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七工匠的产品,我们已不陌生。上次测过它的28mm F1.4,颇为惊叹。带着60微去新疆,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好回忆。而本次到站的75mm F1.25,似乎也是个狠角色!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

01 外观设计

我们收到的这支75是徕卡M口,这确实是百搭接口了。所以无论转接索尼E口还是尼康Z,佳能R,松下L都非常方便。如我们前两天所说,我们现在的镜头测试基准机是Z7。所以用了七工匠的M转Z口转接环,在Z7上测试!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

装上以后,除了转接环部分因为卡口不同产生的大幅收缩,看起来比较怪异,整体很均衡。拿在手里也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

如果装到徕卡M系列上,这头算大个头了。这一点从其卡口前的剧烈扩张看得出。不过装到微单上,则算小巧可人的玩物了!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4)

卡口的做工很精致,毕竟是给徕卡的,所以逼格还是要有的。在镜头的整体外观上,其明显借鉴了徕卡M系列镜头,无论漆层还是配色、标识,都让你恍眼间以为看到了一支徕卡头。

和很多市售的现代产品不同,该镜头采用了比较多的黄铜材料(卡口也是黄铜的)。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5)

你看得没错,虽然该镜头并不算重,但卡口由6颗螺丝固定,坚固程度毋庸置疑。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6)

七工匠75的对焦环纹理细腻,阻尼感适中,在手动对焦的过程中可以精确合焦。

因为是中焦镜头,所以该镜头的对焦行程没有之前的28或60微长,总行程不到180度,其中从0.8m到5m的对焦行程相对较长,5m-无穷远的对焦距离非常短。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7)

该镜头的光圈环在前,每级光圈有明确的对位。不过因为成本原因,该镜头没有实现等距的光圈调节,大光圈时光圈环行程比较长,而小光圈的间距很短。另外,建议厂家做出无级光圈/有级光圈切换钮(在索尼许多GM定焦和适马最新的35上都有),方便视频和摄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8)

该镜头以松纳结构为基础,采用了7片6组的光学设计。在镀膜方面,该镜头继续采用了多层镀膜,在不同的光线下,可以分辨出绿色和酒红色等。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9)

很有意思的是,该镜头使用了12片光圈叶片,所以理论上可拍摄非常完美的虚化背景。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0)

02 拍摄性能

以下是官方公布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体积确实不大,整体设计很紧凑。事实上,目前的光学镜头都采用了计算机设计,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和难度,也因此,国内有了越来越多的镜头厂家和人才(索尼部分GM镜头的主设计师就是中国人)。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人在光学镜头方面,肯定会越来越强。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1)

虽然是F1.25的大光圈产品,但因为采用了简洁的光学结构,而且以徕卡M卡口为基准设计,所以该镜头的重量并不大。只有600克。不过,简洁的光学结构在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必然会留下些光学性能方面的遗憾,这个我们后边来分解。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2)

这是官方公布的,安装在徕卡M系列相机上的样子,可见很协调,虽然不算小,但依然有点原厂镜头的味道。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3)

3000元左右的售价(加上使用淘金币和优惠折扣后约2780元),可见其定价还是比较克制,总体而言依然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4)

注意,该镜头虽然可以适配各家的微单,但无法用在法兰距长的单反相机上。同时,在使用除M口外的其他卡口机型时,需要使用转接环。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5)

03 性能测试

下边我们进行的是镜头的性能测试,说实话,第一次使用Z7测试非尼康镜头,我们对其色彩、边角等方面的反馈,还是很期待的。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6)

通过暗角测试我可以发现,该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暗角明显。需要收小到F2.8才基本消失。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拍摄图片,大家可以在PS里对其进行修正。而拍摄视频时,因为画幅的裁剪,我们在F2左右不会感觉到严重的暗角。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7)

下边是分辨率测试,Z7的像素与A7R3差不多,所以受测镜头的总体分辨率不会有大的差别,只是理论上边角分辨率会略好一点。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8)

从上图可见,在最大光圈下,其中心因为色散等原因,画面偏软。边角画质也比较松散,大家在拍摄中要多加注意,不要将主体放在四角。在收小到F1.4后,画面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边角拉近了与中心部分的差距。不过整体依然没有进入优异状态。

当光圈收到F2.8时,该镜头的画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中心拍摄的画面变得很结实,边角虽然还无法赶上中心部分,但也可圈可点。当光圈收小到F16时,其画质再次恶化,中心和边角分辨率都有明显的下降。

总体而言,该镜头在最大光圈下,整体画质可用,在收小到F2.8时画质扎实,在实际使用中应该有不错表现。

从畸变测试中可以发现,该镜头有可见的桶形变形。但因为焦距等方面原因(这有焦距设计中畸变相对容易校正),并不严重。大家在拍摄中略微注意,就可以有效避免。

另外,该镜头虽然是手动镜头,但毕竟是给摄影用户设计的,所以略有呼吸效应,视频用户在使用中可以注意。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19)

在色彩还原上,我们依然使用德塔的色卡。不过,由于测试基准机已经变化,大家要稍微习惯下尼康本身的色彩倾向。

在Z7上,该镜头直出的色彩浓郁,没有明显的偏色现象。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0)

作为一支大光圈镜头,75mm F1.25可以拍摄出非常漂亮的虚化效果。从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该镜头在最大光圈时边角有明显的口径蚀,收到F2时,其拍摄的光斑就会基本变圆。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1)

04 实拍感受

我们使用最大光圈拍摄无穷远处的电视塔。镜头合焦准确,中心画质可用,处于同一焦平面的边缘画质松散,“写意”多于写实。另外四角的暗角严重,给人一种“隧道感”,估计喜欢拍摄人文的用户会比较喜欢。

总的来说,该镜头在最大光圈下的画质比之前一些国产大光圈镜头要优秀,具有强烈的风格,可能会让用户的评价形成两个极端。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2)

在虚化方面,该镜头表现优异,下图为F2时拍摄的画面。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3)

从截取的放大画面可见,该镜头拍摄的前景自然,背景光圈圆润,焦点部分非常浅,但画面结实。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4)

再看此图,虽然画面的交织纹众多,但前景和背景的虚化都很自然,没有出现严重的二线性。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5)

在实际拍摄中,其畸变表现并不明显,不过最大光圈下会有少许紫边。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6)

从截取的画面可见,强烈的光比边缘,出现了轻微的紫边,需要我们后期多加校正。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7)

05 综述

毫无疑问,七工匠75mm F1.25是一支非常有趣的镜头。由于考虑徕卡M系列的风格,该镜头没有“堆料”,镜头口径也控制在了很小的62mm,整体相对小巧。

不过,它又提供了不错的画质,虽然最大光圈时风格明显,略有呼吸效应,但使用舒适,携带方便。3000元不到的价格,确实值得一用!

优点:

1、F1.25的大光圈

2、对焦手感良好,夜间合焦也很方便

3、体积小巧,方便携带,转接方便

4、整体画质良好

缺点:

1、最大光圈画面略软

2、无法传输数据,拍摄的画面后期不方便整理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8)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29)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0)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1)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2)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3)

七工匠35mm f1.2 和1.4(七工匠的一支75mmf1.2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