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失眠的3P模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睡眠形态紊乱的定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睡眠形态紊乱的定义(名词荟萃失眠的3P模型)

睡眠形态紊乱的定义

01失眠的3P模型

失眠的三大影响因素,即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因为都是英文字母“P”开头,所以也称作失眠的3P模型(3P model)。

02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是指有足够的睡眠机会的情况下,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上述情况有一种或多种,影响到患者日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且排除其他原因。这种情况每周出现三晚或更多,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不能缓解的睡眠紊乱。

03深睡眠

睡眠过程中按照脑电变化的不同特点,分为N1期、N2期和N3期。N1、N2期指浅睡眠,N3期指深睡眠,也称慢波睡眠。深睡眠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记忆巩固和维持、内分泌调节等生理功能顺利进行的重要阶段。

04睡眠驱动力

睡眠与觉醒是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稳定,需要大脑生物钟进行调控。日间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夜间睡眠的质量。当日间有足够的日照、运动以及规律的进食和作息时间时,可以积累足够的睡眠压力,诱发困意,启动睡眠。这种驱动睡眠发生的动力,可以形象的称为睡眠驱动力。

05生物钟

生命活动的运行有着内在的昼夜节律,最典型的节律性的生理现象就是睡眠。睡眠昼夜节律的调节受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调控。这个部位被称为生物钟。这个“钟”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有型的“钟”,它是一组具有调节生命活动节律功能的细胞组成的隐形的“时钟”。既与先天的基因关系密切,也会受到后天内外环境的影响。

06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是治疗失眠的一种心理学治疗手段,英文简称为CBTI(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f Insomnia)。通过系统的心理学治疗,可以改善多数患者慢性失眠的症状。规范的CBTI治疗安全有效,是目前国内外慢性失眠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手段。CBTI疗法主要包括5个方面:、刺激控制、睡眠限制、认知重塑、放松训练以及睡眠卫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