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常态化转变为应急状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喻伟红作为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响应,投入到大数据排查、管理赋码对象、核酸检测等工作中,当好社区疫情防控“螺丝钉”。

3小时100多条数据,是在与“时间赛跑”

早晨8时,这场无硝烟的战“疫”在一通通电话中打响。喻伟红走进社区走向自己工位,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你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请问你是从福建来的吗?什么时候做的核酸?”喻伟红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打100多个电话,需要具体了解他们的行程、健康码及核酸检测情况。短短3个小时,她就处理了100多条数据,当然做这项工作,不仅要快,更要有耐心。遇到配合的居民,一个电话不到1分钟就可以完成,但是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沟通时间就会比较长,甚至会遭到辱骂。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和数据打着交道,对于他们来说,不断接打电话、反复核查信息是工作的常态。数据处理就是和时间赛跑,因为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随意流动,后果不堪设想。

社区工作者的抗疫心得 社区工作者的战(1)

(疫情期间,喻伟红需要核查系统大数据,并做好信息登记。)

将心比心,彰显赋码管理的“温度”

推行健康码管理,加强健康码动态管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对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具有关键作用。“这些人员都要马上进行核酸检测,有的是三天两检,有的是七天四检,也是十四天六检,我们都要合理安排,有效追踪。”喻伟红表示,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并不简单,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赋码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将心比心,提供周到服务,把居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在严格的管控举措中,彰显为居民服务的“温度”。

“我3月16日去青岛出差,因为小孩的健康码是绑定的我的手机,导致小孩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现在学校要求家长必须每天上传健康码,黄码是不能上学的。我要求给小孩解码。”一位家长焦虑的给社区打来了电话。为人父母,喻伟红特别能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立即收集小孩的信息提交到解码邮箱进行改码申请,并安抚好这位家长的情绪,叮嘱她不要过分担心,改码申请已经提交,疾控中心会第一时间处理,耐心等待。

一站就是一整天,只为提高检测效率

3月20日,凌晨6时许,银桥社区工作人员已在世茂集结完毕。他们布置好桌椅,粘贴一米线,围拉警戒线,各项工作有序铺开,等待居民群众前来采样。“请大家打开健康码,十人一组,有序待检!”喻伟红因为能够熟练操作手机,便主动要求参与信息录入工作。连续站着四五个小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顾不上。一整天下来腰酸背痛,但她却毫无怨言:“这是我们的工作,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我们这些基层工作人员挺身而出。”

社区工作者的抗疫心得 社区工作者的战(2)

(喻伟红身穿防护服在核酸检测点录入信息。)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就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当天,银盆岭街道在全街范围内设置了30个核酸采样点,关键时刻社区工作人员化身“信息录入员”、“秩序维护员”、“后勤服务员”,助力核酸检测高效完成。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通讯员肖湘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