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

一、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

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

二、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责任,探索用工企业购

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的机制。

三、抓紧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费罚款规定,为灵活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灵活用工模式有什么好处(灵活用工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1)

“灵活用工”是一种新的用工模式,传统的用工模式是长期固定的雇佣模式,而灵活用工模式下的用工则是需求导向,强调临时性、灵活性。

灵活用工模式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劳务派遣,随后又出现了业务外包、非全日制的形式,到今天逐渐发展出了平台型用工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依托于数字化技术高效便捷地连接供给与需求两端,以前是企业直接与劳动力对接,现在灵活用工平台作为中间媒介,优化了整个用工流程,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的同时也保障了企业财务合规,实现“人”与“岗”的高效精准的匹配以及人力资源的弹性管理。

灵活用工模式有什么好处(灵活用工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2)

灵活用工”最早萌芽于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当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后福特主义”时代,其特点是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具有灵活性。20年代70年代美国受经济滞胀影响失业率上升,迎来了灵活用工的发展契机——自由职业者增多同时企业也需要降低用工成本;80年代,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灵活用工的积极作用,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倡导灵活用工发展;1990年,随着经济和制造业的复苏,灵活用工在美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目前,灵活用工模式在美国的应用开始由非技术性岗位向技术性岗位纵深。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以及消费升级分别从经济、需求、供给三方面推动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而组织结构优化的切入点分别有人力资源配置、物货流通效率、数据流转效率等等,灵活用工便是解决人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用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