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刘家传统杆秤制作情缘侧记

作者 朱军

农历癸卯年正月初五下午,如约和汉台区刘家传统杆秤制作工艺的省级“非遗”传人刘贵明相见,同时相遇的还有他的大哥刘贵生及其夫人徐连英,以及作家鲁长安先生。按照大致的访谈思路,话题渐渐深入,对这一掩藏在时间深处的民间技艺有所了解,对刘家两代人对传统杆秤的追求与深情,也有了发自内心的感佩。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1)

说起传统杆秤的制作技艺,对刘家人来说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据老辈人回忆,1938年,随着全面抗战爆发,烽烟四起,武汉三镇相继沦陷,随着大撤退和大批难民向内地涌入,湖北武汉之汉阳人张福泰流落汉中,到了老东关栖身。他不仅带来一身烽烟,还带来一个绝活,那就是传统杆秤的制作技艺。不久,张福泰开了一个小作坊,制作出售传统杆秤。这时候,居住在东关里的后生刘德福,对此很感兴趣,想拜师学艺。当他告诉父母后,双亲觉得这做杆秤的手艺是正当营生,儿子也有兴趣,学一门手艺有何不好呢?就爽快地同意。张福泰作为杆秤匠人,也想招收学徒,于是一拍即合,收了刘家人送的四色礼,收刘德福为徒。师徒二人也真是有缘,名字里都带一个“福”字,而这传统杆秤的手艺,也是张福泰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由于乃父的手艺出众,还曾经给武汉汉阳一官人制作楠木杆秤得了二十两银子的奖赏,这当然是老话,可听上去很是诱人。拜师之后,刘德福机灵勤快,前五年从打杂开始,洒扫庭院,勤勤恳恳,后来张福泰见刘家小伙可靠,就把制作传统杆秤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他自己也苦心琢磨钻研,从当徒弟到当匠人,前后十余年,迎来了解放,之后继续从事杆秤制作营生,直到1958年公私合营,成为汉中市衡器厂的一员技术工人,这时候,他已经娶妻生子,有了孩子,也有了对传统杆秤的感情。这时候,师傅张福泰去世,刘德福就成了杆秤的汉中传人,他在厂里兢兢业业,带了不少的徒弟,有不小的名气。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2)

时日漫漫。1990年,刘德福把传统杆秤的制作技术传给三儿子刘贵平和女婿,同时传给幺儿子刘贵明,他做技术指导,直到2004年因为眼疾才退出,但依然关注着传统杆秤的制作,并于2009年将传统杆秤的制作工艺申报“非遗”,列入省级非遗文化名录,拿到了证书。2015年,父亲刘德福去世,刘贵明接过父亲的技艺,一直孜孜不倦地制作传统杆秤,不间断干了三十年,还将这个技术传给了侄儿刘勃良,可以说代不乏人。在此基础上,刘贵明一鼓作气,于2017年将传统杆秤的制作技艺再一次申报,列入省级非遗文化名录,成为传统杆秤制作工艺的新一代传人。至此,坚持下来的传统杆秤制作人已经不多了,刘家是唯一的一家,外面的杆秤制作人也多为刘贵明父亲刘德福的徒弟。他一路走来,到了后来,到了今天,对这一传统工艺的感情也悲欣交集,一言难尽。这当然只是大致的线索。对此,刘贵明的大哥刘贵生和嫂子徐连英都是见证人,也无不感同身受。老大刘贵生记得小时候父亲刘德福讲传统杆秤制作的事情,那些作坊里的日子,那些制作杆秤的日日夜夜,都留在了他的脑海;虽说他没有接受父亲的杆秤传承而去了水电三局工作,但他对这些家传的技艺还是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他的媳妇徐连英自从嫁入刘家,也融入杆秤制作的氛围,她记忆最深的是老东关一整条街和周围的人都喜欢买刘德福家的杆秤,觉得货真价实,他们只做一斤秤,绝不做八两秤,一句话,刘家只做良心秤,远离黑心秤。而且徐连英还记得一嫁入刘家就看到公公婆婆背着工具出去干活,做秤、修秤,风雨无阻,衡器厂从东关迁到石马坡后路程更远,可还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同时,公公婆婆即使再忙也主动承担家务,她得到公公婆婆的悉心照料,从来不让她干重活,她自己在汉台工艺美术厂工作,一直对制作杆秤的人敬佩,眼看着刘家的杆秤受到欢喜,自己也很高兴。老人们常说,手工老秤是十六两,秤杆上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得古人“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之意,外加福禄寿三星,这大概也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吧。老人们还说,做良心秤,不做黑心秤,须知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就肯定少寿了。这是底线,不可突破。这一理念贯穿在刘家制作手工杆秤的全过程,也是父子两代人的经营准绳,作为家训,镌刻在他们的脑海和心田。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3)

交谈中,得知传统杆秤分为铝合金杆秤、铝杆秤和木杆秤,其中铝合金杆秤的中间是空的,用起来不沉重,好使。木杆秤也分为很多种,全因木材种类而不同。也可以按照秤的重量不同划分为五百斤秤、二百斤秤,以及更小的杆秤。大的可以用来秤煤和石头,秤粮食和柴草,还能用来秤别的各种东西乃至中药材,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和手工业时代,手工杆秤的作用可以说是巨大无比。如果把磅秤也算在内,那么传统秤的大家族成员就更多了。对制作传统杆秤情有独钟的刘贵明,津津有味地说起传统杆秤的制作流程,可谓如数家珍。

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十步:第一步是选料。通常以红木为主,也用鸡骨头木料和红桪;梨树木、核桃树木也是好材料。红木中楠木比较贵重。所有选料,以瓷实、木硬为好;即使是红木,也得风干三年才能选用。选料是作手工杆秤的基础,不敢马虎。第二步是下料,即根据需要做的杆秤大小推成大小条,用刨子刨圆;其中要紧的是大小头必须在一条线上,杆子刨不圆,做杆秤注定失败,这是要害环节。第三步是刨杆,就是装基准刀、分刻度,将前卡和后卡分好,这是精益求精的功夫,同样至关重要。第四步是校杆,就是找零位、找平衡点,将杆秤视平,校定盘星。比如十公斤前毫两公斤(一个刻度一两),二百五十克的秤秤杆的误差为百分之一,磅秤误差为千分之一。对此,刘家的杆秤都能达标。第五步是分步。根据斤两分大小步。第六步是钻眼打孔,通常用舞钻打眼打孔,那小小的舞钻在匠人手里频频起舞,颇有美感。第七步是嵌铜丝。通常用黄铜、红铜、白铝镶嵌,之后下水用油石打磨。第八步是打磨,为让杆秤更加光滑精细美观。第九步是上色。通常用五倍子和皂矾上色,之前先用石灰去油;这个过程,要做到杆黑,星黄,看着盈人。第十步是上油,用细砂纸打磨上油晾干,就算完成杆秤的制作步骤。与此同时,按照计量要求选购秤砣,常用铸铁,也用黄铜做秤砣;需要分步校秤时确定秤砣大小,必须相匹配,一句话,按标准选,按标准做,秤砣与准星相匹配。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4)

这个过程说起来不难,可要是真的做好杆秤,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做杆秤的技艺,一步不少,环环相扣,就很不容易了。回首起来,1958年年公私合营,刘家就成为衡器厂的一员,一心做杆秤,一心做良心秤。许多年来,他们不知道做了多少杆秤,那或许是一个天文数了。刘贵明记得,他们刘家做手工杆秤生意最好的时候在1990年到2000年,那一段,他们的杆秤每一个月至少要做出并且卖掉二百个,许多的日子,他们都要加班,磨秤杆到半夜,很是辛劳,但心里高兴。刘家人做的杆秤,覆盖全汉中地区十一个县区的土产公司,都用他们的杆秤;四川的广元、通江、南江等地,也用他们的杆秤。他们的杆秤靠得住,用户自然就多,产销稳定。那一段时间,简直是他们手工杆秤的黄金时期。

刘家手工杆秤的制作很辛苦,但也有不少乐趣。比如当年刘贵明的父亲刘德福在东塔小学边上苦战三天制作了一根红木杆秤卖了四十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两万余元,可见年轻时候的激情在杆秤上也同样激荡不已。1964年,刘德福到西安衡器厂学习制作磅秤,学成后成为汉台衡器厂的一个主打产品,生产多年,被许多矿山和煤场使用,也给单位带来不小的效益。1958年,海红轴承厂发现了刘德福,要调他过去,主管上级市二轻局不放他走,他自己也不多计较,因为他在制作杆秤上有独到之处,卡子和淬火都自己打,很有一套呢!1960年,衡器厂处于困难时期,刘德福工余突发灵感,捡开了石头;对此别人不知道究竟,他自己明白这是在利用石头开发秤砣,一块一块的石头,一个一个的石头秤砣,竟然被他制作成功,发明了竹篮秤,实在是不无聪慧;虽说如此的秤砣不一定标准,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也是一种发明创造吧?即使在文革中,刘德福因为脾气太直受到冲击,虽说与政治无关,但也被关进黑屋子。他平时喜欢喝两口小酒,与人争吵后居然唱起京戏,刘德福的妻子知道丈夫的脾气,那半年一直给他送饭,可是奇怪,半年后刘德福出来后竟然脾气好了许多,也算是因祸得福吧。长期的钻研,让父亲刘德福成了杆秤制作全才,他曾说,做一个好的秤匠,既要做一个好的木匠,也得做一个标准的铁匠。尤其是杆秤的制作绝招在刃口,“一杆秤,两刃口的距离”最为关键;上下刃口要在一条线,刃口不合规,卡子就不在一条线,一杆秤就是毁了大半。那么,三个刃口在一条线上,“刃口,秤钩,刀口”最为紧要,就是技艺中的绝招。

刘德福走了,刘家杆秤的制作技艺就落在了刘贵明身上,他的哥哥和嫂子,对他也很关注。他凭了灵气和勤勉,把杆秤制作的技艺发扬光大,技艺日益精湛。可是,2000年开始,由于电子秤的大量上市,手工杆秤受到巨大的冲击,作出的杆秤难以销售,他尽管十分勤勉,也不无困惑。好在2017年他更名上报的非遗项目成功,从那之后,政府给他不小的支持。省级非遗文化项目有四千元的年度补助,汉台区政府还给了他两件免费门面,让他的杆秤有了对外展示的窗口。后来,政府的补助改成每年都有,计量局对他也很看中,可以说支持的力度更大了。但市场经济的冲击还是无法估量,他和他的手工杆秤面临危局。但刘贵明没有气馁,继续努力,在传统杆秤的路上持续跋涉。从那个时候起,刘贵明开始靠拢和接近市场,有了奋力的冲刺。2010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报道了汉中刘家传统手工杆秤技艺,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加上申报非遗项目的成功,他的手工杆秤又生意好了一段时间,但依然陷入市场困厄。2015年,山东苏先生来到汉中,聘请刘贵明到了那边,每个月开工资六千元,制作工艺杆秤,杆秤的实用价值向旅游和工艺转型。2015年底,刘贵明到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继续制作工艺秤,老板当年销售额达到九十六万元,可他还是拿着每个月六千元的工薪,算是“含泪的微笑”。到2017年,他被聘到浙江义乌某作坊,制作工艺杆秤,因为那边修楼房装修的拐角处往往摆放工艺杆秤,杆秤代表镇宅之物,而秤砣则象征着权力,对于游客,则有着“称心如意”的意味。可对他自己,还是惦记着杆秤,惦记着几代人的努力,还有孜孜以求的制秤之路,他在心里呼唤着传统技艺的兴盛,给自己的微信号取名为“秤心如意”,一直用到今天。但是现实有其残酷的一面,如今的刘贵明,不得不去外地修路,只是在他真正想制作传统杆秤的时候,才在某个时日悄然地进入作坊,摆开工具,制作杆秤,让自己沉沁在祖传的劳作愉悦之中。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5)

正月初七,你站在刘贵明开设在中山街那家传统杆秤制作技艺店铺里,眼前是一片飞旋的与光和尘,临近春天的阳光跳跃着起舞,刘贵明黑里透红的脸庞依然充满期盼。那一排排的杆秤有大有小,悬挂在那儿,一个磅秤也蹲在地上,像一个神奇的宣示:我还在,我永远在!这时候,你的耳边想起当天采访中刘贵明和他兄嫂说过的话。兄嫂徐连英说,希望刘老太爷的手艺有人接替,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哥哥刘贵生说,愿手工杆秤能够传承,让九泉之下的老爸欣慰。而传统手工杆秤的传承人刘贵明则说,期望找一个不计报酬的有缘人传承杆秤制作技艺,让两代人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正所谓大道不孤。刘家的传统手工杆秤技艺也不是孤军奋战。据悉,在勉县城,在西乡城,在南郑的新集古镇,也有制作传统手工杆秤的人家,比如李家,比如张家和王家,都在做。他们可能是师徒关系,可能是某种呼应。这些含辛茹苦的手艺人和汉台的刘家人一样,都有艰辛,都在挣扎,都在行走和跋涉,都有着一样的愿景和对日子的期待。

说话间,同行的作家鲁长安先生,亦身心舒展,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朱 军 2023,1,31,大年初十,写讫于天音阁,2,1,修订于山顶轩)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6)

摘一两时光陪半两人生(两代人的秤心如意)(7)

【作者简介】朱军,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原地税系统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汉中市作协副主席。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微信官网首批驻站作家。先后出版散文集18部,长篇小说6部,小说集9部,诗集12部,童话集1部,累计1000万字。温和执毅,笃守文心。坚守人生,自尊放达,在自然与灵识中熏染墨香,在抒写中行走,提升生命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