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是做HR的,她给我讲述了她在一家外企的奇葩经历,简直刷新我的三观。

坐标北京,这家外企大约四五十人的规模,是一家专门提供跨国咨询及采购服务的外资公司。公司在CBD商圈的5A级写字楼,30层的高度对望中国尊,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三面都是大落地玻璃窗,公司里面30%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老板是一个南非白人,南非因为有相当多的欧洲殖民者的后裔,所以南非有很多白人并不稀奇。光看公司外表,整个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大上。

朋友原来一直在私企打工,经常向我吐槽私企的种种不是,特别羡慕在外企工作的的人。在她眼里:外企管理规范、五险一金齐全、福利待遇优厚等等,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她为了进外企苦练英语,还花三万多元去英语培训机构学了两年。

然后就是百折不挠地寻找外企机会,锲而不舍地去面试,终于拿到一家外企的offer,职位是人力资源经理。我朋友刚拿到这家公司offer时挺兴奋,特意约我出来吃饭,我也为她高兴。

我觉得挺奇怪,外企挑选人选,尤其是经理类职位,一般都要有外企工作经验,但我朋友的经验都是在私企,也可以被录用吗?无论怎么,还是祝贺朋友进入外企。本以为朋友从此可以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朋友在外企待了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原因让人不可思议!

朋友进入这家外企工作了两周,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工作氛围有些压抑,员工的工作劲头儿都不高,有点消极怠工。

一个月后,有一个离职员工和她说了实话,才知道这家外企已经拖欠员工工资有半年了。最开始是晚发几天,然后是晚发一两周,最后是晚发一个月。但公司有个传统,新来的员工在试用期是正常时间发工资。另外,员工工资都是由财务来计算和发放,所以要不是离职员工和我朋友说,她还被蒙在鼓里。随后,工资拖欠越来越严重,员工离职不断增加。慢慢地,工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了。后来,公司由于经常欠物业租金,被物业约谈了好几次,租约到期后,被迫换了办公室。

公司内部还不断上演甄嬛传的大戏。一个离职的总监和我朋友八卦说公司是外国老板和他的前任女友一起创办的,前任女友是一个中国人。几年前,外国老板把女友给甩了,女友一生气转身嫁给了另外一个老外,但她仍然是公司的法人兼总经理。老板去年和他小15岁的小女友结婚了,小女友摇身一变成为跨国采购部高级经理。两个人在公司内经常互掐。真是不明白,外国老板为啥这样安排。

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说是外企,其实就是外国私人老板开的公司,和国内的私营企业并无二致。只不过老板由中国人变成外国人。外国老板世界各地到处飞,谈客户、做生意,整个公司说白了就是老板一个销售,靠着老板拉来单子养活公司。

每天的日子朝不保夕。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该走的人都走了,走不了的员工,一方面是岁数大不好找工作,另一方面是公司开得工资高,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跳槽没勇气,待在公司又拿不到工资,所以办公室整日乌烟瘴气,抱怨声不绝于耳,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何时发工资,动不动就吐槽老板的种种不是。

我朋友最终还是无奈离职,离开外企的她最终还是选择去一家私企上班。

外企都撤出了吗(外企现在还值不值得去呢)(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企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企业。IBM、日立、壳牌、埃克森石油公司、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大众、英特尔、标致、肯德基、宝洁、麦当劳、微软等外企先后进驻中国市场。这些外企每一次的崭新亮相,都是不小的轰动。在那个时候,外企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大学毕业生纷纷把目光投向外企,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并不受大学生青睐,成为外企白领是大多数人的心之所向。每天光鲜亮丽地出入各大高档写字楼,和老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脖子上挂着胸牌,张口ISO,闭口globalization,出国培训自然不在话下,五星级酒店开会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国内企业和互联网行业强势崛起,外企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和行业地位一降再降。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外资企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割国内市场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了。

外企都撤出了吗(外企现在还值不值得去呢)(2)

外企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呢?

一、外企会分三六九等

外企根据背景、规模、行业等也分三六九等: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台资港资,日韩等等;有的是世界500强公司,有的是外企代表处,有的只是私人老板办的小公司。每一家外企都有自己的利弊和特点。

对于世界500强外企来说,拥有先进的管理体系、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稳定性比较好,各项福利待遇健全,管理人性化。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大外企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对于中年人来说,这种外企就像温水煮青蛙。

我朋友经历的那种外企,说白了是纯粹的小私营企业,只不过老板是一个外国人,小作坊式的运营模式,稳定性很差,有了今天没有明天。

二、对于外企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像我朋友去的外企,以为规模小且没有知名度,所以门槛儿并不高,我朋友尽管没有外企经验,也照样可以被录取。但要是世界500强外企,招聘人的要求就会更高。进入外企要有一定的资格,除去台资港资,日韩,东南亚,想入职欧美外企,英语就是绝大多数人的门槛!

如果你要去外企,也一定要有筛选和辨别能力。企业的行业领域、人员规模、发展历史、出资背景等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外企有什么优势

外企尤其是欧美企业福利齐全,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实际工资给员工缴纳,还为员工及其子女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自己看病门诊95%,小孩80%,住院100%。另外,还为员工及子女购买商业保险。在这方面,大部分民企、私企的表现是:社保都尽量按最低标准来交。

外企没有996,工作时间flexible,上下班不打卡,无所谓迟到。不像有些民企、私企,员工经常因为迟到而被扣工资。有的民企确实工资高待遇好,但全年996都算福利了,基本都是半夜12点以后下班,付出多少血汗,根本就不是别人能想象得到的。

外企真要是裁员,给你的赔偿一分也不会少。有的时候甚至比劳动法规定的赔偿额度还要高。不会像有些私企,员工因为离职赔偿的事还闹到劳动仲裁。

外企都撤出了吗(外企现在还值不值得去呢)(3)

写在最后

是否有必要去外企?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客观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选择外企要看公司背景、实力、规模等等,比如一些欧美外企,能来中国投资建立公司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如果在中国发展有一定时间,都是经过市场考验的。招聘面试进入的门槛儿越高,也证明企业的规范性。不是所有的外企都值得去,也不是因为如今外企的发展有所减速,就都不值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