

据发掘表明,邛窑创烧于南朝,唐代是它的极盛时期,尽管窑址遭到严重破坏,但存留的这一时期的邛窑瓷器的数量还是很丰富的,这与邛窑瓷的坚硬胎骨有利于保存有一定关系。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2)

邛窑器造型繁多,彩斑、彩绘装饰与湖南长沙窑有不少共同之处,如罐的腹部饰以褐色大圆斑或褐绿彩大圆斑,体形器的外腹用褐彩绘纹饰,大盌的盌里中心饰以褐绿彩绘纹饰等等。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3)

.唐代邛崃窑釉下褐彩瓷器

在器形方面,邛窑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区特色,在其它唐代瓷窑中极少见,例如提梁罐,口大于底,罐身呈斜直形,在口缘上有弓形提梁,便干提携、油灯的制作也极别致,灯盌为夹层,中空。可以注水降低灯盌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这种灯为四川地区所特有,直到南宋时期仍沿袭烧制,《老学庵笔记》里所提到的省油灯,其形式与唐代邛窑油灯大体相同。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4)

唐代邛崃窑釉省油灯标本

唐代邛窑瓷器中的小雕塑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小雕塑有动物,也有各种人的形象,身体一般比较瘦小,但姿态都很传神。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5)

唐代邛窑三彩陶龟

例如赤身露体的胖娃,四肢圆润,匐匍在地上,令人喜爱;杂技小俑双手着地,身体倒立,双腿微向后曲,将杂技艺人在倒立动作中用双腿后曲来取得平衡的动作,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出来。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6)

唐代邛窑青釉游泳瓷俑

四川地区早在东汉时期就通过画像砖展示出各种杂技形象,邛窑的瓷塑则进一步为我们留下了唐代杂技表演的形象。这些小雕塑形态生动逼真,一般施青釉、绿釉或褐釉,色釉也比较丰富。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7)

唐代邛窑乳浊蓝灰釉袍钵瓷俑

邛窑点彩装饰也较多,有用褐点组成纹饰,也有用褐彩点成一圈。中央点绿彩,也有用褐绿两色间隔排列组成纹饰的,一般装饰在罐和体的肩部或盖子的面上。

四川四大名窑瓷器(四川这处瓷窑不一般)(8)

唐代邛窑青釉褐绿斑壶

这种点彩装饰在四川成都附近的灌县窑址也有发现,不同的是邛窑为青釉,而灌县为淡黄釉,釉面没有光泽。这种表面无光的淡黄釉具有四川地区特色,五代仍大量烧淡黄釉绿彩瓶、罐、盌、洗等物,前蜀王建墓出土陶瓷器中也有这类瓷器。

更多瓷器相关知识,点击下方李国刚《高古瓷鉴定系列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