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医生,我好像摸到左侧乳房有个硬坨。

医生:多长时间了?

刘阿姨:大约有三四个月了。

医生:怎么没有早点到医院看看啊?

刘阿姨:我不痛不痒,能吃能睡,就没引起重视,最近一个月发现硬坨越来越大。医生,我这不会是得癌了吧?

医生:刘阿姨,不怕,先认真跟您检查,搞清楚有没有大问题,如果是肿瘤的话就尽快住院治疗。

刘阿姨,58岁,左侧乳腺包块,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内部以低回声为主,血流信号丰富,同时,左侧腋窝有异常增大淋巴结,超声诊断为:左侧乳腺实性肿块,BI-RADS分类5类,乳腺癌可能性大,建议住院治疗。刘阿姨最后手术病理结果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有哪些科普(关于乳腺癌你了解多少)(1)

乳腺癌有哪些科普(关于乳腺癌你了解多少)(2)

乳腺癌有哪些科普(关于乳腺癌你了解多少)(3)

乳腺癌有哪些科普(关于乳腺癌你了解多少)(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发病率现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据文献报道,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高值,目前为止,我遇到的乳腺癌患者最年轻的是27岁。乳腺癌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晚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作为女性,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了解乳腺癌防治知识,并主动参与乳腺癌筛查。

如何筛查?

45-70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需做乳腺核磁检查。

哪些人属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一,有遗传家族史

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以上;

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以上;

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疾病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高风险人群二(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月经初潮≤12岁;

绝经年龄≥55岁;

有乳腺活检史、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病理证实的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

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

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

高风险人群三(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

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30岁;

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

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如何正确解读乳腺超声筛查结果?

对乳腺癌筛查结果的报告形式,国内外均采用美国放射学会公布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即BI-RADS分类。2013年美国放射学会修订后的乳腺超声报告和数据系统共可分为七个类别。

0类是需要与其他影像学,比如乳腺钼靶或磁共振进一步评估。

一类是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建议1年复查一次

二类是良性病变,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建议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

三类是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恶性危险性小于2%,建议3-6个月复查

四类是可疑的恶性病灶,恶性的危险性3%-95%。

4A(低)类:低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2%,但≤10%,需要介入处理,但恶性程度较低的病变,其病理报告可能是恶性,也可能是良性。

4B(中)类:中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10%,但≤50%,应进一步影像检查,宜进行活检。

4C(高)类:高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50%,但<95%,应进行活检。

40岁以上超声良性征象的实性肿块病变,此病变可能无特征性乳腺癌形态,但属高发年龄,有恶性的可能性。

五类是高度可疑恶性病变,应当采取适当的诊断和处理,恶性几率大于95%,必须接受住院治疗。

六类是已经通过了病理证实为恶性。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一种表现,肿块质硬,无痛,生长迅速。像刘阿姨这种情况:自己发现乳房包块,觉得不痛不痒,迟迟不上医院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的人还真不少见,因此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乳腺超声筛查非常重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诊断率高,是常规检查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工具之一,能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提高生存率,甚至治愈。

温馨提示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规避人员扎堆,保障大家的安全,来院就诊请主动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戴好口罩、配合医务人员测体温、报告旅居史、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谢谢配合!特殊时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支持和理解!

通讯员:伍玲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