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预见1,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秋雨日志:秋雨枫语24.预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秋雨日志:秋雨枫语24.预见

秋雨日志:秋雨枫语24.预见

24.预见

1

回宿舍的时候路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只能偶尔看到几个才从开水房回来提着水瓶匆匆往寝室赶的学生。叶秋匆忙跑回宿舍,刚好赶在宿管关门时,在经过一顿叮嘱和斥训之后方才悻悻地上了楼。

“你下午跑哪去了?”推开舍门的时候室友家豪的一声质问就让叶秋懵住了。但他反应过来之后也并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到自己的床位上把肩上的书包放下。

“你怎么又没回来大扫除?这学期我已经帮你扫过两次了,这次又这样。”还没等他坐下,家豪劈头盖脸的质问又迎面而来。这是个混合寝室,叶秋是高三才搬来的,再加上平时他常会在深夜看书到很晚,在这个并不具有如此氛围的寝室里就显得十分另类,也总容易被人扣上“装B”的帽子,何况他还是外班的呢。

而那两次大扫除缺席也同今天一样恰好是轮到教室也归自己值日的时候,他想着大不了平日自己闲暇的时候就帮大伙多做一点就好了,况且开学时寝室的整个清理也是他一人完成,他以为大家不会在意的,谁知道自己所做的那些事竟被他们早已遗忘。人会看见钉子扎过的印记而绝对闻不到花朵散发出来的微弱残香,尤其是在浮躁的空气里,经由浮躁的人心,那些需要靠近才能闻到的东西是最难引起人注意的。也是因为人们都只在意关乎自身利益的东西,多得一点是馈赠,是愚蠢天真的人作出的可笑讨好,而让自己少掉的东西就是一桩关乎重要损益的大事,是绝对不能罢休以及必须要求作出赔偿的。

本来就淤积的烦躁让叶秋此时的脸色阴沉得几乎可以滴出水来,面对家豪咄咄逼人的质问心里的那股闷热也在初夏逐渐上升的温度里变得愈发的强烈。

“之前那两次大扫除缺席是我不对,但今天我是真的有事,我也在教室大扫除快六点才扫完,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叶秋努力使自己保持冷静,话语显得有些飘忽。

“我们以前大扫除还不是回来的,你又这样。”周末学校会把手机发回学生手里,因此其他几名室友就在一旁玩着手机,看似对这边的争执并不怎么在意,但眼睛仍时不时地往此间瞟着余光。

“今天我家人提了晚饭来学校看我,天气很热,我不吃的话会坏掉的,以前我也帮你们扫过不少次啊。”叶秋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撇过头,假装整理着被子,在这个寝室他一直都是被孤立的,他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反正一切都快结束了。

“你帮我们扫过好多喔,我们没回来吗?你帮过我们好多喔。”家豪的话变得刻薄而尖锐,像一根尖利的针扎进耳朵里。对对,你们回来了,你们回来是大扫除吗?只是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地玩吧。

或许正如叶秋对英子一样,人总会把一种单方面的迁就和付出当作理所应当的享受,并且不会抱有感恩和珍惜的心思。

叶秋想想,自己以往做的那些:有好吃的和他们分享,帮他们扔垃圾、扫地,寒假回来一个人把所有垃圾打扫干净,还有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的热情帮助,或许都被他们过滤了吧。或许只是因为自己是外班的,还是一个喜欢熬夜到凌晨两点早上五点半起床出门的怪人——一个爱“装B”的家伙——而且这样的勤奋还没有得到多大的回报和证明,遭到人的揶揄和亵笑也就不算什么奇怪事了。

烦躁的气息在闷热的空气里发酵,萌发出一股愤怒的气息。只在一瞬间,英子的不理解、保安的刻薄、友情的缺失、亲人的失望和责备突然间全部涌上了心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喷出,他朝着家豪大吼:

“我如果可以回来的话难道我不想回来吗?”声音震得宿舍楼仿佛都在颤抖,也让那几个玩手机的人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愕然地看向这边。

家豪或许也忍了太久,他一改平日温和的模样,也朝着叶秋大吼:

“我朝你吼了的吗?你对我凶!”

在这个被闷热渲染的压抑夏天,热血的少年人敏感的神经也变得极其脆弱,空气里仿佛蕴藏着火药,只要有一丁点儿可供引燃的火星就会导致整片的地域都“嘭”地一下爆炸开来。

叶秋攥紧了拳头,在他眼里,家豪此时像是任性时候的小英,是发着刺耳哨声的保安,是嘲笑他的室友,是怪他不争气的父母,是无情拒绝他演讲申请的刘老师……他真的很想冲过去,拳打脚踢,把他踩在地上,用尽全身的力气,照着面门,一拳、一拳、又一拳……狠狠地砸下去。

但他的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叶秋语气缓了下来,毕竟这次是他的错,他转过身整理衣物。“对不起,我刚心情不好。”

……

2

风扇在教室里呼呼地转动,搅动炽热的空气,节节攀升的温度让这个夏天来得比往年都早。堆积成山的试卷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有公式,也有自己记录的错题。叶秋把在旧的试卷上面重要的题目用剪刀小心裁下,贴在错题集的空白页,随后又用红色和蓝色的笔交替在上边写下自己的解题步骤和心得。

这是他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在每一次考试甚至是每一次普通的练习后都会有这样许多各式的错题,他把那些典型的题目全部理解透彻再记到错题集上,防止自己下次考试犯下同样的错误,本子每一页右下角都写上了一个数字,和黑板旁的倒计时牌一样的数字,目前数字正是29,而错题本上的题目编号已经排到了396。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日复一日枯燥的复习和头顶呼呼作响让人更加烦闷的风扇。

夜晚课间的时候他伸了伸双手,从书堆里站起来踱步走出教室,站在阳台上吹吹清凉的晚风。风很凉,但很舒服,像发烧时敷在额头的冰块,仰望着头顶深邃夜空的时候,迎面刮来的清凉感总能带走人的沉沉倦气。举目眺望进重重的夜色,有池塘,有莲藕,有隐隐约约传来的田间蛙鸣,有小镇星星点点闪烁的灯火。外面是夜色包裹下的一片宁静,而教室里仍被忙碌和燥热裹挟,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不肯放弃也绝不认输。叶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见同桌江雯仍在埋着头做着数学笔记,叶秋一看见那试卷上写满的密密麻麻的各种颜色的数字和公式就感觉头皮发麻,真是一个刻苦的女生,好像见她今天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就没离开过座位。

“喂!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出去走走?看你坐了一天了……”叶秋瞥了她一眼,装作毫不在意地提醒了一句,班上他玩得要好的女生中江雯算一个,但也只在她闲下来的时候才会和她说说话,如果她在忙的话那叶秋绝对是自讨没趣的。

听到话,江雯只是转头看了一眼,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又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了。

“唔,没关系。”

如果要给全班的同学排上一个努力程度排行的话江雯肯定能进前三,在叶秋眼里她几乎每天都待在教室里从来不见一丝一毫的松懈,桌上堆着的永远是不断更新的试题,每次考试完看她的试卷就是一种享受,因为上面已经用各种颜色的墨水写满了公式,密密麻麻的不会有一点儿缝隙,像千万只蚂蚁趴在上面,而每一次遇到疑难的问题她都会缠着老师刨根问底,从教室里一直跟到办公室门口,到最后老师都被她问怕了,因为她的问题似乎永远也问不完。江雯最喜欢的科目就是数学,她的数学成绩也是全班数一数二的,但她的其它科目就有些不尽人意,尤其是文综和语文,虽然她也花了相当多的功夫投入到这两门学科里,但她好像无论如何就是学不懂,叶秋每天早上都看见她抱着文综课本语文诗词在努力地背,一遍又一遍,但她就是记不住,叶秋跟她说要理解性记忆,但江雯也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又重复着先前的背诵,还是那样,似乎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尽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江雯在班里的排名一直不高,这样的成绩或许上本科都难,想到这里叶秋突然有些同情她。

江雯说:“没关系,反正家里人也早对我放弃了,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妹妹身上,妹妹是学霸,要考重点的。”

好像,她的父亲一开始就没打算供她上大学,她只是天真地在做着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改变而已——或许也只是徒劳的挣扎罢了。

3

和英子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在巨大的压力下那些诸如儿女情长之类的心思可供存放的空间已经被挤压到极小,尤其在学校和老师的监督之下,在与日俱增的学习强度之下。

似乎这个夏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色彩,压抑、紧张还有炎热,每天早上总会有学生天不亮就来到了教学楼,倚靠着墙壁打着手电背单词,早课前高三楼的每一个班都会在特定同学的带领下拉到走廊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必胜的口号,中午的时候教室里总会有不去吃饭待在座位上刷题的学生,晚自习下后也老有人留到最后一分钟,直到保安吹着口哨找上门来才收拾好未做完的习题离开教室。

每天早课前年级主任都会在广播里播着热血激情的讲话,每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校长也会在主席台上反复强调高考的重要,至于班里的各科老师他们已经不用言语了,光从每天布置的巨量的作业任务就已经表明了一切。

这是一场几乎全民的战役,上至校长领导,下至老师学生,每一个人都屏气凝息,生怕因为自己的丝毫怠慢就被周围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超了去,甚至那些站在孩子们身后的家长也会在孩子下课或午后的间隙送来美味的饭菜和鸡汤,生怕孩子营养跟不上。

这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这样的话有时会被当作每日的口号从学生们的口中喊出来,有时也会被制成红色字体的标语,色彩鲜艳地被老师们贴在高三楼的墙上。

大伟和叶秋轮流当班里的领喊员,一个是因为学习优异,另一个则是因为喊话威武大气,二人也喊得着实卖力,但几天下来,大伟的嗓子就直接受不了了,直接失声了去,所以后面的任务就全落到了叶秋身上,结果叶秋的嗓子也沙哑了,但他偏偏又不肯服输,每天还是顶着咽喉里的疼痛扯着嗓子在喊:

“奋勇拼搏,谁与争锋;决战高考,我必成功。”

接下来就是班里同学们齐声的呼应:

“奋勇拼搏,谁与争锋;决战高考,我必成功……”

多像一群威武的斗士,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偌大的教学楼里早课前都会响起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完毕,那边开始,并且往往是一浪高过一浪,好像都是想把对方比下去似的,谁也不服谁。在这样的喊话之后每个学生的脸上都会散发着一道异样的红光,眼神灼灼,似乎就从此被激发些什么身体里潜在的能量,回到教室后的读书声并没有因为先前的过度嘶喊而降低,反而是愈来愈大声,整栋教学楼都显出一阵威武磅礴的霸气来。

想必若是有哪个上边下来的领导前来视察一定会因这样壮阔的景观而惊叹,进而夸赞学校的教育有方。

其实在这样一个临近高考的特殊时段里各大学校的备考情况早就屡见报端,比如有着“清北工厂”之称的某省一中就早已因多年来全国第一的升学率吸引了多方媒体的注意,据说该中学生们的日常学习都会在老师们的掌控之中,甚至除了厕所浴室以外的寝居洗漱也会暴露在监控之下,该中对任务分配上的时间细化也精确到了每一分钟,在这样严苛的管理下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做到了几乎百分比的专注,外人在感叹此中学生成绩优异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学习方式的科学和先进,果然不愧是全国知名的学校。

叶秋感觉自己好像近视得越来越厉害了,高一二的时候他都可以做到不戴眼镜随意走动,但现在不戴眼镜他居然有时也会认错十来米开外的人了,有好几次,他看到前面有个很熟悉的背影便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结果后者转过身来却是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一脸错愕的叶秋也只能在连声的道歉中尴尬地走掉。

好像是越来越模糊了,坐到教室的后排已经看不清黑板上的公式了。什么原因呢?

没玩手机,因为高三的学生手机都是会被老师收走的。

哦,大概是因为每晚的熬夜吧!

叶秋揉了揉沉重的眼皮,又把放置在小桌上的台灯调得更亮些,这才看清楚了那些先前模糊的字,他看了看手表,已经凌晨两点了,室友的鼾声像雷一样回荡在漆黑的宿舍里,四周黑暗,只有叶秋这边的床头亮着微弱的光。他捏了捏由于白日过度嘶喊而有些胀痛的脖子,又看了看桌上写得密密麻麻的试题,叹口气关了灯,把被子蒙过头顶,睡了。

迷迷糊糊中总是嗡嗡叫的,不知道是蚊子,还是室友的鼾声。只是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手臂上多了好几个红色的包。

真的是闭眼就睡着睁眼便黎明了,睡觉的几个小时时间像是坐了时光穿梭机一样,一眨眼就没了,像猪八戒吞食人参果,还没来及体会它的美好它就消失了,随后又在时间的催促下不得不打起精神面对新的挑战,让人措不及防又感无可奈何。

叶秋留意了下班上的同学,有好几名女生似乎都换了新的眼镜,其镜片也比几月前更厚了,他感到有些无奈,每个人都是怀着同样奋斗的心,经历同样辛苦的过程,最后得到的却或是不一样的结局。

班里集体拍了合照,有调皮的女生蹲在前排作着鬼脸,少数的几名男生则站在后排把手搭在旁边人的肩上,灿烂的阳光照在整洁的校服上,也洒在大伙儿的脸上,漾着甜甜的笑容,泛着淡淡的微光,于是随着“321,茄子!”的一声呼应,所有的阳光和微笑都被定格在那短短的一瞬,左上角天空的背景处再打上一个“高2016级11班的字样”。

从此,那段时间里的空气,那段时间里的风和云,仿佛就成了过去的东西,只有当多年以后拿起那照片再度回忆时,才能从那些微笑的面孔中忆起些模糊的轮廓,但曾熟悉的上课铃,曾熟悉的那些人,那些发生过的稚嫩对白,那些经历过的看似有些天真的故事,却怎么都忆不起来了,在怅惘的追忆心绪中徒增一层感伤而已。

4

人活着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反思。

反思自己的过错,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用已有的经验指引将来的路。

人聚人散是缘,纯粹的人都会重视缘分,因为他们珍惜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珍视进入自己人生里的每一个人,即使发生过诸多不快,在最后的离散开始之时,他们也会摒弃前嫌,重归于好,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次的离别或许就真的是永远。

或许此别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和你相见。

感谢你,感谢你来过我的生命,陪伴过我的成长,见证过我的青春。

周六放学,叶秋像往常一样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身旁突然传来了清脆的女音:

“哥哥,我没有菜单,可以给我菜单吗?”

也许是出于男性的本能反应,叶秋侧过头看了一下,似乎是一个挺漂亮的女孩——一个十分清纯可爱的侧脸。叶秋吃饭的时候并没有戴眼镜,所以看得并不十分真切。

“妹儿,菜单在墙上贴着的,你可以……哦!不好意思,你有点儿近视,看不到对不对!”老板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帅哥,态度十分友好。

“恩——”

女孩羞涩地点了点头。

叶秋的脸只侧过来一半就立刻转了回去,因为怕被她看见,他似乎愣了三秒钟才想起自己的桌上不是正好有一本菜单吗。

他左手拿起菜单递了过去,原本想说点什么,但到底没有张口,也许是羞涩腼腆的性格让他并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是他怕张嘴会让女孩看到自己那两瓣补过的有缺陷的牙齿。

“谢谢你!”

女孩笑了,两颊露出甜甜的酒窝,笑容像绽放时的百合花,洁白无瑕、淡雅出尘,清脆的声音像幽静山谷里回荡的琴音,像夜晚缭绕着淡淡竹香的人间天籁,脆脆的音调犹如铃铛,让男孩的心跳速率也随着音调起伏波动,静止到加速。

叶秋有些呆住了,也许是三秒,也许更久,总之在他出于礼貌收回视线的时候脑海中仍在回想女孩那一刹那的笑容。

多像以前的英子,多像初见英子时候的模样。

这种感觉,这种心灵深处萌发的悸动。

如果,自己没有冲动的话。

如果他们还是兄妹……

完好地维持着与爱情之间的界限,或许就不会暴露那么多的猜疑和困扰,因为更深的关系总会有更多的要求,而在这不断膨胀的欲望之中,感情的天平就会摇摇欲倾。

过近的距离会带来彼此的压力。其实每个人都像刺猬,只是为了爱的人才会收缩自己的锋芒,但如果这种退让达到了所带来压力给予的临界值时,此种平衡的关系就会被打破,看似完美的爱情实际上内里已经被蛆虫腐噬掉只剩一个躯壳,欺骗着那些在感情中无动于衷的人,刺激着那些在爱情里不断妥协的人。

叶秋想起了语文老师讲过的那个故事,是说探险家在山洞里发现了一群美丽的蝴蝶,看见蝴蝶们挥动着闪烁绚烂辉光的羽翼,静静停留在崖洞里的石头上,静谧、安详的氛围,像一群可爱的精灵,探险家便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拍照,想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没料被惊扰到的蝴蝶却振翅离去,从此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在此处发现它们的踪影了。

当你看见美丽的花朵时,你会选择采摘还是静静地守护着它呢?

世上大概是有两种人的,一种自私,一种无私,自私的人需要通过占有来确定自己的拥有,无私的人多数活在偶像剧和传说故事里,少部分活在现实中,是可以为了守护所爱而一味单方面付出的人,但这样的人往往是不太讨喜的。

叶秋从来都算不上无私,或许人心的特质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包含着某种既定的目的,或许也只有有了欲望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叶秋没有再去看那个女孩,他想起了很多事,竟让他突然间心生些感伤来。

似乎是预见了些什么?

他后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