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6日,市政府印发《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渝中区、九龙坡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21个城市(区)更新试点城市,并将以此为契机,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更新样板项目。

今(3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吴汪洋 摄

发布人:

杨治洪 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

李 顺 九龙坡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黄孝明 渝中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世莉 九龙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马然希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2)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强化市区联动,全力支持渝中区打造母城更新样板、九龙坡区打造老工业基地更新试验田,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杨治洪

九龙坡区将立足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更新,抓好精准选题、精准聚力、精准示范,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活力

——李 顺

渝中区将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建设,将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探索产城景、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黄孝明

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创新城、南部人文之城九龙文创城、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九龙美术城、沿江走廊九龙滨江新城“四张城区新名片”

——刘世莉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3)

关于城市更新工作成效

31个市级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116亿元

十八梯等8个项目陆续投用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4)

杨治洪介绍有关情况 吴汪洋 摄

杨治洪介绍,2020年,重庆入选全国第二批36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两年来,问题导向底色更浓,城市体检成效明显,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各区政府依托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其中,渝中区探索更新项目消防审批模式改革,已成功解决山城巷、鹅岭贰厂等城市更新项目消防审批难题。

目前,重庆市31个市级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116亿元,渝中区十八梯、南川区东街等8个项目陆续分期进入投用阶段,今日,北碚区金刚碑项目正式开街试运营。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5)

十八梯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按照国家“防止大拆大建”要求,重庆市严守城市更新底线,保护古树名木,全力保留城市记忆,正在组织调整和增补一批试点项目,市级试点示范项目有望突破100个。其中,渝中区戴家巷项目集传统风貌、崖壁步道、江岸江线等于一体;沙坪坝区金碧正街项目坚持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型实景演出剧目《重庆·1949》正式公演,成为新的红岩精神宣传品。

同时,重庆市城市更新将强化多方参与,结合城市体检居民满意度调查和设计师、规划师进社区活动,促进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拟于明年3月结合川渝住博会举办城市更新论坛,发布城市更新机会清单和白皮书,成立城市更新智库联盟,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互动。

拓宽融资渠道,筹建城市更新基金,推动建立“投融建运”一体化投融资模式。积极争取国开行等金融机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九龙坡区重庆电厂城市更新项目于近期获国开行授信60亿元。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强化市区联动,全力支持渝中区打造母城更新样板、九龙坡区打造老工业基地更新试验田,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6)

金刚碑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渝中区

探索产城景、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渝中区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黄孝明介绍,渝中区编制了《渝中区城市更新试点实施方案》,集中完成一批示范效应突出的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城市能级、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7)

黄孝明介绍有关情况 吴汪洋 摄

推进挑花刺绣厂、八县办等整体更新项目

做靓贰厂文创公园等6大夜间消费地标

① 分类推进整体更新、综合整治、风貌保护。

重点推进挑花刺绣厂、八县办等整体更新项目。有序推进8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提档升级,激发印制一厂等工业遗产活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升级两江四岸、山城步道等公共空间。精品打造湖广会馆等3个历史文化街区、十八梯等9个传统风貌区、枇杷山等7个山城老街区,精心实施149处文物、42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②探索产城景、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立足渝中独特的人文本底、山水本色,通过城市更新植入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等新功能、新业态,依托街区、江岸、崖壁、步道、人防洞穴等精品打造50余个特色消费场景,做靓贰厂文创公园等6大夜间消费地标,推动城市形态与城市风貌、业态品质协同提升。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8)

山城巷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可持续模式。

推广戴家巷居民“自更新”经验做法,通过政府适当投入撬动市场,鼓励群众广泛、深入、自发参与城市更新。

④创新投融资机制、配套政策、审批制度。

市区联动推进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探索贷款投放和担保新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推进容缺受理,健全联合审查机制,重点解决风貌街区保护、老旧楼宇改造中的消防、建筑间距难题等。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9)

黄桷坪涂鸦艺术街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九龙坡区

全力实施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

李顺介绍,九龙坡区以纳入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近悦远来美好城市”要求,立足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四老”更新区情,突出抓好精准选题、精准聚力、精准示范“三个精准”,以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活力。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0)

李顺介绍有关情况 吴汪洋 摄

立足“四老”区情

突出抓好“三个精准”

① 围绕“四老”区情精准选题

九龙坡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人口集聚地,成为重庆工业老城的经典缩影和典型代表。在东部区域88平方公里中,典型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四老”区域面积占近三分之一。

● 老旧小区45处,涉及居民8.11万户,建筑规模占中心城区的21%;

● 老旧厂区36处,有重庆电厂、铁马厂等;

● 老旧商业区主要为石桥铺、杨家坪两大老牌商圈;

● 老旧街区主要有华岩寺、铜罐驿老场镇等历史文化保护特色街区。

我们精准选择以“四老”为核心的重点区域,逐步实现更新区域面积约2424公顷,涉及现状建筑规模约2588万平方米。

② 突出多方参与精准聚力

建立完善政府、社会、企业、群众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率先编制完成《九龙坡区城市更新规划》和《九龙坡区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组建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城市更新公司,以九龙新商圈为主战场,专业化市场化推进更新工作,已于11月投入运营。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打通社会资金参与路径,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在“四老”区域植入养老、文化、社区商业等新业态,补齐完善配套功能,实现资金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四老”更新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合理利用存量停车位、农贸市场、公有房屋、闲置物业、广告位等7类经营性资源,用好用活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等政策资源,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及形态。

③ 聚焦重点项目精准示范

以“重塑城市风范、重筑人居品质、重焕空间活力”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管理制度等,以纳入中心城区更新试点示范的5个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破题。

目前,已启动和实施了四类示范项目:

● 启动城中老厂生活区产城化更新,民主村片区引领打造“商圈新纽带,居民新家园,创业新天地”;

● 启动老校区产教化更新,美术半岛艺术家群落注重融入“艺术融入生活”理念;

● 启动老商业区升级化更新,建筑设计产业园以共建山城设计中心驱动产城融合;

● 开启老小区多元化更新,在红育坡老旧小区探索全国首个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目前更新项目已建成并初见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个精准”,全力实施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厚植人文底蕴、提升产业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1)

黄桷坪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问答精选

渝中区如何通过城市更新打造产业转型升级?

黄孝明介绍,渝中区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建设,将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坚持走产城景、文商旅城深度融合发展特色路径,推动城市品质与产业能级协同提升。

① 城市有机更新中置换新功能

重点扩容解放碑——朝天门商圈,升级打造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推动沿线20多栋、50多万平方米老旧楼宇改造升级、腾笼换鸟,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楼宇载体。同时,依托国际国内知名物业管理机构、商业运营机构进行高效运营,盘活闲置低效商业载体。

② 在传承历史记忆中融入新时尚

坚持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功能重塑,特色化、差异化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和山城老街区,因地制宜植入多样业态,在老山城中注入新味道、慢生活,形成经济发展新增点、城市形象新亮点、文化旅游新热点。

③ 在勾勒山水画卷中引领新潮流

立足渝中独特的立体山水资源禀赋,结合“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山城步道建设、人防工程品质提升等,有机植入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型消费体验,创新打造来福士水晶连廊“横向摩天楼”、WFC“西部之巅”等一批“云端、江岸、崖壁、步道、防空洞穴”等主题特色消费场景,做靓较场口、D8街等夜间消费地标,擦亮“最前沿”“最山城”“最重庆”“最潮流”的消费名片。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2)

红育坡老旧小区改造新增睦邻会客厅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九龙坡将采取哪些举措开展试点更新行动?

李顺介绍,九龙坡区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集聚全区资源力量投入试点,力争建成示范标杆。

① 高位统筹更新工作

在全市率先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九龙坡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的一系列制度政策,成立城市更新公司,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② 启动实施三年攻坚

坚持“留、改、拆、建”多措并举,以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为总抓手,滚动实施一大批城市更新精品项目,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项目,打造为城市更新模范标杆示范区、产城融合创新区、人文艺术先行区、市容风貌展示区、品质生活宜居区。

③ 聚力推进十大项目

以“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为重点,全力筹划推进十大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 对老旧小区重新发现城市价值,重点推进红育坡片区老旧小区、水瓶厂片区、重庆理工大学杨家坪校区等片区更新;

● 对老旧厂区突出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推进重庆电厂、电厂渣场、建筑设计产业园区域提升;

● 对老旧街区突出彰显区域特色,重点推进美术半岛艺术家群落项目、杨石路特色街区项目实施;

● 对老旧商业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重点推进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3)

黄桷坪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市住房城乡建委如何支持开展试点工作?

杨治洪介绍,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权限下放、守好底线、抓好统筹、做好服务”的基本思路,继续运用好“专班推进、一线服务”工作方法,支持渝中区、九龙坡区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制度设计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逐步推广,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具有影响力的样板项目。

针对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卡点难点堵点问题,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共同解决;组织专业力量分区开展试点建设技术支撑,出点子、施实招,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在渝中区、九龙坡区选择2-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全程跟踪指导,探索项目“平面”审批模式,逐步形成一套可操作的、适用于存量改造项目的全新审批机制和流程。

同时,将加大对其他区县指导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和试点项目,争取将重庆经验融入全国性政策技术体系。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4)

山城巷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渝中区如何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黄孝明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的总体要求,逐步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① 推进微更新、微改造

围绕群众需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政府“送菜单”、居民按需“点单”。

② 打造完整社区

围绕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完善社区医疗、养老、停车、休闲健身等功能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完整社区。

③ 强化后期管理

在确保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巩固改造成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居住安全度和生活便捷度,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5)

改造提升后的九龙滩广场 市住房和城乡建委供图

九龙坡如何通过城市更新带来更好发展?

重庆发布城市更新计划(发布会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16)

刘世莉介绍有关情况 吴汪洋 摄

刘世莉介绍,通过城市更新实现更好发展,九龙坡将从三个方面工作着手:

① 完善“三个”功能

● 完善城市社会功能,优化便民生活服务半径;

● 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创新实施2.2公里“两江四岸”九龙滩消落带生态修复约150亩;

● 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在东部城区优选塑造特色街区21个,重点打造九龙意库、五洲书店,保护修复抗战兵工遗址馆和铜罐驿大英雄湾村等文化遗存,精耕细作九龙坡城市文旅品牌。

② 提升发展能级

依托城市更新推进城市空间拓展、文化再造、业态升级,提升全区城市发展能级。找准城市更新和资产运营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提升各类资产利用水平,促进全区整体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实现群众人居环境优化改善与盘活城市资产资源的双赢。如以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为契机,发掘重庆电厂文化资源、特色空间,全力推进重庆美术公园建设,打造城市老旧厂区更新典范。

③ 推进产城融合

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及品质提升,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创新城、南部人文之城九龙文创城、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九龙美术城、沿江走廊九龙滨江新城“四张城区新名片”,开创产城融合新格局。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