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先生已经故去多年,如今主流相声行业深受观众喜欢的相声演员,基本上都出自他的门下,可以说撑起了相声行业的半边天。

马季相声小品五官争功 马季名作五官争功(1)

姜昆是深受马季先生器重的徒弟,他是马先生看中的第一位学生。因为姜昆的表演风格独特鲜明,马季先生很快把他调到了说唱团。凭借《如此照相》一战成名,姜昆很快红透半边天。

到今天,姜昆也是马季先生徒弟们中间受到争议最大的,至于其中的是是非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马季相声小品五官争功 马季名作五官争功(2)

姜昆的相声作品质量,可以说呈现一种断崖式,分界点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姜昆的相声也是引领一时风骚。

不过在相声行业里一直有一段“公案”,马季先生曾经有过一个名作,1987年春晚带领冯巩,刘伟,赵炎,王金宝合作了《五官争功》,结果姜昆却并不在其中。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马季先生不器重这位大徒弟的表现。

马季相声小品五官争功 马季名作五官争功(3)

插句题外话,马季先生的大徒弟,一说是赵炎,一说是姜昆,因为马季先生不太赞同传统的师徒制,所以大徒弟这一点暂时存疑。

姜昆和相声的结缘也很有意思,相声前辈郝爱民带领艺术团下基层,姜昆听了之后迷上了相声这种表演方式,凭借着出众的记忆力,姜昆把郝爱民的作品整理了下来。

不仅如此,凭借出众的模仿能力,姜昆就把郝爱民先生的这个作品,在舞台上表演了一番,结果赢得满堂喝彩,由此姜昆正式打开了相声行业的一扇门。

马季相声小品五官争功 马季名作五官争功(4)

等到姜昆认识马季先生的时候,他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并且有了自己的表演风格,马季先生也一直很欣赏这位充满灵性的徒弟。

为什么《五官争功》没有带上这位大徒弟呢?姜昆很早就在节目中做出过解释,答案让人很意外,因为当时马季先生正在锻炼姜昆的创作力。

姜昆回忆道,师父马季觉得自己有创作才华,所以逼着自己深入到基层中挖掘素材,姜昆创作一个作品,马季先生看着不满意,于是就埋下头接着创作。

马季相声小品五官争功 马季名作五官争功(5)

在马季先生的这种严厉教导下,姜昆终于开窍,对于相声创作逐渐得心应手。

不过姜昆的这个解释有点言过其实,因为这些年来,姜昆鲜有佳作问世。

还是老友陈佩斯评价得好,他认为姜昆有着出众的组织管理能力,放到整个相声行业里也很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