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忠臣豫让,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流传千古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你一定耳熟能详。它的作者就是刺客之首,豫让。

这是位怎样的传奇人物?

要说豫让,就得说说他所效忠的智瑶,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智宣子之子。

智氏、赵、魏、韩,范氏,中行氏当时是晋国六大家族。他们互相争夺权势,也联合把持国政。

当初智宣子执意要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一再否定,智宣子却置之不理。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当政。果然,按照智瑶的性格,在与韩氏首领韩康子、魏氏首领魏恒子的宴席中,一再戏弄他二人。

不管其家臣的劝诫,还口出狂言,“我掌管人的生死,谁敢兴风作浪”。果真应了当初智果劝诫时所说的,不仁不义,谁能与之相处。

与首领结下仇怨,又不戒备,岂会在明处报复回来。

后来,智瑶向韩氏魏氏要地,他二人均同意了。不是因为害怕,是想让他骄傲轻敌,而他们则选择盟友共图谋。

《周书》中说道,要打败敌人,要先听从与他,先给他一些好处。

果然,在赵氏拒绝给地后,智瑶率领韩、魏进攻。即使家臣多次提醒他注意韩魏必反,依旧刚复自用。最终智瑶被反杀,赵氏首领更是把智瑶的头骨制作成了酒具。

这个时候,豫让的故事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拉开了序幕。

刺客豫让的形象(最失败的刺客之首)(1)

豫让曾经在中行氏和范氏那里都做过家臣,不过不曾被重用,只是普通的职位。后来终于在智氏这儿受到了重视,豫让一直心存感激,发誓要效忠。

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看到智氏全被赵氏所杀,连智瑶的头骨都不放过,心中熊熊燃起复仇得火焰。他说过,“智氏曾给我国士般的待遇,我要像国士那般报答他”。

第一次刺杀在厕所。豫让混入赵氏宫中,打扮成劳工修整厕所,等待赵氏前来,进行刺杀。

而赵氏即将要踏入厕所时,突然心悸,便命令查看修整厕所的人。豫让因此被发觉逮捕捕。

他也不曾下跪求饶,直截了当说出“我要为智瑶报仇,我就是来刺杀你的”。豫让随后本想追随智氏所去,但赵氏却心软了说,此人真是一个义士,放了他,我以后小心提防就是了。

豫让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却依旧不放弃,但再次刺杀可谓是难上加难。

于是,他用漆涂满全身,毁坏所有皮肤,长满疮。又忍痛吞下火炭,不惜以此来弄坏自己的嗓子改变嗓音。改头换面,在街上乞讨,谁都认不出来。

朋友曾经劝他,若以你的才华若投靠赵家,前途无量。豫让却说,不行!要是先投靠于赵家再刺杀他的话,有愧于我的信仰,也有愧于智氏和赵氏。我现在这么做,受尽折磨,也难逃一死。然而这样也是为了让那些做人臣子却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豫让仔细摸索赵氏路线,终等到赵氏乘马车出行,在桥上埋伏刺杀。没想到赵氏的马在桥上受惊,赵氏下马搜寻,捕获豫让。

豫让说,既然这样,我愿意自刎,但在此之前,请让我在您衣服上刺几剑,以成全我效忠的心愿。

赵氏同意了,脱下衣服,豫让便在衣服上砍了三剑,随后自刎。

多少人能保持初心,多少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蜉蝣撼树不自量,也要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死时轰轰烈烈,豫让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国士者,自当如是。

“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豫让桥》

豫让被尊为第一刺客,也有人说,豫让这是愚忠,你觉得呢?

刺客豫让的形象(最失败的刺客之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