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先循证大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来自何处。;以及一氧化碳对我们的影响。

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环境研究的部分学者们相当注重一氧化碳的研究,其中1980年王仁宏先生译自联邦德国chemistry international杂志的文章中说到的关于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非人类活动产生的(包括人类自身呼吸产生的)一氧化碳

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一氧化碳。人和动物的呼吸会产生一氧化碳(1ppm)。其中患有溶血性贫血的病人产生的一氧化碳会更高,植物的叶绿素代谢会产生一氧化碳。空气中甲烷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甲基(-CH3)与氧(O)结合成甲醛。甲醛与被紫外线分解,产生醛基(HCO)。醛基和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每年约为15亿吨至50亿吨。

人类活动产生的一氧化碳

民用燃料燃烧,如:煤炉,天然气灶,热水器等,燃油车,

1976年的数据,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约2.4亿吨。至1980年,约5亿吨。到2020年达到了15亿吨(我猜的)也有可能是3.75亿吨。

中国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数据

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居室内的一氧化碳来自哪里)(1)

由上表可见一氧化碳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其它途径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数据暂时没有。

大气中的一氧化碳在空气大约经过1至2个月被分解,吸收掉。所以在宏观层面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相对其它大气污染物小。

但是在局部环境,比如较为封闭的室内。问题就比较严重。

室内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呼吸

燃气热水器,燃气厨具,有机物分解,…

关键是,出不去。需要时间(1至2个月)

据2013年以来的研究一氧化碳对人的几个重大疾病的加重化影响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如脑中风,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等。且一氧化碳的浓度只是在0.3~0.85mg/m3的低浓度范围内。远低于国家标准GB3095-2012,国际标准的4mg/m3(24小时平均)

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居室内的一氧化碳来自哪里)(2)

夜间的卧室,御宅族的工作室都是一氧化碳集聚的局部小环境。

经过本人的实测,在阴雨天,早晨五点卧室内的浓度可达10ppm。

国家倡导的多开窗通风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那开窗睡觉是不是有点问题呢?这主要看个人习惯。

要是外面很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