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二)平定江南31、——率十州兵长驱下,中间突破趋贺州。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只有南汉皇帝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赵匡胤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次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

32、——都统象阵迎宋军,劲弩破阵占韶州。

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南汉国都兴王府(今广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等到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十二月,进至韶州(治今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今广东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阵,占领韶州。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

33、——继续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亡。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克英(今广东英德)、雄(治今广东南雄)三州。二月,进至马径(今广东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军,继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4)

34、——李煜臣服求自保,暗中备战防宋军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臣服以求自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赵匡胤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今浙江杭州)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占领采石(今安徽当涂北)。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5)

35、——南唐激战秦淮河,大败南唐逼江宁。

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开宝八年(975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今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今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所率十万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6)

离奇去世36、——光义饮酒宿宫中,隔日清晨匡胤死。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7)

37、——匡胤承诺杜太后,日后帝位传光义。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8)

为政举措38、——强干弱支内外维,三年一易置通判。

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国家。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通过采取“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施行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9)

政治中央集权39、——三大系统互平行,分由皇帝直统属。

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等机构。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0)

40、——司法人员文官任,死刑报请中央审

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供定薪之用,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虚衔,如学士、待制等,不是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1)

41、——为了防止普擅权,又以居正参知政。

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为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任参知政事(副相),此后成为定制。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2)

42、——宰相枢密分别奏,皇帝分别控制权。

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3)

43、——地方赋税留部分,其余全部中央握。

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4)

44、——翰林学士备顾问,可以直接提建策。

刑部:赵匡胤在位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学士院: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包括宰相的任命、对外的国书等。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5)

45、——台分三院无专职,御史中丞最高官。

御史台:宋沿唐制,朝廷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最初无专职,由其他官员兼职。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6)

文武制衡46、——方镇残虐民受害,儒臣百余治大藩。

后人根据“太祖誓碑”中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等理由,认为宋朝“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是赵匡胤在位时所定下的。但赵匡胤实际上是抑武却也并不太重文的,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在太祖说来,任用文士仅仅因为他们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向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7)

科举改革47、——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锁于贡院中。

宋代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五代时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8)

48、——直到最后计成绩,才能拆封知姓名。

弥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19)

49、——考生交完试卷后,雇请抄手重誊录。

誊录制度: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即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0)

50、——权贵子弟要复试,是否无能成绩高。

别试: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1)

经济51、——黄河问题是水患,决堤改道淹农田。

赵匡胤对有关国计民生产生重要影响的黄河下了很大的力量治理。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水患,五代时期,黄河决堤、改道,淹没村庄农田,宋初也不断有水灾出现。赵匡胤在建隆三年(962年),令黄河沿岸修堤筑坝,并大量种树,以做防洪时用。 每年的正月、二月、三月,为黄河堤坝例修期,赵匡胤下令严格巡察,防患于未然。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2)

52、——重视农业和生产,减轻徭役税专收。

因此,素以黄害著称的黄河在他在位的十七年中,只有十几次溃决的记载,并且都没出现严重的灾害。除了黄河之外,赵匡胤对运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商业经济的流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3)

53、——澄清吏治奖农桑,促进经济的发展。

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下过一道命令,就是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 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尽快医治了二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4)

军事军制改革54、——解除禁军将兵权,调往外地节度使。

军权集中: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军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宋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兵、乡兵、蕃兵四种。禁军是军队的主力,赵匡胤即位后从各方面加强禁军的实力: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5)

55、——亲自教阅强训练,给以优于州俸禄。

首先是选练。禁军选全国精壮充任,赵匡胤最初捡选强壮士兵作为兵样,遣至全国各地,令地方照样召募,后来改为木梃,并规定尺寸,由地方官依样挑选送往京师。当时禁军的标准是琵琶腿,即大腿粗壮者,车轴身,即肩宽腰细者,身高为五尺五寸至五尺八寸。禁军聚集在京师,太祖亲自教阅,加强训练,并给以优于外州的俸禄。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6)

56、——禁军两年须换防,习于劳苦免怠惰。

其次是建置。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7)

57、——禁军调动枢密院,枢密院由帝指挥

最后是军权。聚集在京师的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统辖,称为三衙。三衙只在平时负责对禁军管理、训练,无权调遣。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将领不得擅改。这样,禁军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8)

统一天下58、——行逢湖南从效泉,漳州还建割据权。

北宋建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在北宋北面,有强大的辽和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等较大的割据政权。另外,周行逢在湖南、留从效在泉州、漳州还建立着一些割据政权。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29)

59、——南方各国力量弱,契丹政权实力强。

赵匡胤根据当时的形势,鉴于南方是经济重心,各国力量较弱,而北方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实力又比较强大的现实,在征询了张永德、赵普等大臣的意见之后,确定了与后周世宗大体一致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0)

60、——曹彬分兵四川进潘美率军攻南汉。

建隆三年(963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李处耘出兵两湖,灭荆南、湖南。从此,宋军西逼后蜀,东胁南唐,南可直取南汉,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次年,派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刘廷让)、曹彬分兵两路向四川进攻,第二年年初灭后蜀。开宝三年(970年),赵匡胤派潘美率军进攻南汉,次年灭南汉。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1)

61、——宋军直抵金陵城,南唐后主李煜降。

至此,南唐已陷入宋军包围之中。南唐主李煜大为恐惧,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开宝七年(974年),曹彬、潘美率十万宋军,战船千艘,自荆南顺流而下,向南唐发动进攻。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次年初,金陵城破,南唐后主李煜出降。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2)

62、——光义又用政治压,迫使吴越纳土归。

南唐覆灭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赵光义又用强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的钱俶和漳、泉的陈洪进相继纳土归附。至此,“先南后北”方略的“先南”部分完成了,剩下来的就是北方了。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3)

63、——两次出兵攻北汉,辽兵援助无功返。

开宝元年(968年)和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曾两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第三次进攻北汉。两个月后,赵匡胤突然死去,辽又出兵支援北汉,新登基的赵光义只得下令撤兵。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4)

64、——分裂局面告结束,完成全国大统一。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亲自统兵进攻北汉,包围了太原城。北宋军队在石岭关附近击溃辽派来支援北汉的军队,迫使北汉投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完成了对全国大部的统一。

宋朝皇帝列表赵匡胤是哪的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