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晏子的,此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晏子春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你总是挑不到好吃的 橘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你总是挑不到好吃的 橘子(鲜鲜历史你吃的那只橘子)

为什么你总是挑不到好吃的 橘子

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晏子的,此人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晏子春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是早就听说齐国大夫晏子善于言辞,他便想借此机会给晏子一个下马威,羞辱于他,扬一扬楚国的国威。于是,就在晏子拜见楚王的时候,楚王故意使手下的人绑了一个囚犯去见他,声称此囚犯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便故作惊讶地问晏子道:“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擅于偷窃啊?”晏子正经答道:“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橘子与枳,叶子的形状相像,但果实味道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不同啊。这人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设局想羞辱晏子,结果却是自讨没趣。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吴国的陆绩,他父亲与袁术交好。陆绩6岁时去九江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故人之子,陆绩吃着觉得甘甜,便偷偷藏了三个在袖中。拱手告辞时却不小心露馅了,橘子从陆绩的袖中掉了出来。袁术笑问陆绩,到别人家作客为何偷拿席间的橘子?陆绩回道:“觉得橘子甘甜,想揣回家给母亲尝尝”,袁术听了大赞陆绩的孝心,说此子将来必定是个人才。

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写过一篇《橘颂》,这是一篇咏物抒情诗,诗中描述了橘子的美好形象,借此歌颂诗人的高洁品德。

橘子出现在春秋时的讽喻故事中,被战国时的诗人所歌咏,也出现在三国时待客的案几上……由此可见,橘子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啊。没错,中国是橘子的原产地,橘子在中国有4000多年的培育史。和所有的水果一样,橘子最终也离开了它的原产地,经阿拉伯人传遍了欧亚大陆,至今德国人和荷兰人称橘子为“中国苹果”。

文/解语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