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有个人叫严异,任大司农,主管财政。有一次,严异的门客谈论朝中一个政策,认为这个政策不合理。严异一听,这是朝中大事啊,可不敢妄议,于是闭紧嘴巴,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只是嘴角微微动了一下。
可嘴角这么一抽动,严异就被举报了。当时的判决是:“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非,论死。”意思说这严异面对国家大事,不敢直接批评,嘴唇却抽动了,肯定是心里很不满,该死。
天哪!嘴角抽动一下就死罪,这谁还敢说话?从那之后,汉武帝手下的公卿大夫们,都噤若寒蝉,除了阿谀奉承,什么都不敢说了(可能都不敢想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腹诽法”。“腹诽”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嘴上没说,心里想了,死罪!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了:这罪名谁想到的竟然这么“天才”?
炮制出“腹诽法”的,正是本文的主角——“天下第一酷吏”张汤。
影视作品中张汤形象
张汤:“天下第一酷吏”提起张汤,这人名声可不咋地——古今酷吏之多,唯独他被称为“天下第一酷吏”。而且,张汤还被司马迁老人家给“加持”了,专门列入了《史记·酷吏列传》之中。
张汤生于法律世家,他父亲就是一名县吏。张汤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审案子,而且心狠手黑,很有酷吏的“天赋”。
《史记》上记载这么一件事。
张汤小时候,有一次家里的肉被老鼠偷走。父亲以为是他偷吃了,便把他狠狠揍了一顿。张汤为给自己伸冤,竟然掘地三尺,把老鼠挖了出来,连带着还有一块儿被啃了一半的肉,“鼠赃俱获”。这还不算完,张汤居然把这老鼠绑起来审问,并草拟文书,宣读罪状,处以磔刑(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张汤审鼠
据说判决书非常专业,“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翻译过来就是说,张汤这个判决书写得像多年的老法务,父亲大惊失色,赶快让他去学法律了。
后来张汤学得不错,混得也不错,在汉武帝手下主管刑狱。他与好友赵禹(另一位颇有名气的酷吏)奉命编纂刑律。按道理说,刑律大多关系人命,本当慎之又慎。可《汉书·刑法志》记载,这俩人巧立名目,“造律令三百五十九章,大辟(斩首等酷刑)四百零九条、一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一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光重刑就成百上千,论死的罪责更有一万多条!
除了编纂刑律,张汤还亲力亲为炮制了大量重案要案。除了上面说的腹诽案,还有著名的巫蛊案。
这个案子很出名了,我们只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汉武帝有一位陈皇后,出身显贵却多年无子,她嫉妒出身低微却很受汉武帝宠爱、不停生孩子的卫子夫,用巫蛊之术实施诅咒。案发后,武帝把案子交给张汤调查,张汤随即顺藤摸瓜,揪出300余人统统腰斩,其中涉及不少王公大臣。
汉武帝像。汉武帝时,严刑峻法,冤魂无数
然而,涉案数百人,对张汤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后来经手淮南王、衡山王谋反一案,彻查牵连死者竟达到数万人。
汉代时,有一个审判原则叫“春秋决狱”。清代大师学家赵翼就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说,“汉时以经义断事”,意思是汉朝时法律很不完备,每当大事遇到分歧时,群臣往往就援引经书里的文辞来讨论该怎么处理。
赵翼还说,“张汤为廷尉,每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者,补廷尉史,亭疑奏讞。”翻译过来就是说,张汤遇到大案子时,就会找那些研究《尚书》《春秋》的博士们,来研究怎么判案。
可就这样一个研习《春秋》的人,管理刑狱却严苛至极。真可谓“左手《春秋》,右手鲜血”。
张汤的另一面:廉洁奉公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就这么一个杀人无算的酷吏,却也有他可取的一面。张汤可取的一面就在于:廉洁。
张汤死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6年12月),自杀,原因是被人诬陷——经常诬陷他人的人被人诬陷,还真是很讽刺。
影视作品中张汤形象
当时,因为政治斗争,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举报说,张汤向汉武帝提一些建议时,他朋友都事先知道,然后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赚钱了和张汤平分。汉武帝找张汤问,张汤予以否认。这时墙倒众人推,又有人举报张汤图谋不轨。汉武帝更加怀疑张汤,派使臣带着簿籍以八项罪名指责张汤,张汤再次予以否认。
酷吏还得酷吏治,汉武帝派张汤曾经的战友赵禹去见张汤。赵禹见到张汤后,说:“阁下怎么不懂分寸?您审讯处死了多少人,如今人们指控你的事情都有根据,圣上想让你自己妥善处置,为什么要多次对证呢?”张汤这才彻底绝望,自杀身死。
张汤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都是来自俸禄及皇帝赏赐,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廉洁的官吏。
2002年,西北政法大学在建校时,发现了张汤墓葬。为纪念此事,他们专门举办了“张汤历史功过研讨会”,并在墓葬遗址上建造了纪念碑、展览馆和纪念亭。2009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为纪念亭题名“廉亭”。
张汤墓纪念碑
张汤除了廉洁外,官德也不错。一般酷吏,为了保证自己的严格,都与人交恶,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赵禹,几乎断了同所有官员的来往。但张汤却大为不同,他与人为善,经常拜访其他官员同事。
张汤还不贪功。每当张汤向汉武帝上书得到表扬,他都会直接举荐文书的撰写者,从不贪功;当武帝对工作不满,有所怪罪,他总会一力承担,不会推脱给别人。这些德行,当时很多读圣贤书的儒生也很难做到,可身为酷吏的张汤却能做得不错。
另外,张汤制定的法律固然繁琐严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借此打击了很多与国争利的地方豪强,充实了国库,缓解了汉朝常年征讨匈奴带来的财政危机,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正因如此,张汤一直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后来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这在酷吏中可是独一份。
告发张汤的朱买臣,就是“马前泼水”的朱买臣
对张汤,为何评价一边倒?张汤既有被人鄙弃的一面,也有可取的一面,可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一边倒的批评呢?分析一下,可能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酷吏大多是皇权的“白手套”,替皇帝背了恶名。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非常残酷。面对敌人,当皇帝不好出手,酷吏就是皇帝的马前卒。比如上面提到的淮南王、衡山王谋反,皇帝要将输家赶紧杀绝,但这又与“宽容仁厚”四字相违背,所以只能由酷吏动手。所以,与其说酷吏残忍失性,不如说他们为皇权行“恶名”,为皇帝背锅。
第二,酷吏与官僚阶级天然对立,历史都是官僚阶级书写的,所以对张汤评价不高。从汉代始,官僚群体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量法论罪,收钱管粮的技术型官僚,这个群体叫“吏”,一般是家传职务。另一部分是读儒学经典,通过考学入仕的儒生们,叫作“官”。
官一般在吏之上,属于发号施令的领导,而吏是具体干活儿的,当不了官。张汤能当官,是在子承父业后受到赏识,才有机会做官。所以我们常说的“刀笔吏”级别虽低,却能以笔定罪,管人生死,做官的也得忌惮三分。
《史记·酷吏列传》
因此在那些写史书的儒生看来,吏本就低人一等,创制法度、干涉政事显然不是下级的“吏”该做的事。而汉朝时的酷吏偏偏就像“紧箍咒”,天天盯着官员的言行。即使是史官们,在这点上对酷吏评价也更低一些。
因此,我们在《史记》中也能看到司马迁对张汤的评价有些矛盾:“张汤以知阴阳,人主与俱上下,时数辩当否,国家赖其便。”司马迁认为张汤善于揣摩汉武帝的意思,总能与皇帝保持一致意见。这种做法看似逢迎,可最后的结论居然是“国家也因此受益”。这就表现出了从“官”角度看“吏”的局限:张汤毕竟属于“吏”,不宜太过表达他的功劳。
第三,张汤以后,酷吏开始泛滥,整个群体名声都不好。一般酷吏前期由皇权掌控,针对文武百官。但当皇权开始腐化,酷吏也逐渐泛滥。从《史记·酷吏传》就可看出来,张汤作为酷吏能够为国家严守法度,促进发展。可“自张汤死後,网密,多诋严,官事浸以秏废”,即张汤之后的酷吏只继承了他残酷的一面,多从刑律开始干预国家政事,把刑罚变得更加严苛,大量捏造是非,使得政事都废弛了。这也最终导致酷吏被污名化,遗留千古。
综合评价,张汤用法严酷,心狠手黑,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史上第一酷吏”的帽子是戴定了;但同时,他为官清廉俭朴,也不失为一名古代廉吏。
,