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郜丽丽

日前,由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承建的新建福厦铁路最后一联连续梁顺利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完工标志着福厦高铁桥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施工由线下桥梁转向线上轨道施工,为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的顺利通车迈出坚实一步。

福厦高铁能达到设计时速(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来了)(1)

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福厦项目部施工内容包括集美、天竺山、东孚三座特大桥及两段路基,全长16.3公里,全部位于厦门市境内。全体参建者们紧抓征地拆迁、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各项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挑灯夜战,跨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力保18联连续梁全部顺利合龙。

在连续梁合龙现场,项目安质部长席亚林介绍,本区段共包含3座特大桥,18联连续梁,桥梁占比高达96%。本次合龙的上跨厦门国道G319连续梁是标段内最后一联,须跨越车流量十分密集的6个车道,且梁底净空距离仅15米,工期紧、施工外部环境复杂、安全风险等级高,是对项目部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区段内共包含18联连续,每一次合龙施工就像走一次钢丝绳,容不得我们一点马虎。”安全总监张瑞这样形容,“其中跨越公路14联,跨越高速公路匝道2联,跨越溪流1联,跨越水库管涵1联,同时还涉及邻近既有线、石油管线和深基坑、高墩施工,处处都是安全风险点。”

受油气管线迁改影响,连续梁开工较晚,为切实加快施工速度,保障节点工期,项目部统筹安排,积极主动沟通设计单位优化图纸,通过减少连续梁节段数量、调整预应力张拉形式等途径,有效缩短连续梁施工周期,抢回了耽搁的工期。

面对工期紧张和安全形势严峻的双重考验,项目部通过深入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安全技术交流培训、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分级管理、严格关键工序转序验收,压紧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了18联连续梁“0事故”合龙的安全生产目标。

项目部承建的3座特大桥,全部位于厦门市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涉及油气管线迁改、交叉施工等诸多不利因素,加之当地夏季高温酷暑、雨季长雨水多,全部4392根桩基的施工难度都很大。“地质条件不好,那我们就一点点的啃、一步步的走;没有施工场地,那我们就找缝插针的干、造缝插针的干。”项目党支部书记刘辉表示。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新建福厦铁路是我国铁路“八纵八横”规划中,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对推动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加速崛起成为福建发展主引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 6个市实现“高铁进京”,对沿海高速客运通道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