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轩哥。

说起“国宝”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应该都是些“老物件”,就像今年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金杖、祭山玉璋等等的国宝,可谓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

而轩哥今天分享的四件国宝,与之相比的话,年纪就有点小了。它们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分别是展现泰山奇景的传统山子——《岱岳奇观》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2)

史上最大的翡翠花蓝——《群芳揽胜》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3)

代表当代玉雕工艺最高水平的花熏——《含香聚瑞》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4)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5)

这4件翡翠原石中最小的一件也有77.8公斤,而最大的一件则达到363.8公斤,可谓是“国之重器”。鲜少有人知道这四件国宝是来自同一个料子,也就是标题中所说的“三十二万种”。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6)

关于“三十二万种”的由来,据说是在十七世纪被一个云南商人发现,几经波折后被官员进贡给清朝的乾隆爷,而这位乾隆爷偏爱和田玉,对这块翡翠大石头,可一点都不“感冒”,便一直存放在国库中。在新中国成立前,这块石头的去处就鲜有人知了。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7)

直到1980年,“玉界四怪”之一的王树森在《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寻宝启示”,寻找“三十二万种”的去处。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待,最终不负所望,等来了“三十二万种”的守宝人-国家物资储备局的处长翟维礼同志。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8)

原来在1949年上海解放之初,政府在外商银行的金库内发现了四块翡翠原石,没有人知道它的主人是谁,以及为何在银行金库内。因为无人认领,便于1955年运往北京并收入国家物资储备局的仓库中。这一放,就是二十年。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9)

王树森打开了尘封多年的箱子,看到原石上赫然迎着几个小字“三十二万种”,激动万分。自此,“三十二万种”得以重见天日。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0)

这块传奇的石头也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重视,于1982年由国务院张劲夫、田纪云、万里三位副总理签署文件批准,召集多位优秀的设计专家、玉雕大师共同创作。这个项目预测1986年结束,所以这个项目代好号被国务院命名为“86工程”。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1)

然而创作过程遇到诸多问题,一个作品甚至经历了老中青三代的相继创作才最后完成。最终在1989年,整个项目才得以验收。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2)

据当时的报道称:国务委员张劲夫在验收会上对此4件宝贝不胜感概,即席吟诵:“四宝唯我有,炎黄裔胄共珍藏”,后来这四件“国宝”被送往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就疑惑了,这哪有什么未解之谜呢?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3)

别急,前面有说到这四个国宝的原石都是来自同一个料子,把它们拼起来之后,就如同一个大土豆。奇怪的是,复原之后这个料子少了一个“盖”。这个“盖”的去处无人得知,甚至为什么要叫“三十二种”也是个迷。

十大令人着迷的翡翠(翡翠界未解之谜-)(14)

谜底难解,可它仍是实实在在的传世国宝,不仅是中国玉雕大师们的心血结晶,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瑰宝。

我是轩哥,关注我,专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