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实现“无为而治”经典案例形象,除了庄子的“呆若木鸡”外,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诸葛孔明的“空城计”了,只要一提到诸葛亮,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他的得意之作“空城计”,虽然这可能只是根据《三十六计》的内容演义出来的一个故事。一则庄子的“呆若木鸡”已被后人玩坏,完全变成一个贬义词,二则庄子只讲了故事的梗概,没讲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而《三国演义》的诸葛孔明则是实打实的具体演义,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皆内涵丰富,因此,当然更被人津津乐道,争相传诵。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95回,是这样演义“空城计”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1)

上兵伐谋,空城计,不战而屈人之兵

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话,意思就是: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但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是南北朝一个叫做郭冲的人,后被罗贯中改编到小说里。

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事实上,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件事是罗贯中的艺术创作,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郃,而非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 ,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然而《空城计》的兵法策略,却是实实在在的智慧结晶,是实打实的“无为而治”的兵法战略,出自于《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意思是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因此,总体上来说“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指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中国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几个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比如,唐朝的张守圭就用了“空城计”的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智退强敌。当时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糊里糊涂,只得退兵。

亦比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仅凭三则电讯就能吓退十万国军,成功上演“空城计”。当时的情形大概是这样的,1948年10月,我解放军攻克重镇锦州后,国民党营垒内部人心动荡,军心涣散。蒋介石急于挽救连连受挫的被动局面,想出了一个毒计,准备偷袭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企图摧毁共产党的最高统帅机关。为此,蒋介石还亲自飞到北平督战。

  当时,西柏坡只留有一个警卫连的兵力。石家庄虽已解放,但无部队驻守,实际上是一座空城。敌人兵力已集结保定,而保定距石家庄也不过150公里,10万机械化装备的蒋军如果突进石家庄,西柏坡就危在旦夕了。十万火急,怎么办?毛泽东从容地拿起笔,于10月15日、26日、30日亲自撰写了3篇新华社电稿:《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敌》、《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评蒋军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在全国播发。毛泽东一方面发表3篇电讯,迷惑敌人,一方面急调主力部队救险。

  蒋介石听到电台播发的消息后大吃一惊:自己的如意算盘竟被毛泽东轻易看穿,再偷袭已失去了意义。正犹豫间,迅速赶回的我先头部队已与敌接上了火。国民党军损失官兵3700余人,汽车90余辆,还有一大批作战物资被我军缴获。得到情报,再思量毛泽东的3篇电讯,“剿总”司令傅作义也怕凶多吉少,只好急急忙忙撤军,偷袭计划彻底破产了。蒋介石还很庆幸地惊呼:差点又上了毛泽东“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当!

彭大将军的“空城计”,谈笑风生解重围。1949年6月中旬,我军顺利占领西安。为挽回被动局面,胡宗南纠集大军向西安古城疯狂反扑,形成四面合围之势。当时,我军西安守军兵力不多,胜负很难预料。此时,彭总紧急会见新华社随军记者,还以嘲笑的口吻说道:“马继援那个花花公子,我们欢迎他进西安。西安的羊羔、美酒、漂亮姑娘多的是!”记者很不理解:这就是司令员要发表的重要讲话?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了一番,才懂得彭总“空城计”的用意,最后以“一野前线指挥员发表谈话,欢迎马继援进西安”为题写下一篇新闻。这次讲话由电台广播、西北局机关报头版头条刊出,迷惑了敌人,为西安解了围。

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2)

无为而治,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与《孙子兵法·谋攻篇》中“上兵伐谋”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甚至是同宗同源的。其在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阶段就是“无为而治”的具体应用阶段,其次伐交,就是到了阴阳太极的临界状态,而一旦突破了这个状态就到了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有为”阶段。因此,中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向来都是具有承前启后、一分为二的整体观的,在战争将发未发的初始阶段,能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时,尽一切力量和办法争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也在所不惜,以期达到“善莫大焉”的至高至善之境;

而一旦到了迫不得已要“有为”的状态时,也绝不含糊,毫不退缩,不惜牺牲生命也要斗争到底,因此,中国人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整体性军事战略方针。高明的中国人,会在事物真正发生之前尽全力“无为而治”,一旦敌人觉得无机可乘、知难而退,就能实现“善莫大焉”的“无为而治”,比如现代军事和外交斗争领域常用的“以空打空”、“点到为止”的军事演习,就是这种“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灵活应用实例,亦是“无为而治”智慧的完美继承和发扬广大。

然而事实也并非尽如人意,因为“无为而治”是需要施治者具备高超的把握恰当时机的能力和纵横捭阖、混沌无极的战略智慧的,两者中一旦有一个破局,发生了被侵伐的具体事实,或者说有人开了第一枪,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就到了“有”的状态,“无为而治”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奋发有为”的阶段,而奋力厮杀、“有为”敢战就成了其唯一的选择。因此,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不为”,不然把《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词句都替换为“不为”,合而为一好了,干嘛还多此一举呢。“无为而治”也并不是说施治者什么都不做,就能坐享其成,达到自然而然地治理效果,世界上没有这种不劳而获的好事。反而是需要施治者具备高超的把握恰当时机的能力和纵横捭阖、混沌无极的战略智慧。

所以老子在十七章就给出了“无为而治”的具体评价标准,以及在具体管理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说,管理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无为而治“的境界,是对“无”用“为”,使被管理者根本没意识到有个人在“管理”着他,感觉只是自己自觉、本能、轻松地做着他“本来该做”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发挥到极致,社会关系也最和谐,继而达到“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无为而治”。

然而,“一阴一阳之谓道”, “太上,不知有之”,也不仅仅只是对被管理者来说,对管理者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和处境。就像前面讲“空城计”的案例,其实只有在敌人实际做出退兵举动的时候,大家也才知道施行“空城计”的具体效果如何,成功亦或是失败?其中也包括谋划执行“空城计”的将帅本人,因此在正式的答案揭晓之前,他也处于“太上,不知有之”的“混沌无极”状态,因为箭一射出,成功或失败?他也已经无法把控,全在于对方的一念之间。而对方是怎么做出决策的呢?也是在“太上,不知有之”的“混沌无极”状态下做出的,对方的虚实真假不知道,此仗打下来的成败得失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不打无把握之仗,保险起见,退兵观望为好。

由此,就为我们引出了一个很好玩又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于“有”和“无”,“有为”和“无为”的关键转折点在哪里?它们之间转折的具体标志是什么?其实,要说清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先来聊聊“薛定谔”养的那只“猫”,为什么它能处于“亦死亦活”、“或死或活”、“太上,不知有之“的”混沌无极“叠加态?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上兵伐谋”和“上医治未病”,践行“无为”思想的两大精英代表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