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你看看他们的名字,触犯了佛门清规。

孙悟空唯一打不过的几个人(难怪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1)

​在西游里的孙悟空疾恶如仇、英勇无惧、敢于挑战权威,还略带一些猴性。因此神通初成的他一连闯祸,先大闹龙宫取得金箍棒,又闯地府强销死藉;接着他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又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他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他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本以为孙悟空受到500年的「牢狱之灾」后,猴性会有所收敛。谁知道刚被唐僧从五行山救出的他,在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急着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幌,变成碗来粗细一条铁棒,笑道:“这宝贝,五百余年不曾用着他,今日拿出来挣件衣服儿穿穿。”把手一挥,一只拦路虎成了他的棒下魂。

孙悟空唯一打不过的几个人(难怪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2)

接着师徒俩没走多远,孙悟空又把路上跳出的六个拦路贼人一棒打死。一心向佛的唐僧,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被悟空这架势吓得一惊一咋的。他回过魂来,就开骂悟空:“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说悟空十分撞祸!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

悟空也觉得愣了,忙解释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

唐僧更加有理,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悟空又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不知得告多少官了。”

最后唐僧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孙悟空没想到,自己的疾恶如仇,惩恶扬善,为了他人安全而行的「凶」,在「佛经造诣极高」的唐僧看来便是「性泼凶顽」,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按不住心头火,向东驾云而去了。

孙悟空唯一打不过的几个人(难怪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3)

为什么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你看看他们的名字,就明白了。

这六个凡人都叫什么名字?他们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如果当时在一旁的唐僧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不会骂走悟空了。你看他们的名字喜怒无常,拥有无穷欲望,这都是万恶的根本。悟空从名字可以看出他们平时绝不止抢夺,少不了烧杀,所以一连杀了他们。

孙悟空唯一打不过的几个人(难怪孙悟空连杀这六个凡人)(4)

其实这也是如来给孙悟空安排的一个入佛门仪式,看看他能不能斩断「六根」,从此一心向佛。孙悟空果然天资聪慧,能够自悟达到「六根清净」,说明他与佛有缘。

(本文内容由<宝爸说故事>编辑,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