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先给制作团队的明智点个赞。因为片子选择了高度高度高度还原雷米的小说《心理罪》(据说作者本人对情节和场景都很满意),而不夸张地说,小说本身就是个重磅炸弹。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

但因为小说太长,为了完整利落地讲完这个故事,电影还是省去/改变了原著中很多重要的人物背景和细节。

本人觉得非常有必要出一个原著电影对比稿,出于两个目的: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2)

而小说中,廖亚凡和方木第一次相遇,方木是个大学生,而廖亚凡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那时,年少气盛的方木第一次破解了学校的连环杀人案,那个包庇罪犯协助杀人,却又用生命偿还了自己罪行的人,正是廖亚凡的母亲,大学的宿管员。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3)

自己虽然破了案,却也让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方木的愧疚之情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根。

廖亚凡进入孤儿院逐渐长大,而方木的照顾让她日渐生出男女情愫。然而方木无疑不会接受这段不合常理的恋情,廖亚凡一气之下出走,堕落街头、风餐露宿。多年之后,当憔悴的廖亚凡再次出现在方木面前,他的愧疚和思念涌上心头,肯定会付出一切来让廖亚凡变得更好。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4)

这样一来,方木让廖亚凡住进自己家里的行为就合理多了,他俩的感情深度也足以铺垫后面的戏份(廖亚凡死的时候原著粉肯定哭得更厉害)。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5)

还有一个终极问题:编剧不觉得,让年仅14岁的文淇,每次都演性侵受害者,有点过意不去?

李一的乱入有点妙

李一,一个强奸后离奇脱罪的人,在现实中的指代已经不能更清楚。这个人物的加入还是很值得借鉴的,虽然已经是陈年旧案,但依旧能唤起观众当年的愤恨,产生共鸣;而且省去了交代原著中廖亚凡身份。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6)

李一的加入还让方木的同事,余皑磊扮演的杨学武(原著中他的身份对应的是之前廖凡扮演过的邰伟)成为了本片的关键人物之一。杨学武是如此正义但如此冲动之人,他因为愤怒殴打李一,必然也会因愤怒想要私刑处置江亚。所以方木都不用费劲跟他演戏,一句“相信我”就能把“杨学武的局”变成“方木的局”。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7)

而江亚也正是因看到了殴打李一的杨学武且将其看成了“偶像”方木,才产生了模仿以暴制暴,成为“城市之光”的动机。最后江亚把李一藏在地下室,也省去了魏巍前夫的出场(原著中地下室里泡的应该是魏巍的前夫)。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8)

李一的暴行,激发了杨学武的暴行,连锁反应激发了江亚的暴行,但这时候方木却都守住了底线,这才是真的“主角光环”。

米楠为什么要当警察?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米楠和方木的感情产生得莫名其妙的

原著中米楠的背景可惨多了,被男友抛弃、没脸回家、没钱还得堕胎,而当她经历所有折磨时,陌生人方木的帮助成了她所有的力量。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9)

也许是对方木的依恋,也许是对方木所代表的警察形象的敬仰,她后来报考了警校,成为一名警花。这样,她跟方木的感情线也就很自然而然发展下去了。其实,刘诗诗演的米楠,一点也没有原著中米楠的隐忍和高冷,开篇爬摩天轮的那段也成功入围最脑残桥段。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0)

当然,不能否认,电影将米楠当警察的原因改成想要保护自己缺乏父亲的家庭,更适合电影化。原著那种离奇的经历全堆在电影里就有“卖惨”的嫌疑了。

魏巍的身份

魏巍成为背景墙,简直是本片最大的缺憾,应该是“删减”惹的锅。

一个师大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嫁给既没有财力也没考上警校的江亚?

杀完人的江亚总是津津乐道给魏巍汇报,不也在透露着,这姑娘以前肯定也不简单。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1)

而且,江亚作案之后,为什么要给屡次给方木留下数字让他怀疑上自己?而根据早前曝光的剧照和原著来看,这些证据都是魏巍留的。所以魏巍其实早醒了,只是在装昏迷。动弹也不是因为恐惧,只是在预示,老娘要行动了。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2)

原著中,魏巍可是比女一还吃重的关节点人物啊!最后移花接木救了方木的,也是魏巍。这个情节改成了方木因GPS获得解救,整个档次都拉低了,方木视频里惹来大家一堆眼泪的话活生生吞回去了。

最后,好歹林嘉欣也是一代女神啊,给点不浮肿的美好画面好不好?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3)

魏巍的故事如果展开,估计一个连续剧都拍不完了。我理解电影因为时长和不想过于累赘做出的选择,但你好歹留点线索啊?哪怕一个镜头也好?


把廖亚凡的背景简化,抹灭了拍前作的可能性(当然李易峰版也算是前作了);把魏巍的片段剪掉,似乎更想断掉原著粉的希望:我们也不确定能不能拍续集,你们就先别期待吧。

城市之光所在的电影史背景(为何城市之光的灵魂人物被剪成背景墙)(14)

所以,一本原著拆开拍真是原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