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体会和感悟(呼兰河传心得)(1)

一座城拥有传统的观念,一个村拥有传统的封建,呼兰河这个地方,虽经历了许多个岁月,却依然还是老样子,呼兰很小,小的只有东大街和南大街,任何消息都会被左邻右舍传出,呼兰很热闹,乡里乡亲们相互打招呼,呼兰这个地方很迷信,有许多陋习,乌鸦漫天飞,黑压压的笼罩在天空,黑色的社会背景下,一群被封建思想禁锢的百姓,麻木的活着。

《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对于故乡呼兰河所写的一本小说,她写出了自己对于故乡的热爱,也写出了当时人民的封建愚昧,呼兰河是一个小城,却有着随处可见的迷信思想,跳大神、放河灯、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每当有哪户人家跳大神,许多人都会排队去看,希望可以沾一沾大神的福气,求得心安,对于生病,人们不想的去医院,而是说中邪了,需要驱邪消灾,人们用迷信的思想来定义着生活习惯,重男轻女的思想人人都有,在祭拜老爷庙和娘娘庙时,大家的态度有很大差别,在老爷庙中,每个人都诚心诚意的跪拜,希望不要得罪神像,而到了娘娘庙,人们就没有在意许多,对于呼兰河的人来说,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就像是天和地,本来就不平等,打骂女人是正确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童年是一个美好的时光,萧红的童年有着疼爱他的祖父,她享受着在田地里抓蝴蝶、在夜晚看星星的美好,萧红用童年的视角诉说着呼兰河人的冷漠麻木,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冷漠的,路中间的大泥坑不管是下雨还是干旱季节都存在危险,虽然它严重的阻碍了人们的交通,有许多猫、狗、鸡等动物掉进去,也没有人来填补,人们只会在马车陷下去时看热闹,大声呼喊为马儿加油,脸上洋溢着看热闹的笑容。在清晨的早市上买着便宜的猪肉,没有人会说猪肉是瘟猪肉,用不切实际的想法说这个猪肉是掉进泥坑里的,所以才便宜。人们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没有人去在意它,平淡的日子中总会有热闹出现,他们不会错过,像是一个评论家,用讽刺的语言和嘲笑的语气去传播,增添自己的乐趣。

思想的封建导致了许多悲剧发生,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本是一个可爱善良,勤快老实的女孩,但因为刚来胡家没有害羞,吃饭吃三碗的缘由而被人嫌弃,说这个媳妇真不懂规矩,婆婆为了给她一个下马威开始了对团圆媳妇的不断打骂,本就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她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被亲人卖作童养媳,不断的打骂让她变疯,她想要回家,可回哪里的家?婆婆用绳子吊着打她,用火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希望她断了回家的念头,可这样严厉的打骂只会让人害怕,团圆媳妇被打怕了,晚上做梦都能梦到被打,老胡家的人为她请了跳大神治病,当众脱衣在滚烫的热水中洗了三次,一次次的昏死却没有人出来阻止,在场的人依然喝彩观望,在他们的眼中这或许只是一场戏剧,为他们无聊的日子增添趣味。团圆媳妇最终在一个夜晚死去,没有人为她的死感到伤心,只是觉得花了许多冤枉钱。团圆媳妇是悲惨的,她被人们的封建思想所迫害致死,肉体的伤害和心灵的创伤是不可能恢复的,她是社会时代中的牺牲品。

呼兰河是荒凉的,人心是冰冷的,没有人会去同情,就算当时有一丝感动,但最后还是会变得冷漠,人们没有对未来的追求,一天又一天的度过。开粉房的工人唱着歌,漏着粉,拉磨的冯歪嘴每日每夜的工作,娶了王大姐还要遭受他人的议论,逆来顺受着接受生活,对于苦难的日子变得麻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光明,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穿暖,生活的不幸,让人觉得悲哀。

呼兰河传体会和感悟(呼兰河传心得)(2)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是那样的详细,那么的形象,她把在童年所看到、听到的都写了下来,呼兰河的风景、人民生活的地方、村里人的封建等等,这些回忆使得我们看到了当时呼兰河社会风气,无动于衷的行为让人看了感到悲痛,社会的黑暗,传统封建思想的危害,使人变得不再有血有肉,萧红喜欢她的家乡,她爱这片土地,但不爱这封建思想禁锢的时代,她努力的抗争着,女性的低等地位在小说中多次展示出来,让人感受到当时女性受封建思想迫害的悲惨,呼兰河是社会时代的一个缩影,萧红用她自己的经历见闻写下了这本《呼兰河传》,是现代女性觉醒和受难的写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命运,给人深刻的反思。

作者:莫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