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关于陌生人社交不得不正视的几个问题”。第二部分写的是陌陌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何要转型,第三部分写的是“陌陌7.0之我见”。其中第一部分是为第三部分产品设计和建议提供理论基础。

陌陌社交新方式(陌陌7.0产品评审大赛精选)(1)

一、关于陌生人社交不得不正视的几个问题

1、陌生人社交中的群聊和单聊

一般在我们的社交产品当中,能够让用户沟通起来的只有两种方式。通过群组进行沟通,通过私聊沟通。这两种方式实际上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私聊就好比两个人坐下里聊天,而群聊是一群人坐下来聊天。下面是这两种聊天方式的差异。

(1)目的性与话题性

陌生人社交中私聊基于某种目的,尤其是目前陌生人社交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因为对方的颜值或者某种信息之后想去接近某个人。纯粹的和对方聊聊心事的基本上没有。而群组内聊天基本是时基于某种话题。一般是一两位意见领袖,十个以下的参与者,百分之八十的旁观者。

(2)聊天成本

通过私聊和一个陌生人搭上话题是比较难的,是需要技巧的。所以很多了没学会这种技巧聊天则很难进行。而现在陌生人人社交中男女平衡的失调,聊天的成本更加的高了。而群组聊天大家就这某个话题既可以作为意见领袖,又可以作为盘观者和参与者。相对来讲加入一个群聊的成本会比私聊更加的容易。另外一点,群聊可以看作是一个UGC产生内容。即便是对于不爱好发言的人来讲,也会时不时的爬楼看看别人说了什么。

(3)私密程度

相对来讲,私聊更加私密一点,关系会更加亲密。而在群组中关系更加的弱,私密程度更加高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可知。单聊更加的难,但是做成之后关系链会比较紧密。可以说做社交最终都要把陌生人关系(群聊)变成熟人社交(单聊)才能算的上成功。无奈现在的陌生人社交应用还是属于疯狂试错的情况下。而陌陌这方显然也是发现了群聊话题性以及聊天成本低这些特点,在群组这个功能上煞费苦心。

比如说,群组内的游戏功能,可以让陌生人在游戏中消除隔阂。

陌陌群组中对于人数的控制,陌陌群一开始非会员用户只能开20人群,随后根据群内的活跃程度逐渐增加群的最高人数限制。非付费群最高人数是在40人。据说这是一个群的最理想人数。这样可以保证有效沟通,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一定的群内僵尸用户。同时也防止了群的微商化,营销化。

群的LBS属性,这时陌陌群组和别的普通的微信,QQ群不一样的地方。基于位置的群。能够更好的举办一些线的活动。(如球友,牌友,驴友的线下的聚会)。而陌陌以上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好群组。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这只是一种弱关系。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还是需要想办法发展一对一关系。

2、陌生人社交软件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希望用户完成个人信息的补充?

我们知道在我们常用的熟人社交软件。微信或者是QQ,尤其是微信。在个人信息方面非常的注重隐私的保护,在个人信息页面不会出现很多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而例如陌陌和探探当中,官方一直都在引导用户进行信息的完善,希望个人的信息越来越完善。这便是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差别所在。熟人社交当中,大家之间基本上都有过线下的联系,彼此基本知道来历。所以不需要在软件上填写太多自己的信息,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而陌生人社交因为其天然的陌生人关系不得不去尽力完善个个人信息。究其原因。大概是以下的三种:

(1)增加用户的迁徙成本,以便后面更好的完成内容的沉淀;

(2)实现用户之间基于兴趣的匹配

我们在使用这款软件想要和对方开始聊天前。基本上会先查看用户的信息。看看ta的兴趣爱好,居住地点,年龄,照片等,然后基于这些做一个综合的判断,看看是不是需要继续聊下去;

(3)避免查户口

我们对外面展示一些基本信息让对方有个初略的了解。避免对方开始聊之后就问姓名,问完姓名再问年龄,接着问在哪里上班,喜欢干什么。如果每天有人找你聊天都要重复这样的步骤,我想你是会疯掉的。

另外,完善个人信息是“兴趣社交”的前提。同时还能提高用户粘性,活跃度 。

但是即使完善个人信息的好处这么多,这种模式本身却存在着天然的弊端。我的理解是。他们通过产品和运营的方式来引导用户完善更多的个人信息,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变相的让用户出卖自己的隐私呢?当我们把年龄,性别,工作地点还有个人相片公布给大众的话,那么其他人将会很容易的根据这方面信息找到唯一对应的人。所以呢,即使你的产品和运营人员再出色,用户也不会把更多的信息交给你。另外一部分想:我这样注重隐私的,是不会把头像照,工作地点等信息上传上去的。

如此一来,可想而知。这类社交软件中虚假信息必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在p图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有时候玩起陌陌真是“谁信谁尴尬”。

3、场景:社交最大的难题

BAT们总是在谈连接。连接人,连接服务等等。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社交产品来讲,最为重要的不是怎么连接,而是聊天场景。微信的即时通讯,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手机和短信,很多我们不需要电话,短信交流的东西都可以用微信解决,这个里面有很多的交流场景。而支付宝现在这么努力做社交,却缺乏一个社交场景。这也是我认为比较难做好的原因。

从技术上来讲。连接只不过是把你的信息呈现给另一方,达成好友或关注关系。目前支付宝正在通过通讯录和二度人脉(共同好友)来引导用户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但是这些人脉关系实际上在你的QQ,微信中已经存在了。再次开发这样的人脉却没有独特的场景,人家为何要抛弃微信,QQ来选择你?

而陌生人社交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场景。大部分存在的你手机中的陌陌,探探,抱抱好友都不会和你搭上很多话。如果有那便是屌丝如何搭讪女神,腐女如何吸引高富帅之类的剧情。本身带有目的性,质量能高到哪里去?很难有和你谈谈心,聊聊生活的。所以这些社交产品中之间存在的都是弱关系。很难有大的进展。

4、无效社交:其实是带给陌生人社交的新机会

前些天刷过我朋友圈的有这样一段话: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下午,他的羊吃饱了,你的祡还没有砍好。所以拒绝无效社交。这里面透露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微信已经被工作化了。很多人也期望微信解决工作上的事情,而不希望你没什么事情跑过去和ta拉家常。想想自从你工作之后,原来的同学和你渐行渐远。现在的同事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真正能聊的起来的有多少?工作之后为所在公司转发过多少宣传文章?为了自己的职业道路挤进了多少行业群?被商家的活动骗了多少赞?微信的伟大之处在于有一天你觉得它烦了,想卸载一段时间。第二天又不得不重新装上它。这是别人所超越不了的。但是这样的微信,却无疑给了其他的伙伴留下了竞争机会。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有一款产品是这样的——它能够让你很容易的找到陪你聊天的伙伴,陪我聊聊心事,在我高兴或者是难过的时候都能和我分享,同时又不会打扰到你。

5、熟人社交:只报喜,不谈忧

朋友圈或者是QQ空间好像向来都是用来晒的,晒车,晒旅行,晒照片,晒美食。当你有什么开心是事情或者是某项成就,总想着晒到朋友圈中让好友看看。但是很少会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己的不开心。某一天我看到朋友圈中某位好友自己手写了一段话,里面大概的意思就是讲这个社会怎么怎么现实。我猜到他应该是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于是开始私聊他,跟他说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跟我聊聊。但是他却转移了话题,和我聊起了日常。后来我一想者其中的原因应该是面对熟人,我们都并不喜欢透露自己失败忧伤的一面。在自己好友面前表现的很强大。同样,我们长大之后很多伤心难过的事情都不会和妈妈说了,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为了让他们感觉到“我很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自己心事的人,只是在面对熟人的时候我们有开始伪装起来。现在中的蓝颜或者是红颜还是太少了。这是陌生人社交的新机会。陌生人社交完全让人最大程度的放开自己,面对一个来自未知地方没见过的人。当我们达成情感的共鸣的时候,是更加容易分享自己的心事。

二、陌陌的发展历程

陌陌1.0-陌陌2.0

陌陌的发展初期。微信还是发展不久,陌生人社交还是出于一片空白。这个时候确实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而陌陌初期的推广方法是先走高端路线,让这个平台聚集一些高富帅和白富美。具体的方法好像是先开发了ios版本。另外当时创业的位置也容易聚集一些高端玩家。这些为高端玩家形成了口碑效益,而陌陌也因为前期积累的高富帅和白富美资源被称为”约炮神器“,逐渐的平民玩家也被吸引而来。

陌陌3.0-陌陌5.0

这段时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增长人数呈指数上涨。而陌陌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最多的则是垃圾信息的处理,例如对于用户举报的色情内容的处理,营销推广号的查封。另外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总是感觉有点不合理和不踏实。有一天,我看了一个报道说现在的陌陌用户已经突破一个亿了。这时候我开始出一种对于泡沫炸裂的担忧。因为陌陌用户一个亿便代表着后面进入的很多都是屌丝玩家(大部分是男性,实际上应该也是)。使得高富帅很难约到妹子了,因为附近大部分是男性用户 。最后慢慢的逃离这个平台。而一些女神或伪女神也被无穷无尽的屌丝骚扰,成天开口就问约不约。同时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找到高富帅,最后也慢慢逃离这个平台。有一部分留下来的开始做起了微商,发挥自己颜值的余热。

实际上当陌陌号称用户过亿之后,很多的问题便接踵而来。

第一、注册人数很多,但是该软件的社交关系薄弱。

第二、以前是打着约炮神器的标签,现在这个位置已经被坐实。用户使用起来开始有了心理的负担,不想让朋友们知道自己是陌陌的常客。中国的女性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保守,所以前期抱着好玩心态的女性也变得低调或隐退。

第三、无社交场景。大部分下载下来原因都是找一个附近的人,开始碰运气搭讪。真正的社交场景还是没有。如此一来,垃圾和骚扰信息大量产生。这段时间其实是陌陌最为危险的一段时间。陌陌这段时间内好像开始把重心放到群组功能上来了,通过官方运营的手段培养一部分高质量群,为的就是让这些踏门而来的陌陌大军有个安身立命的场所。这也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陌陌6.0

这个时候。转型已经是必然,不转型必被拖累。我们看到陌陌便开始宣布向兴趣社交转型。我也陆续从后面的改版中看到了它转型的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的圈子功能。这个功能将人按照兴趣分类。可以通过UGC或者是PGC的形式产生内容,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陌陌7.0之我见

当我们谈产品的时候,永远逃不脱的是需求 。那么对于一款大众化的陌生人的社交软件来讲,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其实很少有人能够讲诉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约。“约”只是 一个小众市场。容不下一亿用户。同样,对于一个大众化的陌生人社交软件来讲。线下交流也只是作为线上的补充。真正的需求还是线上的”聊“。而且是一对一的单聊。

可以说陌生人社交就是应该从 一对一的聊天开始的。通过聊天熟悉之后便可以转换为朋友关系,最后才可以向线下好友转变。所以 一对一的聊天是陌生人社交最为重要的一环。所有的陌生人社交软件都应该以此为起点。

微信再强大,但是微信好友中也找不到多少陪你聊天谈心的伙伴。而陌生人社交软件这么多,也找不到开开心心和你聊天的人。而我想改变这一现状。这便是我设计陌陌7.0产品的初衷。

产品定位:记录你的生活,分享你的生活,倾诉你的心情。

设计产品的几个步骤:

步骤一:从拒绝看脸开始

很多定位陌生人的社交软件都把个人相册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起来,给外来者这个平台中存在大量美女帅哥的假象。但是像陌陌这样体量比较大的产品已经被这个所拖累。因为这个大量颜值不高女性的便无法存在,使得男女失衡。后面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就不说了,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要做一个大众化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就需要决绝看脸,建立平等的交流环境。具体的办法可以是:在双方没有成为好友时,不能看到对方的相册。另外照片墙那一块也需要适量的抑制个人照片的数量。

其他的基于个人兴趣的信息收集越多越好,但是拒绝看脸

步骤二:个人信息页的改善

下面是陌陌的个人信息页面:

陌陌社交新方式(陌陌7.0产品评审大赛精选)(2)

其中兴趣爱好是针对线上的。包括书籍,电影,音乐。我认为可以略该一下。在我们选择这样的爱好之后,引导用户添加喜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年轻时一段美好的回忆,或者是一段无法割舍的情感。添加这样的评论之后,其他用户便可以以此为交流点开始聊天。而单纯的展示自己喜欢什么歌什么电影,好像不是特别有效。这点或许可以参考网易云音乐的音乐评论。

其他资料中展示的工作地点,生活地点,常出没地,个人说明等实际上是为线下做准备的。而我说过线下只是补充,所以这些功能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应该添加的信息:

(1)爱好的游戏

用户填写自己爱玩的游戏,包括游戏名称,在游戏中的等级,游戏中最好的战绩,用户对自己游戏的评价等。后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匹配一起玩游戏的队友。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无论你想要什么游戏,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队友。这样的效果会比群组内的小游戏效果会好。这也是向兴趣社交转变的一个过渡。

(2)技能标签

技能包含爱好但不仅限于爱好。比如说你饭做的很好吃,你的演讲能力可以。这些是属于技能,而不是爱好。不要让用户简单的把一句话就把自己的爱好介绍完了 ,那样的话就是千遍一律。比如说我看到陌陌里面很多的女生都会把爱好直接写成爱好唱歌,看电影。男生会写打篮球,跑步。这样的爱好几乎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如果能引导用户添加自己如何和这个爱好结缘,或者描述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就更好了。这样的话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兴趣并你进入深入聊天模式。就拿会做饭这个技能来讲。当用户添加了这个技能之后,就引导她上传自己的作品(做的饭菜)。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用户完成内容的沉淀,另一方面可以引来围观群众满足自己的展示欲望。

步骤三:匹配

我们在附近的人中查看自己感兴趣的人,然后开始聊天。这就是属于一种匹配。而探探中根据你的信息由系统根据某种算法匹配出你可能喜欢的人,然后由你进行选择。这也是属于一种匹配,这种模式应该会提高匹配度。而我要说的不是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我认为匹配不单单是看看两个人信息的契合度。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聊天时间,空闲程度,爱聊程度。很多陌生人聊天有时候没有收到回复的原因是。你在无聊和空闲的时候给被人发了句问候,别人正在忙。没空回复你。或者说别人这个时候没有闲聊的想法。过了一会出于礼貌再回复你。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被误解成对方不想理你。结果是打击了用户聊天的兴趣。所以每次匹配聊天对象的时候,需要填写自己的空闲时间,以及爱聊程度。根据这个匹配现在在线上的用户。目的就是我有空,也想聊天。匹配一个此刻也空闲想聊的人。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聊起来。

如果按照上面做了你可以匹配到一个适合陪你聊,但是还没有解决来聊什么的问题。没有话题或者是你不想聊的话题都会使得聊天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在匹配之前需要说明你想聊什么。比如 说:聊聊那些年可爱的老师,聊聊上课常态,聊聊初恋,或者是互相聊聊隐私。等等。当你发布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对方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那么会很容易聊起来。

总结:我认为这种匹配模式应该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功能。

步骤四:场景(重中之重)

所有想做社交的人都应该把社交场景放在第一位。没有社交场景是很难做好一个社交产品的,目前支付宝就属于有社交关系链但是没有社交场景的这种情况。如我们的第三步(匹配)中说的。可以让两个人有时间又有聊天想法的人匹配到一起。那么社交场景就是你每次空闲无聊的为你找到想聊聊的人。这也算是个场景,但是这不是我预想的那种场景。

我所预想的场景,就是无处不在的生活情景。我希望你能用它来记录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你想要倾听者的时候就把它分享出去,通过该软件找到愿意倾听的对象。最后你会发现,你的以前的现在的生活轨迹完全都在这里。这里有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有听你分享生活的人。

大概的流程如下:

陌陌社交新方式(陌陌7.0产品评审大赛精选)(3)

至于这种模式我为什么会觉得有效。首先是前面提到的几点。另外,这款产品是定位记录生活,分享生活,找到倾听者。包含的场景比朋友圈更多 。

具体的场景:

1、朋友圈中的各种类型的朋友圈这里都应该包括,对应着我这个产品中所有适合分享的场景。

2、今天遇见了老同学,无意中睡了个大懒觉,记录今天的饭菜。这些生活小事记录下来,保存到个人空间。一个是记录生活,记录人生轨迹。 一个是分享生活,找到倾听的人。那么便可以包含大部分生活场景。

愿景:我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帮你记录点点滴滴的生活,分享时时刻刻的心情,随时找到原意倾听你的人,找到生活的知己。最后当有一天你再次翻开这款产品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全部在这里。

写在最后的话。鄙人文笔不佳,可能有些地方没有表诉清楚。 由于时间原因,原型也没有做出来。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邹乐,欢迎交流。个人looking down_zou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和陌陌共同举办的陌陌7.0产品评审大赛精选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