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流行试婚同居,以为两人交往多年,相处起来就如老夫老妻,既然不会再分开,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在意一张结婚证书呢?当然,能真诚相待、一心一意本是佳话,但古往今来都说“婚姻乃人生大事不可儿戏”,自然不能把婚礼看得如此简单。

婚姻一向被认为是夫妇之道、人伦之始、祖宗血脉的延续,男子结婚古称“小登科”,女子结婚则为“及笄礼”,所以男婚女嫁不仅是个人终身大事,也是上承香火、下续子孙的重要关键。

中国自古以来,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几千年来成为订亲嫁娶时所遵行的规矩。

古时候的订婚结婚礼仪(订亲嫁娶时应遵行哪些规矩)(1)

四、“纳征”:俗称大聘或完聘,即是接受聘金的仪式。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纳征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取有吉祥的内涵,数量则为双数,代表成双成对之意。

五、“请期”:俗称择日,由男方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六、“亲迎”:就是迎亲,开始正式举行婚礼迎亲仪式。

许多人总想把礼俗化繁为简,事实上,结婚礼节如此慎重繁复,无非是要世人知道婚姻乃人生大事不可儿戏,它由缘分爱情为始,恩情道义为终,要求男女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修心重德、互敬互爱,维系婚姻伦理。

古时候的订婚结婚礼仪(订亲嫁娶时应遵行哪些规矩)(2)

中国人自古敬天信神,不仅要双亲承认,也要诚拜天地、神明认可,彼此才能放心托付终身、白头偕老。所以从男女到夫妇所经过的重重关卡,不仅庄严隆重,还富有神圣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