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点儿啥,后来发现还是摆烂舒服,哈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2012年2月1日的星期三日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2年2月1日的星期三日历(第三百七十九天)

2012年2月1日的星期三日历

本来想写点儿啥,后来发现还是摆烂舒服,哈哈。

——————读书笔记——————

———————小辉———————

《次第花开》读完了,交作业:

(这是一部藏传佛法之书,我个人不信任何宗教,但我相信信仰的力量,所以我尊重所有合法宗教,尊敬所有信仰合法宗教之人。)

1.阅读时间:5日晚上到6日下午, 又是一天,因封闭管理,除了吃饭睡觉跳绳,其余时间基本就是看书,读书速度确实快了不少。

2.关于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堪布”的意思有三①藏传佛教中佛学知识渊博的僧人。②藏传佛教寺院或各个学院的主持人。③原西藏政府的僧官名;

希阿荣博,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的弟子之一。 二十余年来,他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发起、组织规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教弟子闻思修持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

3.关于书名:次第花开的意思是:花朵一个接着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开放。意思是自然界里,都有自己的因果顺序,春天里桃花盛开,夏天里荷花绽放,秋天里菊花遍野,冬天里有傲雪的梅花。

人生也是如此,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使命,等到时间到了以后,你自然可以看到,最期待的事情。

4.关于此书:如开篇这是一部藏传佛法书,是希阿荣博堪布近年来所写的心灵随笔集。这些随笔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来。

书中记述了作者艰苦幸运的求学经历,对师父的感恩思念,对故乡母校的真心回馈;介绍了佛教的基础概念、教义和学习规矩;直面人性的弱点,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让我们生起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

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得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5.内容结构: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珍宝人生”——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第二部“佛门”——我们寻遍整个世界,发现佛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乐。

第三部“走出修行的误区”——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第四部“冬日札记”——2009年初,希阿荣博堪布在家乡的扎西持林闭关中心写下多篇随感,或睹物思人,或畅谈佛法人生,素朴平实的语言背后是堪布一贯的清亮、通达。

第五部“生命的依怙”——释迦牟尼佛说:“真正化解痛苦与危机的方法就是断除损害众生的恶业,行持自利利他的善业。作为佛弟子,不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做利益有情的事业,这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放生。”

6.《次第花开》是一本好评如潮的书,最早听说还是在几年前的樊登读书会,但对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后又几次想读又错过,这次终于买书并读完。读后方知此书是作者写给现代读者的人生指南,也是现代人安顿心灵的智慧之书。使人能够透过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得到快乐生活的启发,用内在的智慧面对生命的起伏。

7.通读全书,我个人没有办法概括出书中的内涵和意义,说实话我也只是读过而已,没敢仔细品读和思考,虽知自己俗人一枚,却也不想被任何宗教束缚自己的思想,左右自己的判断,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目前还没迷失自己,那就一步一步来吧,过程的精彩不比结果差。

所以我把这本书送给了一位真正潜心学佛的师傅,相信这本书在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8.分享几句美文:

①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②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可是人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他们,要么因为快乐转瞬即逝,来不及充分感受。

③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④自律不是压抑情感不是遵循,强制的规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给人看。

⑤堪布说:电话对修行人的干扰实在太大了。

(我说:电话对普通人的干扰也很大,所以我卸载了抖音等一众无用app,这才拿起了书,看上了书)

⑥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⑦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令我们的人生有意义,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仅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

⑧经论中说: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当;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崩然不动。

(我觉着人生和这个很相似,如少年,青年,中年,晚年的四个阶段一般)

⑨河水交汇,四面青山围绕,幽静秀美,远离尘嚣,人在山谷中。望天,碧空如洗,望山,层峦叠嶂,近处芳草如茵,远山绿的发蓝,青山外面雪山绵延。

9.今天开始读下一本书,沈从文的《慢慢,走走又停停》。

——————念楼学短——————

此酒不堪相劝.冯梦龙,谭概. 越情部第十

宋明帝赐王景文死。景文在江州,方与客棋。看敕讫,置局下,神色怡然,争劫竟。敛纳奁毕,徐言,奉敕赐死,方以敕示客。因举鸩谓客曰,此酒不堪相劝。遂一饮而绝。

【背景知识】:

宋明帝,即刘彧,南朝宋皇帝。

王彧,字景文,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宋重臣。

江州,今江西九江。

彧,[yù],有文采。

敕,[chì],皇帝的诏令。

讫,[qì],(事情)完结。

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 用的镜匣。

鸩,[zhèn],古代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可以毒死人。

【大意】:

刘宋朝的明帝决定要王彧死在自己前头,自知不起时,派使者将敕书和毒酒送到江州去,令其服毒自尽。

使者到时,王彧正在和客人下棋。他读过敕书,将它和毒酒放在一旁,继续将一局棋下完,收好棋子,才从容对客人说:“皇上要我死呢。”顺手将敕书递给客人一看,然后举起毒酒说,“这壶酒没法请你喝啦。”自己几口吞下,随即气绝。

【狗哥瞎琢磨】:

刘彧快死了,怕王彧在自己死后篡位而赐死了隔壁老王。封建王朝讲究的是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由此,老王欣然赴死。不过老王还是挺幽默的,临死还和朋友开了个玩笑,抛开其余不说这个气度还是蛮让人佩服的。

——————辰光知阳总结知识点——————

陋规主要指的是有钱的衙门。此外还有礼,在清朝主要分五种。康熙年间就有总督上书说过这种事儿。第一见面礼,就是官员到来时初次见面的礼。第二节礼,就是过节,什么春节八月节。第三贺礼,比如说过生日、家里添丁。第四谢礼,感谢上司的提拔。第五上任礼,上司去上任要送的礼。此外如果下边儿来检查粮库,就有盘库礼。

——————欢迎投稿——————

可以投稿不?

当然可以啊。

有什么要求吗?

当然没有啊,不限题材,我一直认为,心有所悟便有文字流淌。只要你将手放到键盘上或者拿起笔,有所思便有所悟,有所悟便有可写。

真心欢迎大家投稿。不过呢,可没有稿费啊,哈哈。

可在公众号留言投稿。

PS,欢迎进狗哥后院儿群,公众号留言。

——————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