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袁老逝世的噩耗,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想必无数的杂交水稻都在放声哭泣,想必无数人都在放声哭泣或默默哀悼……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

1960年冬天,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走在蜿蜒的小路上。他在暮色中举目四顾山川,顿生“山寒水瘦”的凄楚之感。想到身边的人只能吃萝卜、野菜、观音土充饥,他在凄楚之余又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走着走着,袁隆平忽然看到前方的桥头挤满了人。他走进前去一看,眼里顿时挤满了泪水。原来,他看到了这样一幅令人悲恸的情景:桥上横卧着两具骨瘦如柴的饿殍,饿殍旁跪着哭泣的亲属同样骨瘦如柴,身子颤颤巍巍的,连哭的力气都没了;而旁边围观的人们,脸色无比淡漠,似乎早已见怪不怪……

这悲恸的一幕,使袁隆平的内心极为震撼,从而激发出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那一刻,袁隆平暗自发誓: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战胜饥饿,一定要将饥饿这个魔鬼赶走!从那一刻起,袁隆平这位曾经的农大学生、在偏远农校工作了7年的教师,完全坚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2)

研究杂交水稻中的袁隆平

春天到了,袁隆平带着学生前往黔阳县参加劳动锻炼。一天,生产队长老向对他说:袁老师,如果你能研究出能增产的稻种,亩产400公斤、500公斤,甚至1000公斤,那我们就可以战胜饥荒,苦日子就可以结束了!

老向虽是一位普通农民,但他在饥荒面前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袁隆平向来喜欢和农民打成一片,深知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忽视,而老向的话也给袁隆平指明了一条路——改良种子。那晚,袁隆平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水稻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自己悠闲地躺在稻苗下面乘凉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3)

事实上,此时的袁隆平经过几年的摸索,也渐渐清晰了自己的道路——在经典遗传学中寻找改良品种的钥匙。但是,袁隆平当时只是一位偏远农校的小教员,无法直接接触前沿的科研成果。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寻找一切可能载有遗传学动态的刊物、学报,最终发现可以通过杂种优势获取高效增产的水稻良种。

但是,美国权威遗传学家早已下定论说“水稻自交无退化现象,杂交无优势现象”,也就是说水稻没有杂种优势,无法通过杂交的方式改良品种。不过袁隆平并未被这个断论吓倒,这不是因为“无知者无畏”,而是因为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并不惧怕失败,甚至不怕走所谓的“弯路”。因此,袁隆平走下了农田,在茫茫稻海中寻找着那一粒非同寻常的种子。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安江农校水稻试验田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从而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性的一步。袁隆平的新婚妻子邓则,是这一历史的第一个记录者。邓则25岁时嫁给了33岁的袁隆平,他们之间没有花前月下,只有在田间的默默研究。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4)

年轻的袁隆平与妻子

此时的袁隆平虽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胜利的凯歌却仍还很遥远。为此,他要经历无数次失败,承受无数次打击,甚至要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邓则这位贤内助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她无怨无悔地在家中等待、支持着自己的丈夫。

1968年早春,袁隆平计划要去岭南进行育种试验,可是却怎么都迈不动脚步。当时,袁隆平的二儿子袁定江才刚刚出生3天,产后的邓则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况且,大儿子袁定安也才仅仅2岁。这个节骨眼上,袁隆平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怎能迈动离家的脚步?贤惠的邓则知道袁隆平的牵挂,没有流露出任何离愁别绪,而是笑着劝袁隆平赶紧动身,不要误了下种的时间。她对袁隆平说:赶紧上路吧,不要误了时间,等你回来了,孩子说不定都会叫爸爸了呢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5)

音乐剧《袁隆平》中的相关场景

下种的时间,误一天就误一季,误一季就误一年,而全国上下那么多人还吃不饱饭!望着妻子的笑脸,袁隆平最终狠下心带着行囊跨出了家门。前方是料峭的春风,后方是孩子的哭声,袁隆平强忍着眼泪不敢回头,一步一步走向了广东南海。

带回秧苗之后,袁隆平赶紧将它们种在了试验田里,这叫做“南繁北育”,就是在广东一带育苗,再带回北一点的地方培育长大。但这次带回的秧苗却没能茁壮成长,而是被人从试验田里连根拔起,全都扔进了井里。发现了秧苗在井中那一刻,袁隆平悲痛欲绝,跳入了深井中抢救秧苗。可惜,秧苗早已被沤烂了。

那年10月,袁隆平再一次告别了妻子和儿子,去到了海南进行育种试验。当时的海南还隶属广东,虽然偏僻落后,但却拥有非常好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幼苗,袁隆平与助手轮流睡在田里守夜,与田鼠们进行彻夜斗争。但遗憾的是,袁隆平历经千辛万苦带回的秧苗,种下之后效果仍不理想。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6)

袁隆平与助手们

第二年,袁隆平又去了云南沅江进行试验。这一次,袁隆平遇到了超越7.2级的滇南大地震。那天夜里,袁隆平被地震摇醒,看到天花板上的石膏板往下掉,立刻意识到地震来了,便赶紧跑出了房间。但是,他忽然想到种子还在屋子,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啊!于是,袁隆平又冒着生命危险逆行回房间,将种子抢救了出来。刚跑出来,房子便轰然倒塌。

这批抢救出来的种子虽没有直接培育出良种杂交水稻,但却让袁隆平在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袁隆平认识到,要从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身上寻找突破口。1970年11月,一株被袁隆平称为“高级”的野生稻出现了在他面前,从而打开了一个关键性突破口。

又两年过后,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第一批杂交水稻。但是,这批杂交水稻虽然稻草比普通的水稻高大,但打出的谷子却比普通的水稻要少。那些原本就不看好杂交水稻的专家,望着堆积的稻草,讽刺袁隆平道:可惜人不吃草啊,人要是像牛一样吃草,你这个杂交水稻那可真牛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7)

袁隆平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再次勇敢地站了起来。他想,这次试验确实失败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稻草比常规稻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正是杂交稻的优势吗?只不过,优势没有体现在谷子上,而是体现在了稻草上

很多专家听到袁隆平这样说,不禁感叹:袁隆平这是死不悔改啊,撞了南墙也不回头,铁了心要一路错下去了。也幸亏袁隆平没有因为自己的一再失败,以及别人的辛辣嘲讽而怀疑自己,两年过后,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种子在试验田结果震惊全国,亩产628公斤,是常规水稻的两倍!

此时,还有最后一道难关等着袁隆平去攻克,那就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毕竟,试验田里取得了好成果,但不能大量制种给老百姓种,那也了解不了问题。就在这个时候,袁隆平的父亲重病住院,检查出来是肺癌晚期,生命进入倒计时。老人弥留之际,一直呼唤着袁隆平的小名。但当他清醒的时候,却又严肃地对身边的家人说道:不要他……来了,他忙……吃饭的事,那是天大的事啊……不要他分心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8)

袁隆平与父母妻儿

袁隆平收到父亲重病的消息之后,恨不得自己长了翅膀马上飞到父亲身边去。作为一个儿子,生不能尽孝、死不能送葬,那不是实打实的“不孝”吗?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一刻都不能离开试验田啊!为了尽早解决无数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忍着巨大的悲痛,当了一个“不孝子”。

到了1975年,袁隆平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的最后一道难关——制种关。示范田的成果显示,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杂交水稻的产量高于常规稻20%。第二年扩大到13.9万公顷种植后,产量高于常规稻20%。到了第三年,产量更是高于常规稻20%到1998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3.2%!而袁隆平花费十多年心血取得这一伟大成果,所用的科研经费不到20万元!

此时的袁隆平,终于可以给老向以及无数渴望吃饱的老百姓一个交代了,终于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了,终于可以回家陪伴妻子和儿子了!但是,袁隆平并没有因自己取得了伟大成就而天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继续不辞辛劳地下农田搞研究。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9)

因为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努力,此后种植杂交水稻每年所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一个产粮大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到1998年之时,杂交水稻占我国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数亿人民因为袁隆平的伟大成就而远离了饥饿!

1981年,袁隆平获得了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不仅如此,在第二年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会议上,袁隆平走上主席台,屏幕上的袁隆平头像旁边出现了“杂交水稻之父”几个大字。值得注意的是,袁隆平不仅仅是“中国水稻之父”,还是“世界水稻之父”!

自1979年赠送 1.5 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后,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数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和推广,在海外种植面积达 700万公顷。到了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是直接将推广杂交水稻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要措施。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曾说:

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仅仅是每年的增产就可以解决数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全球有一半的稻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那么全世界每年将增产1.5亿吨粮食,能够多养活四五亿人。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0)

事实上,袁隆平能帮助十多亿人口的祖国解决吃饭问题,本身就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当年就有美国学者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自己的成果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帮助其他国家的人!

1995年,袁隆平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4年后,他的稻种亩产已达700 公斤粮食,轰动了世界。2000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因为杂交水稻造福与全世界,袁隆平获得的国际奖项也不计其数,如获得过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奖”、“粮食安全保障奖”与“科学奖”,“拯救世界饥饿奖”、“先驱科学家奖”……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1)

但是,很多人心中都有个疑惑,袁隆平运用科学技术帮助数亿人解决了吃饭问题,对全世界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为何却没得到诺尔贝奖?诺贝尔奖设有五个奖项,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奖励给在相关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袁隆平研究出了解决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贡献不可谓不突出。之所以没能获奖,小新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1.诺贝尔奖偏好于具有原创性的基础领域研究成果,评委认为杂交水稻技术主要偏向于基础领域之上的应用领域;2.诺贝尔科学奖也并不完全公平,容易被一些非科学因素影响。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2)

事实上,除了可能获诺贝尔科学奖(“生理或医学奖”)之外,袁隆平还有非常大的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袁隆平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无疑也是对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挪威一名议员便因袁隆平的巨大贡献将他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遗憾的是,袁隆平最后没有获奖。那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17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对此,有人解释说:诺贝尔和平奖旨在表彰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袁隆平的贡献与宗旨不是太符合。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3)

但小新认为,上面的说法明显不够令人信服,难道解决吃饭问题对和平的贡献还不大吗?如果饭都吃不饱,和平从哪里来呢?诺贝尔和平奖是怎么回事儿,大家心中都有数,看看它过去那些年颁给过哪些人就知道了。因此,这个奖不要也罢。

况且,袁隆平没获诺贝尔奖也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成就。世界各地金黄的杂交水稻都是诉说他的贡献,每一个吃杂交水稻的人都将记住他的伟大贡献。而袁隆平本人,也根本不在意是否得诺贝尔奖。

那些年风里来雨里去,遇到过地震、山洪爆发,无数个夜里在田间与田鼠、毒蛇相斗,浑身长满痱子,脚指头在田里泡烂,在家人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离开他们,经受住无数次失败的打击……这一切为的不是得奖,而是研究出杂交水稻!在袁隆平的心中,“农民的夸奖”比任何奖都重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比任何事都重要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在农田中度过了青年、中年,直至老年仍在田间挥洒汗水。2014 年,袁隆平攻克了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 1000 公斤的大关。但是,已是一名“80”后的他仍未停止奋斗的脚步。

耐盐碱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新的科研新方向。解决完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之后,袁隆平又想到了更长远的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除了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之外,还要扩大耕种面积。袁隆平研究发现,育成能够抗盐碱、亩产 300 公斤以上的品种,推广1 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 300 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 8000 万人口

此外,袁隆平还有以下几个目标:发展第三代杂交水稻;真正实现禾下乘凉梦;杂家水稻覆盖全球,帮助所有人解决吃饭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80多岁高龄的袁隆平仍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研究着杂交水稻。直至90岁,身体大不如前的袁隆平仍管不住迈向稻田的脚。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5)

为了方便90岁高龄的袁隆平下田,湖南农科院特意在他的住宅前安排了一块试验田。此后,只要人在长沙,袁隆平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下田看水稻。此时的袁隆平虽然视力大不如前,但眼光却依旧毒辣,时常能发现稻子身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弄得看守试验田的博士整天“提心吊胆”。

令人悲痛的是,袁隆平还未完全实现自己的心愿,便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与世长辞,享年91岁。那一刻,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想必无数的杂交水稻都在放声哭泣,想必无数人都在放声哭泣……

限于篇幅,文章无法详尽介绍袁老奋斗、光辉、伟大的一生。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袁老的一生,欢迎阅读《袁隆平传》。这本书除了详细介绍袁老研究杂交水稻的坎坷、光辉历程之外,还为我们展现了调皮捣蛋的小袁隆平、多才多艺的袁隆平、差点当上专业运动员的袁隆平、恋爱中的袁隆平、幽默的“梗王”袁隆平……

(父亲去世时没回家)(16)

讲述袁老一生历程的《袁隆平传》,实在是一本精彩、有趣、耐看、励志的大书。袁老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无论是在哪个时间节点。但是,他的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坎坷、充满失败的。

因此,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年人、老年人,都值得去读《袁隆平传》,既为缅怀这位帮助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伟大科学家,也为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从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的力量!现在只需戳下方链接便可得到《袁隆平传》,价格也非常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