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三国演义》描述为一个忠义勇的英雄,而且不好女色;后代的统治者根据其政治需要,一步步把关羽神化为武圣、财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评价关羽的真实身份?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评价关羽的真实身份(史实中的关羽真的忠义勇)

如何评价关羽的真实身份

关羽被《三国演义》描述为一个忠义勇的英雄,而且不好女色;后代的统治者根据其政治需要,一步步把关羽神化为武圣、财神。

那么,史实中的关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史实中的关羽:真义勇,但忠吗?

关羽的忠义勇,是说他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不惜屈身降曹,最后带着二位嫂夫人千里追寻大哥刘备。这个过程中关羽展现出了忠义勇。

而史实中是什么样呢?

史实中的关羽是被曹操活捉的。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有六个字,“曹公擒羽以归”;在《先主传》中则稍微详细了一点,“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刘备被曹操打败,逃走投奔袁绍去了,刘备的老婆孩子和关羽则被曹操活捉了。

关羽则在曹营中留了下来,被曹操封为偏将军。

后来,关羽离开曹营,先主传中只有六个字:“关羽亡归先主。”《关羽传》只有一句话:“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当然,关羽在曹营中也是为曹操立过功的。曾经阵前斩了袁绍大将颜良,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

至于关羽保护刘备两位夫人逃走,史实中没有提到。

从上述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关羽被曹操活捉,然后投降了曹操,听曹操号令;之后为曹操解围,算是报答,最后离开曹营寻找刘备。

关羽对曹操表现出的“义”,是小义;曹操给封赏,关羽立功报答。而关羽最终不愿跟随曹操,依然去追寻刘备,这是大义。

关羽的勇,那是真勇。关羽能于两军阵前,单枪匹马进去把大将颜良斩杀,这一般人做不到。

那么,关羽的“忠”呢?

关羽投降曹操,这个史实无法抹杀,但我们也不该苛求关羽。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头,天下大势不明朗,随随便便战败了就抹脖子自杀,恐怕也不能算忠,只能算“愚”。因此,对于关羽的忠,要放到当时的背景里看,不能用后世儒家要求臣子被俘后一死才能算尽忠的要求看关羽。

史实中的关羽:好色吗?

魏晋时期,蜀郡人常璩写了一本《华阳国志》,内容有巴志、蜀志、汉中志、南中志,其中有历史人物和事件记录。常璩在《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中说到了关羽的一个事情:“时秦宜禄为布求救于张扬。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大意是说,关羽向曹操请求,攻下城池后,要把吕布将领秦宜禄的老婆收为妻,因为关羽现任老婆没给他生儿子。

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引《蜀纪》中的内容说:“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

这个大意是说,关羽提前请求曹操答应他娶秦宜禄的老婆,在即将破城的时候,又向曹操确认了一遍。结果呢,曹操怀疑这个秦宜禄之妻是不是特别美啊,就派人接过来先看看,一看真是天下绝色,结果曹操自己留着了;关羽开始心里不安。

当时有三部史籍都谈到这一情况,并且说法大致相同,可以确认关羽在战前索要秦宜禄妻子的事基本是真的。

关羽战前向曹操要秦宜禄妻子,很可能之前见过秦宜禄的妻子。关羽以自己老婆没有生儿子为由向曹操提出要求;但这显然不是真心话。因为关羽无法确定秦宜禄老婆就一定能生儿子,这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借口,关羽其实是看中了秦妻的美色。

结果关羽弄巧成拙,一再向曹操提出这个要求,最终引起曹操的注意。

曹操是关羽非常欣赏的,一心想要拉拢他;现在竟然为了一个女子而横刀夺爱,可见这秦宜禄之妻的姿容绝非一般。

这些史实说明,关羽恐怕是很好色的。但是在秦宜禄之妻这件事上,因为无法与曹操相抗衡,最后只能放弃了。

史实中的关羽:善于处理内外关系吗?

我们从《三国志》关羽传中能看出相关问题。

第一条,关羽爱跟内部同志争虚名。

马超很能打,威名很盛。在刘备围攻成都刘璋时,马超从汉中赶来屯兵于城北,成都城中人都因为马超威名而惊恐,不到十天的时间,成都军民就崩溃了,刘璋随即开城投降。

威名太盛,结果惹得关羽不服。关羽在荆州写信给诸葛亮,说要回去与马超比一比高下。

但是,诸葛亮哪容这种事情发生,就在回信中说,马超只能与黥布彭越这类武夫相比,怎么比得上你关羽美髯公绝伦逸群呢!一顿猛夸,才化解了关羽争虚名之心。

第二条,关羽处理与部下的关系失当,导致荆州内部生变,成了丢荆州的重要一环。

关羽平时就看不起糜芳和傅士仁两位,等到关羽出征时,这两位的军资供应有时又出现短缺和不及时。

关羽当即就说狠话“还当治之”,说我回去之后要治他们的罪。其实这种话和不满都不能流露出来,否则在那种生死攸关的军事斗争场景下,人心中会愈发恐惧。

关羽这些话传到糜芳和傅士仁耳中时,加剧了这两位下属的离心力。当孙权对他们进行诱降时,他俩立刻答应了。

这样,孙权轻易打开了关羽的后方大门,关羽让自己腹背受敌。

第三条,关羽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孙权的关系,结果勾起了孙权的仇恨,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关羽进攻襄阳和樊城,吓得曹操要迁都避开锋芒。但司马懿蒋济等人则建议:反正江南也不在咱们手里,咱们把江南都许诺封给孙权,让他发兵从背后攻打关羽。

孙权此时多少还有点念及孙刘联盟的关系,就先派人为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这其实是一种试探,如果刘备方面顾及联盟关系,那么即使不许,也会有合理的理由,以及一定程度上维护对方面子的举措。

但是作为刘备集团的当事人关羽,却什么都不管不顾,关羽则大骂孙权的使者,不同意。

从三国志的记载看,关羽没给任何的解释,也没给孙权任何台阶下。

这下导致孙权大怒,终于下定决心与曹操联盟,要夺取荆州。

荆州作为直接与孙权集团接壤的地方,关羽担负着重大的外交责任。他的这种做法,最终恶化了孙刘联盟关系,导致荆州丢失。

小结一下,从上述三个反面看,关羽自身性格上存在问题,情商大致上不及格,或者说不适合担任这种级别的领导。关羽处理内部关系和对外关系不善,导致自己兵败身死。

结束语

史实中的关羽,有义、有勇,忠嘛,不能强求,大约算及格吧;好美色,政治水平不及格。

但是,经过演义的发挥,以及后代统治者塑造人物引导舆论的需要,关羽变得忠义勇俱佳,不爱财、不近女色。

对于真实的历史与演义神化,我们读者要注意区分。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今天的原创首发文章,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