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6年,美学家李泽厚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一系列文章,稿费1000元。这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60元的李泽厚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虽然经济宽裕了,但李泽厚的衣食住行依然简朴,有人劝他添置一件名牌衬衫,李泽厚拒绝了,说“名牌穿在身上是负担”。他专心致力于事业,写出了《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当下,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有些年轻人非名牌衣服不穿,非名牌物品不用,在事业上却无所追求,选择“躺平”。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2022新高考押题卷数学(2022高考押题北大韦神)(1)

更多高考中考小升初作文押题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主页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修身以俭,专心于业。

2.克勤克俭,修身兴业。

3.保持朴素生活态,涵养踏实奋斗观。

4.俭朴生活,永葆本色。

5.专心事业,切勿“躺平”。

……

偏题立意:

1.心忧家国,关心民生。(偏离材料。)

2.物阜民丰家给足,追求名牌又何妨?(立意价值观有偏差。)

3.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偏离材料。)

……

【范文展示】保持朴素生活态,涵养踏实奋斗观

文/孙晓文

美学家李泽厚在经济宽裕的条件下衣食住行依然简朴,拒绝添置名牌衬衫,而是专心致力于事业。大方之家,俭以养德,行为世范,启人深思,纵然社会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亦当保持朴素生活态,涵养踏实奋斗观。

修身以俭,专心于业,朴素生活姿态是最美的姿态。

专心事业,奋斗者不负春光。《论语》有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现代美学家李泽厚在有人劝其添置名牌衬衫时,他说“名牌穿在身上是负担”,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于事业。大概最能深入人心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华贵,于是,我们看到,北大学神韦东奕手提馒头矿泉水、一身平价服装接受采访的视频走红网络,或许衣食的粗朴更能让他心无旁骛地畅游于数学之海。可不可以这样界定——这些简朴之姿、奋斗之态最美?

修身以俭,涵养踏实奋斗观,绘就“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

人无俭不立,业无专不精。《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曾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共产党人将勤俭节约与事业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樊锦诗说:“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她专心于业,以生命守护敦煌,守护华夏文明,吴侬软语成了粗砺北音,肌容风姿成了沟纹褐衣……但是她毫无怨言。扎根高原的吴天一院士风雨兼程五十载,以“藏族适应生理学”诊疗救治上万藏族群众;“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历经千难而不改初心本色,一生为国家深潜……他们朴实无华,知重负重,以生命赴使命,让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揆诸当下,有些年轻人生活奢侈,追求名牌,在事业上却无所追求,选择“躺平”。奢靡苟且的行为往往潜藏着“危亡”的预兆。所以,我们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尽可能地克制享乐的欲望,践行勤俭节约,专心兴业,笃行不怠。

诚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当下,家给人足,物阜民丰,穿名牌衣服,用名牌物品,无可厚非,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习惯奢侈,就会贪欲泛滥,以致发生祸患,所以戒奢以俭,专心于业,踔厉奋发,才能不为外物所役,行稳致远,才能守住本心,专心事业。

我辈青年当弘扬节俭的优良传统,激发出凝心奋斗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践履笃行,朝乾夕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名师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标题即观点。正文开头先引材料分析提出观点,然后使用两个分论从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再联系实际论述“怎样做”,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倡议。总体上来说,能够结合材料,摆事实,讲道理,思路清晰,认识较深刻,论证说理较为充分有力。文中能适当引用名言,语言相对文雅,不乏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