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源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王芳的寒假日记:

今天,我又一次踏上家访之路,看着车窗外崎岖的山路,漫山遍野的果园,三三两两的人家,内心也随着车身的颠簸感慨万千......

过去的五年我一直在乡村小学,对学校周边的几个村已是轻车熟路。犹记得第一次家访时,我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开车走在荒无人烟的山路时的忐忑与恐慌,但我知道,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一定会有收获。五年后,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信和家长们满意的笑容,我就知道我赢了,家访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场有意义的双向奔赴。

去年8月份我来到现在的第三实验小学挂职交流,乍听校名,大家都会以为这是一所城区学校,其实并非如此,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位置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生源的特殊性,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多数父母进城打工,孩子常年跟随祖辈生活,另外三分之一学生家长在工厂“三班倒”,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常常是有心无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每个班都有几名“特殊学生”,这也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寒假正好是一个密切联系家长,加强沟通的好时机。一放假我们各班主任就进行全员线上家长会,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了线下家访。

代课老师的第一堂课(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1)

“小航的家可真远,我感觉都要到山顶了,如果再看不到人家,我可能就要掉头回去了。”“孩子连个写作业的书桌都没有,我去他家时他正趴在凳子上写作业呢。”看着家访群里老师们的对话,我如实跟郗校长汇报,校长思考片刻跟我说,这几天准备一下,我们再去这几个孩子家里走走吧。

就在今天,郗校长和我们一起给小航送去了崭新的书桌、板凳,还有书包、课外书、文具盒等一些学习用品。小航的奶奶紧紧拉着校长的手,嘴里一直念叨“现在的老师可真好啊,真好啊!”随后我们又一同去看望了单亲的晓雪,课堂上坐不住的小雯,我们与家长亲切交谈,鼓励孩子们每天读书,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返程路上,我忍不住问郗校长“您从教这么多年,细微的事情您都挂在心头。亲力亲为,您不觉得累吗?”校长微笑着摇了摇头,对我说:“我其实就是个实在人,干一件事情就想踏踏实实的干,没有别的花心思。”

是啊,教育不就是应该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用爱去感染、去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吗?

看着手机里一张张“全家福”,我更加坚定了将家访之路走下去的信心。用爱心传递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用陪伴呵护成长,让爱一路生花。

代课老师的第一堂课(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2)

代课老师的第一堂课(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