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朝天门商圈

经过20余年快速发展

如今已成为年均人流量

超1.6亿人次的国内知名商圈

在未来

解放碑—朝天门商圈

将对标世界著名商业街

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商圈

如何建设?

昨(26)日

第一届中国城市商圈发展大会

在重庆解放碑召开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茂军

给出答案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1)

解放碑商圈(资料图) 邹乐 摄

“一核两滨七街十巷”

商圈规模拓展至3平方公里

黄茂军介绍,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在规划建设上,将对标世界著名商业街,通过品牌集聚、消费升级、环境美化、地标塑造等提升,到2025年,汇集国际知名品牌500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把解放碑—朝天门商圈建设成为总部经济引领地、国际消费目的地、巴蜀文化体验地、国际交往承载地。

在优化空间布局上,渝中区将充分集成“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母城”资源要素,以目前1.2平方公里的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为基础,扩容拓展至3平方公里的解放碑—朝天门商圈,并构建“一核两滨七街十巷”的城市空间格局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2)

重庆洪崖洞夜景(资料图) 邹乐 摄

“一核”:建设一条核心主轴,全线连接“解放碑—朝天门—十八梯”城市消费地标,连通30余处商业商务楼宇、20余处历史文化遗迹、知名景点,打造承载国际高端资源、商业商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复合功能的国际消费大道和绿色金融大道。

“两滨”:打造提升串联“重庆嘉滨”“重庆长滨”两条最美滨江岸线,同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商业业态焕新、历史人文复新,建成国际知名的滨水生态示范带。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3)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供图

“七街”:打造七大历史风貌区、山城老街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湖广会馆历史文化街区、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打铜街传统风貌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戴家巷老街区),挖掘打铜街、十八梯、湖广会馆等街区文化特质,形成代表重庆母城特色的“半岛文旅通廊”。

“十巷”:美化十条后街小巷,更新督邮街、铁板巷、九尺坎、筷子街等后街支巷,承接商圈人流溢出,形成后街经济集群。

建“十字金街”高端消费地标

推出云端天台等特色消费场景

“解放碑—朝天门商圈还将塑造一批消费地标。”黄茂军表示,通过建设“十字金街”(即以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依托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构成的十字形商业步行街区)高端消费地标,对接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牌资源和商业运营团队,大力发展行业首牌、区域首店、品牌首秀、新品首发、活动首展,让渝中成为国际资源进入重庆的首站。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4)

解放碑步行街(资料图) 邹乐 摄

依托重庆来福士打造新资企业、新方机构、东盟国家来渝投资第一站、首选地和大本营,形成重庆开放门户地标。

发展退税免税保税经济,布局进口商品保税仓及展示交易平台、“陆海优品”国别商品馆、“一带一路”体验馆和跨境电商直购店等,打造“世界超市”。

汇集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国际商务,打造世界名品一条街、驻渝领馆一条街、国际机构一条街,建设高能级国际消费区。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5)

从空中俯瞰朝天门,美得不像话 张坤琨 摄

借助渝中母城独有的山水盆景地理优势和建筑优势,打造特色消费和独特的消费场景。比如,推出来福士水晶连廊等10个云端天台,罗汉寺妙街等10条后街支巷,风云剧场等10处防空洞穴,崖边的盒子等10条临崖步道,江岸聚会花园等10个惬意江岸,增添城市消费新空间。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6)

罗汉寺大门 张坤琨 摄

丰富夜购、夜玩、夜赏、夜养、夜味“五夜”产品,布局100家中华老字号、巴渝老商号,擦亮“重庆消费”名片。

建设展览馆群落

打造快旅慢游步行系统

作为重庆母城,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历史底蕴尤为深厚。在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规划打造上,渝中区也将把历史人文赋予其中。

黄茂军介绍,渝中区将活化利用片区80余处历史遗迹、优秀建筑,导入文化创意、总部办公、休闲体验等业态功能,建设重庆航运、筑城、地名博物馆,打铜街—下半城金融博物馆等展览馆群落。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7)

解放碑商圈 渝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高品质打造十八梯“老重庆、真山城、新体验”文化名片,鲁祖庙市井文潮生活样本,山城巷人文旅居目的地,戴家巷临崖风貌观光地,湖广会馆国风国潮体验地,使其成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

联动辖区魁星楼、国泰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等五个文化载体,集聚七家市级文艺院团文化资源,建设重庆临江艺术区,高水准创作《朝天门“入城仪式”》大型沉浸式演出。

朝天门最大的商场(解放碑朝天门目标)(8)

山城步道风光 张坤琨 摄

进一步完善商圈综合配套,全面建成7公里解放碑地下环道,有机连通26栋商业商务楼宇、2万余个地下停车位。建设智慧、绿色、低碳商圈,实现“双千兆”5G网络全覆盖。新增一批垂直电梯、山城步道、空中连廊,建成快旅慢游的特色步行系统。

新建一批品质载体,提升一批总部大楼,盘活一批低效楼宇,储备新增200万平方米高端商务载体,优质产业载体达800万平方米。

新闻多一点》》》

重庆已建成202个便民生活圈

第一届中国城市商圈发展大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商圈发展报告2021》(简称《报告》),从推动城市商圈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020-2021年我国城市商圈发展情况及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对提升城市商圈发展的认识、拓展未来建设发展思路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报告》显示,作为首批“国家试点步行街”之一,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成效显著,多项数据在国内试点步行街当中位列前茅。比如,2020年客流量超过1亿人次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有上海南京路(约1.58亿人次)和重庆解放碑(约1.31亿人次);在营业额超过80亿元的全国示范步行街中,重庆解放碑以172.2亿元位列榜首。

《报告》显示,在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方面,重庆也初显成效。截至2020年底,重庆已建成便民生活圈202个,营业收入130亿元。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刘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